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软件包管理

    一、Linux操作系统组成部分:

    系统调用:任何一个主机,它对底层硬件实现抽象后所得到(输出)的接口 System call。

    :在操作系统之上附加的一段可共享的可用代码段,这一代码段被分成多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就叫一个库文件。

    API:Application Programing Interface,。即遵循统一标准的可兼容的接口。若系统之间API互相兼容,则称为POSIX(Protable OS,可移植操作系统, 而IX是使得其命名风格与UNIX,Linux像似而随意添加的) API,可实现程序的跨系统运行。

    :1、32位的操作系统对应32位的库,64位的操作系统对应64位的库;64位的内核和程序必须运行在64位的CPU上,而32位的内核和程序可运行在32位和64位的CPU上。

      2、库接口需要有一个规范,使得在不同操作系统上开发的应用程序的源代码可以能够在不同系统之间彼此交叉编译运行。

     

    二、程序源代码的执行步骤

      程序源代码(本质为包含文本信息的文本字符串) --> 预处理操作(如C的宏替换,变量声明的检测,检测数据是否溢出) --> 编译(编译后的代码称为目标代码(Object Code)) --> 汇编器执行汇编操作将目标代码转换成机器代码(指令) --> 链接(编译完后指定程序需要使用的共享库文件的位置)

    编译:

      静态编译:编译时将程序需要的共享库复制一份到程序内部,不需要外部环境即可运行,但会使得程序的体积增大。

      共享编译:调用/lib,/lib64下的.so文件。

    ABI: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

      因为Windows支持EXE格式的二进制文件,Linux支持ELF格式的二进制文件,所以程序转换为二进制程序后不兼容,因为其ABI不同,而且其对应的库文件的路径可能不同(Windows下C://...,Linux下/lib...)

      解决不兼容问题方法:

      1、库级别的虚拟化:

        Linux:WINE

        Windows:Cywin

        缺陷:此类虚拟化产品受众较小;稳定性有待考证

      2、应用程序级别的解决方案,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提供一个写程序,调试程序,运行程序的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在这个开发环境之上开发的程序即可实现跨平台。如Java的JVM。

    程序开发级别:

      操作系统级开发:面对硬件开发程序;

      系统级开发:面对库调用和系统调用开发程序,如C,C++;

      应用程序级开发:面对特定的应用程序专有的开发环境开发程序,如Java,Python,PHP,Perl,Ruby;

    二进制应用程序的组成部分:

    •   二进制文件
    •   库文件(供程序本身的多个二进制文件共享的功能或提供程序二次开发的用于调用的库文件)
    •   配置文件
    •   帮助文件

      :若程序只提供二进制文件但需要二次开发,则需要把开发库编译成二进制输出库给用户,并说明开发库如何调用、其中的函数有哪些、调用的名称、有哪些参数、参数种类、类型等信息等。

    三、程序包管理器

      Debiandeb(程序包格式),dpt(包管理器)

      Redhat:使用Perl语言仿照deb格式研发了RPM格式的包,rpm(包管理器)

        rpm:Redhat Package Manager--->使用C语言重新研发了RPM:RPM is Package Manager(到今天为止成为主流)

      Gento

      ArchLinux

    源代码命名格式:

      name-VERSION.tar.gz(xz,gz2)

      VERSION组成:major.minor.release  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发行版

    rpm包命名格式:

      name-VERSION-release.ARCH.rpm

        VERSION:major.minor.release(程序包的release)

        release.ARCH:

          release(rpm包的release)

          release.os

        常见的arch硬件平台架构,iX86系列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对于X数字越大,适用于更高的性能、更新的CPU、对CPU的性能发挥的越好,彼此之间是兼容的):

          x86:i386,i486,i586,i686

          x86_64:x64,x86_64,amd64(第一个64位平台的CPU是由AMD研发的)

          powerpc:ppc

          跟平台无关:noarch(如Java,Python的平台无关性程序(只依赖于运行环境),有时候C语言也可做成平台兼容)

       例:zlib-1.2.7-13.el7.i686.rpm

     

    引入一个问题:假设有一个程序testapp,它有28个功能,其中8个常用功能,20个不常用功能,那么如何进行打包呢?

