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 网络I/O模型

    前言

         本文是笔者的第一篇博文,在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基于steven大神的《Unix Network Programming》。一来是对书本内容的整理与归纳。二来也是为接下来的博文奠定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操作通常分为输入和输出,那么以输入为例,在操作系统中,一个数据的输入通常分为以下两个过程:

    1. 等待数据准备好.
    2. 将准备好的数据从内核拷贝到用户空间

         下面我们将会分别讨论 I/O 模型中的两个大类,即 同步 I/O 与 异步 I/O。

          图 1. 基本I/O 模型的简单矩阵

    同步阻塞I/O

          最常用的一个模型是同步阻塞 I/O 模型。其行为非常容易理解,其用法对于典型的应用程序来说都非常有效。在调用 read 系统调用时,应用程序会阻塞并对内核进行上下文切换。然后会触发读操作,当响应返回时(从我们正在从中读取的设备中返回),数据就被移动到用户空间的缓冲区中。然后应用程序就会解除阻塞(read 调用返回)。

           图 2. 同步阻塞 I/O 模型

    同步非阻塞 I/O

         同步阻塞 I/O 的一种效率稍低的变种是同步非阻塞 I/O。在这种模型中,设备是以非阻塞的形式打开的。这意味着 I/O 操作不会立即完成,read操作可能会返回一个错误代码,说明这个命令不能立即满足(EAGAIN 或 EWOULDBLOCK

          图 3. 同步非阻塞 I/O 模型

          当一个应用进程像这样对一个非阻塞描述符循环调用recvfrom时,我们称之为轮询(polling)。应用进程只需轮询内核,以查看某个操作是否就绪。这么做往往耗费大量CPU时间。

    I/O复用模型

          I/O 复用有时又被称为 事件驱动 I/O, 它的最大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将感兴趣的多个I/O事件(更精确的说,应该是 I/O 所对应的文件描述符)注册到 select/poll/epoll/kqueue 之中某一个系统调用上(很多时候,这些系统调用又被称为多路复用器。假设此时我们选择了 select() )。此后,调用进程会阻塞在 select() 系统调用之上(而不是阻塞在真正的 I/O 系统调用(如 read(), write() 等)上)。select() 会负责监视所有已注册的 I/O 事件,一旦有任意一个事件的数据准备好,那么 select() 会立即返回,此时我们的用户进程便能够进行数据的复制操作。

            图 4.  I/O复用模型

         总而言之,I/O 复用的优点就在于可以同时等待多个I/O事件;而缺点是会进行两次系统调用(一次 select(), 一次 read() )。

    信号驱动式I/O模型

         在这种模型下,我们首先开启套接字的信号驱动式I/O功能,并通过sigaction系统调用安装一个信号处理函数。改系统调用将立即返回,我们的进程继续工作,也就是说他没有被阻塞。当数据报准备好读取时,内核就为该进程产生一个SIGIO信号。我们随后就可以在信号处理函数中调用read读取数据报,并通知主循环数据已经准备好待处理,也可以立即通知主循环,让它读取数据报。

           图 5. 信号驱动I/O模型

         无论如何处理SIGIO信号,这种模型的优势在于等待数据报到达期间进程不被阻塞。主循环可以继续执行,只要等到来自信号处理函数的通知:既可以是数据已准备好被处理,也可以是数据报已准备好被读取。

    异步非阻塞 I/O

         异步非阻塞 I/O 模型是一种处理与 I/O 重叠进行的模型。读请求会立即返回,说明 read 请求已经成功发起了。在后台完成读操作时,应用程序然后会执行其他处理操作。当 read 的响应到达时,就会产生一个信号或执行一个基于线程的回调函数来完成这次 I/O 处理过程。

          图 6. 异步非阻塞I/O模型

          在一个进程中为了执行多个 I/O 请求而对计算操作和 I/O 处理进行重叠处理的能力利用了处理速度与 I/O 速度之间的差异。当一个或多个 I/O 请求挂起时,CPU 可以执行其他任务;或者更为常见的是,在发起其他 I/O 的同时对已经完成的 I/O 进行操作。

    各种I/O模型的比较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清楚的看到,同步 I/O 总会有阻塞的过程,这就是“同步”最本质的特征。而如前文所说,异步 I/O 的最大特点在于用户进程均不阻塞。 用户进程告知内核启动某一 I/O 操作, 并让内核全权代为执行(包括等待数据及拷贝数据至用户空间),此后用户进程可以立即执行其它的任何操作。等到所有 I/O 过程执行完成后, 内核会通知用户程。由此可见,在整个过程中,用户进程均不阻塞。

           图 7. 各种I/O模型的比较1

          图 8 . I/O 模型比较2
              I/O模型                                                               读写操作和阻塞阶段
              阻塞I/O                                                                应用阻塞于读写函数
              I/O复用                     应用阻塞于I/O复用系统调用,但可同时监听多个I/O事件。对I/O本身的读写操作是非阻塞的
           信号驱动I/O                                     信号触发读写就绪事件,用户程序执行读写操作。应用没有阻塞阶段
              异步I/O                                     内核执行读写操作并触发读写完成事件。应用没有阻塞阶段

    参考

        《Unix Network Programming》(volume 1)

        《使用异步 I/O 大大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

     

  • 相关阅读:
    LeetCode 189. Rotate Array
    LeetCode 965. Univalued Binary Tree
    LeetCode 111. Minimum Depth of Binary Tree
    LeetCode 104. Maximum Depth of Binary Tree
    Windows下MySQL的安装与配置
    LeetCode 58. Length of Last Word
    LeetCode 41. First Missing Positive
    LeetCode 283. Move Zeroes
    《蚂蚁金服11.11:支付宝和蚂蚁花呗的技术架构及实践》读后感
    删除docker下的镜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ojunren/p/385005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