      此时可通过拆包解决。

      如:

        testapp-VERSION-ARCH.rpm:主包

        testapp-devel-VERSION-ARCH.rpm:支包(子包,分包),依赖于主包

        testapp-testing-VERSION-ARCH.rpm:支包(子包,分包),依赖于主包

    由上例可知,包之间存在依赖关系;而如果靠人工来管理包之间的依赖关系是非常不便的,因此引入程序包管理器的前端工具解决包之间依赖关系。

    程序包管理器的前端工具:

      程序包管理器的前端工具,用于实现对所有或某一个仓库中的所有程序包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做分析,并将它们抽取出来放入一个元数据文件中。将来使用这个仓库安装数据包时,它能够自动查找对应的元数据文件,并根据元数据文件获取到包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且它还能到指定的仓库中(本地或互联网上的仓库),扮演一个ftp服务器的客户端工具的角色,下载的程序包缓存到本地安装完,安装完成后会将包清理掉(Android上的安装软件也是如此)。

      yum:rpm包管理器的前端工具;

      apt-get:deb包管理器的前端工具

      zipper:Susa上rpm包管理器的前端管理工具

      dnf:Fedora 22+ rpm包管理器的前端管理工具

      YaST:Susa图形化管理工具(类似于控制面板)

    查看二进制程序依赖的库文件:

      ldd /PATH/TO/BINARY_FILE

      如:

    管理及查看本机装载的库文件:

      ldconfig

        /sbin/ldconfig -p    #显示本机已经缓存的所有可用库文件名及文件路径缓存映射关系

      一个应用程序启动时,向系统请求某库文件时,若此库文件已经转载进内存中,直接使用;若未装载到内存中,通过ldconfig -p查看缓存来获取库文件的位置,再读入到内存中。

      可以通过重读来重新生成缓存,直接敲ldconfig重新读取并装载缓存:

        配置文件为:/etc/ld.so.conf、/etc/ld.so.conf.d/*.conf

        缓存文件为:/etc/ld.so.cache

    四、程序包管理

    功能:将编译好的应用程序的各组成文件打包成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文件,从而方便而快捷的实现程序包管理的安装、卸载、查询、升级和校验等管理操作。

    组成:

      1、程序的组成清单:(每个包独有)

        文件清单

        安装或卸载时运行的脚本

      2、数据库:(公共)

        程序包的版本及名称

        依赖关系

        功能说明

        安装生成的文件路径及校验码信息

    管理程序包的方式:

      使用包管理器:rpm

      使用前端工具:yum、dnf

    获取程序包的途径:

      1、系统发行版的光盘或官方的服务器

        CentOS镜像:

          http://mirrors.aliyun.com

          http://mirrors.sohu.com

          http://mirrors.163.com

      2、项目官方站点

      3、第三方组织:

        建议优先选择Fedora-EPEL(唯一可靠第三方来源,不加检测即可信任)

        第三方提供者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即可

        搜索引擎:(专门找rpm包的搜索引擎)    

          http://pkgs.org

          http://rpmfind.net

          http://rpm.pbone.net

      4、自己制作

      检查:无论从何处下载的任何程序包都需要检查其合法性(文件在传输过程中都有可能被篡改(经过别人路由时))

        来源合法性;

        程序包的完整性;  

    五、CentOS系统上rpm命令管理程序包(熟练应用)

      安装、卸载、升级、查询、校验、数据库维护

    安装:

      rpm {-i|--install} [install-options] PACKAGE_FILE ...
        -v:verbose,显示安装信息
        -vv: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h:以#显示程序包安装管理执行进度;每个#表示2%进度

      常用组合:

      rpm -ivh PACKGE_FILE ...

      [install options]

      --test     #测试安装,但不真正执行安装过程;dry run模式
      --nodeps  #忽略依赖关系
      --replacepkgs  #重新安装

      --nodigest  #不检查包完整性
      --nosignature  #不检查程序来源的合法性
      
      --noscript  #不执行程序中的脚本片段
        %pre  #安装前的脚本  --nopre
        %post  #安装后的脚本  --nopost
        %preun  #卸载前的脚本  --nopreun
        %postun  #卸载后的脚本  --nopostun

    升级:

      两种升级方案: 

      rpm {-U|--upgrade} [install-options] PACKAGE_FILE ...
      rpm {-F|--freshen} [install-options] PACKAGE_FILE ...

        upgrade:若安装有旧版程序包,则“升级”,如果不存在旧版程序包,则安装;

        freshen:若安装有旧版程序包,则“升级”,如果不存在旧版程序包,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常用命令:

      rpm -Uvh PACKAGE_FILE ...
      rpm -Fvh PACKAGE_FILE ...

      [opitons]:

        参见安装的options

     --oldpackage    #降级(用旧版的程序包替换新版的程序包)
     --force    #强制升级(可能存在不兼容的情况,使用force无论是否兼容强制升级)

      注意:

        1、不要对内核做升级操作(Linux3以前升级完成后必须重启系统,升级完成后可能出现系统无法启动的情况);Linux支持多内核版本并存,因此,直接安装新版本内核;

        2、如果源程序包的配置文件安装后曾被修改,升级时,新版本提供的同一个配置文件并不会覆盖老版本的配置文件,而是把新版本的配置文件重命名为FILENAME.rpmnew后保留;(若新版本的配置文件与旧版配置文件完全一样,新版配置文件不会安装);

    查询:

      rpm {-q|--query} [select-options] [query-options]

      [select-options]:(查询对象,即查询什么)

      -a    #查询当前系统上所有已安装的程序包
      -f FILE  #查询指定文件由哪个程序包安装生成
      -g GROUP  #查询指定包组的程序包

      --whatprovides CAPABLITY  #查询指定的CAPABILITY(能力,功能)由哪个包提供
      -p,-package /PATH/TO/PACKAGE_FILE  #针对尚未安装的程序包做查询操作

      [query-options]:(查询的内容)

      --changelog    #查询rpm包制作changelog(修改日志)
      -d、--docfiles  #查询程序的文档
      -i、--info  #程序包的information
      -l  #列出指定程序包安装完成的所有文件
      --scripts  #查看程序包自带的脚本片段
      -R:  #查询指定的程序包所依赖的CAPABILITY
      --provides  #列出指定程序包所提供的CAPABILITY

      常用组合:

      rpm -qi PACKAGE
      rpm -qf FILE
      rpm -qc PACKAGE
      rpm -ql PACKAGE
      rpm -qd PACKAGE
      rpm -qpi PACKEGE_FILE
      rpm -qpl PACKAGE_FILE
      ...

    卸载:

      rpm {-e|--erase} [--allmatches] [--nodeps] [--noscripts]
                 [--notriggers] [--test] PACKAGE_NAME ...

    校验:

    rpm {-V|--verify} [select-options] [verify-options]

      校验结果含义:

    包的来源合法性及完整性验证:(包安装之前或安装中应该执行的操作)

      完整性验证:SHA256

      公钥加密(非对称加密):RSA

      对称加密:加密,解密使用同一密钥;

      非对称加密:密钥是成对的;

        public key:公钥,公开给所有人

        secret key:私钥,不能公开

        

      制作者制作好程序包后使用单向加密算法计算包的特征码,并将特征码使用私钥加密后附加在程序包中。制作者的公钥采用可靠手段发布给所有人(依靠第三方可信机构)

      导入所需要的公钥实现校验:(GPG密钥)

      rpm --import /PATH/FROM/GPG-PUBLIC-FILE
        -K  #直接检验程序包来源合法性和包完整性,不用安装    

      如:CentOS 7发行版光盘提供的密钥文件:RPM-GPG-KEY-CentOS-7

    rpm数据库在/var/lib/rpm下(存储状态信息(存储程序包依赖的数据文件))

    数据库的重建(数据库损坏时需要做的操作):

      rpm {--inittab|--rebuilddb}
        --inittab  #初始化,如果事先不存在数据库,则新建之;否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rebuild  #重建,无论当前存在与否,直接重新创建数据库;

      为保证程序包的完整性,CentOS 7不允许多个rpm命令同时执行。(包管理器支持事务类操作,每一个操作都是原子,而且每一种操作都有隔离的概念在其中)

    六、yum的基本工作机制

      使用rpm管理程序包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程序包直接的依赖,虽然在安装时可以通过--nodeps来忽略依赖关系,但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问题。而手动解决依赖关系又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所以就需要高于rpm,dep等包管理器,能实现在前端自动解决程序包依赖关系并完成安装的工具,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

      CentOS程序包前端工具:yum,dnf

      yum是一个基于C/S架构的工具,yum依赖于rpm而存在

      

      yum获取程序包描述信息至本地缓存中并分析其依赖关系,需要分析本地软件的安装情况,查看依赖的程序哪些已安装,哪些未安装。之后向服务器发送下载的程序包的请求,安装完成后自动删除已安装的程序包,但元数据信息不会删除,以便下一次查询。元数据文件可能不止一个,用于存储包名、依赖关系等,其中有一个特殊的文件存放的是每一个文件的校验码信息。每一次客户端请求服务器时,首先请求元数据的校验码信息与本地校验码进行比较,以此检测文件是否发生改变,保证本地文件为最新版本。

      yum不可避免其被取代的命运,因为其本身的工作机制,设计体系以及用到的功能上有一定问题的,比如它的依赖关系虽然能解决,但问题是某一次执行过程当中如果半道终止时,下一次重启将无法解决,因为无法分析上一次包安装成功与否。dnf就是解决yum所遇到的问题的。

      

    YUM:Yellow Update Modifier,有Yellow dog研发

    yum repository:简称yum repo,yum仓库

      存储了很多rpm包,以及包相关元数据文件(放置于特定目录下:repodata),包的元数据文件可通过createrepo工具创建。

      仓库一般是一个文件服务器:

        可以基于ftp://提供服务

        也可以基于http://提供服务

        也可以通过nfs://提供服务

        file://(本地的,如本地安装光盘就是一个本地仓库)

    七、yum客户端:

    配置文件:有两部分组成,/etc/yum.conf中有一个包含指令,可包含其它配置文件,遵循现代将大段的配置文件分成多段的风格

      /etc/yum.conf:主配置文件)为所有yum仓库提供公共配置

      /etc/yum.repos.d/*.repo:提供每一个yum仓库的特有配置。用于配置一个或多个仓库指向(一个yum可以同时指定多个不同类仓库,在安装某一程序包时,可同时分析所有仓库,在所有仓库中找一个最新的程序包安装)

    仓库指向的定义:

      帮助手册:

      man yum.conf  
      [repositoryID]  #repositoryid Must be a unique name for each repository, one word.
      name=Some name for this repository  #name A human readable string describing the repository.
      baseurl=url://path/to/repository/  #等号右边不要出现空格,否则容易出现语法错误,baseurl Must be a URL to the directory where
                            #the yum repository’s ‘repodata’ directory lives. Can be an http://,ftp:// or file:// URL.
                            #You can specify multiple URLs in one baseurl statement. The best way to do this is like
      enable={1|0}  #是否启用此仓库(默认为1)
      gpgcheck={1|0}  #对此仓库的程序包在安装之前是否检查其完整性及来源合法性
      repo_check={1|0}  #是否检测此仓库的元数据文件的签名信息
      gpgchk=URL  #此URL指向GPG的密钥文件(有可能是对方仓库提供的,通过URL访问文件)
      enablegroups={1|0}  #是否允许在此仓库上基于组执行程序包管理,默认为1(支持)
      failovermethod={‘roundrobin’(轮询,随机)|‘priority’(优先级,自上而下)}  #故障转移方法,baseurl指定多个URL时,当使用的URL损坏时,
                                                  #需定义指定下一个URL的策略。默认为roundrobin随机挑选
      cost=  #开销数字,默认为1000

    以CentOS6.5为例定义仓库文件:

       

        yum repolist    #列出所有可用仓库

        第一次使用yum repolist时yum会到到对应服务器下载数据文件(此处引用了一个不可用的位置,仅用于演示效果,并不是一个真实的repo),下载到本地后列出当前有多少个repo,每个repo的ID是什么以及当前内部有多少个程序包。

    yum命令的用法:

      yum [options] [command] [package ...]

        command is one of:
        * install package1 [package2] [...]
        * update [package1] [package2] [...]
        * update-to [package1] [package2] [...]
        * check-update
        * upgrade [package1] [package2] [...]
        * upgrade-to [package1] [package2] [...]
        * distribution-synchronization [package1] [package2] [...]
        * remove | erase package1 [package2] [...]
        * list [...]
        * info [...]
        * provides | whatprovides feature1 [feature2] [...]
        * clean [ packages | metadata | expire-cache | rpmdb | plugins | all ]
        * makecache
        * groupinstall group1 [group2] [...]
        * groupupdate group1 [group2] [...]
        * grouplist [hidden] [groupwildcard] [...]
        * groupremove group1 [group2] [...]
        * groupinfo group1 [...]
        * search string1 [string2] [...]
        * shell [filename]
        * resolvedep dep1 [dep2] [...]
        * localinstall rpmfile1 [rpmfile2] [...]
        (maintained for legacy reasons only - use install)
        * localupdate rpmfile1 [rpmfile2] [...]
        (maintained for legacy reasons only - use update)
        * reinstall package1 [package2] [...]
        * downgrade package1 [package2] [...]
        * deplist package1 [package2] [...]
        * repolist [all|enabled|disabled]
        * version [ all | installed | available | group-* | nogroups* | grouplist | groupinfo ]
        * history [info|list|packages-list|packages-info|summary|addon-info|redo|undo|rollback|new|sync|stats]
        * load-transaction [txfile]
        * check
        * help [command]

      显示仓库列表:

      yum repolist [all|enabled|disabled]    #默认为enabled,显示启用的

      显示程序包: 

      yum list [all | glob_exp1] [glob_exp2] [...]  #List all available and installed packages.
      yum list {available|installed|updates} [glob_exp1] [...]   # List all packages in the yum repositories available to be installed.
                              #available表示仓库中有但尚未安装的程序包,installed表示已安装的程序包,updates表示可用来升级的程序包

      安装程序包:

      yum install package1 [package2] [...]
      yum reinstall package1 [package2] [...]    #重新安装

      升级程序包:

      yum update package1 [package2] [...]
      yum downgrade package1 [package2] [...]  #降级

      检查可用升级:(有哪些升级包可用)

      yum check-update

      卸载程序包:

      yum remove | erase package1 [package2] [...]

      查看程序包information:(程序包的简要信息)

      yum info [...]

      查看指定的特性(可以是某文件)是由哪个程序包提供:

      yum provides | whatprovides feature1 [feature2] [...]

      清理本地缓存:

      yum clean [ packages | metadata | expire-cache | rpmdb | plugins | all ]

      构建缓存:

      yum makecache

      搜索:(模糊匹配)

      yum search string1 [string2] [...]  #以指定关键字搜索程序包名及summary信息

      查看指定包所依赖的CAPABILITIES:

      yum deplist package1 [package2] [...]

      安装、升级、卸载、修改会启动yum事务

      查看yum事务历史:

      yum history [info|list|packages-list|packages-info|summary|addon-info|redo|undo|rollback|new|sync|stats]

      安装并升级本地程序包:

      yum localinstall rpmfile1 [rpmfile2] [...]
                 (maintained for legacy reasons only - use install)
      yum localupdate rpmfile1 [rpmfile2] [...]
                 (maintained for legacy reasons only - use update)

      包组管理的相关命令:

      yum groupinstall group1 [group2] [...]
      yum groupupdate group1 [group2] [...]
      yum grouplist [hidden] [groupwildcard] [...]
      yum groupremove group1 [group2] [...]
      yum groupinfo group1 [...]

    以本地光盘当做yum源(仓库),以CentOS 6.5为例进行演示:

    (1).引入光盘

    (2).挂载光盘

    (3).创建配置文件

    yum命令行选项:(命令行的优先级高于配置文件)

      --nogogcheck:禁止进行gpgcheck(即便仓库中指定了gpgcheck,依然可以禁止掉)

      -y:自动回答为yes

      -q:静默模式

      --disablerepo=repoidglob:临时禁用此处指定的repo;

      --enablerepo=repoidglob:临时启用指定的repo;

      --noplugins:禁用所有插件;

    yum的repo配置文件中可用的变量:

      $releasever:当前OS发行版的主版本号;

      $arch:平台

      $basearch:基础平台(例如:i386,i486,i586,i686认为它们的基础平台为i386。因此不管是i386、i486、i586、i686,只要是32位的统统可以理解为i386)

      $YUM0-$YUM9:内置的自定义变量

      例:http://mirrors.test.com/centos/6.5/x86_64/os可使用变量替换:http://mirrors.test.com/centos/$releasever/$basearch/os。

      若多个仓库中有同一应用程序,具体使用哪一个取决于配置文件的cost

    (4).创建yum仓库:

      yum install createrepo    #createrepo用于帮助组织和管理创建rpm包相关的repodate目录的文件

        createrepo ./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repodate目录及文件
        createrepo [options] <directory>

        file:///...,#三个/,前两个是协议符号,第三个是文件路径

        yum repolist  #生成缓存

    八、程序包的编译安装

    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已编译好的rpm包无法适用的情况,原因:

    1、找不到可用的rpm包,因为最新版还未制作;

    2、虽然有符合需求的rpm包,但需要的功能并未编译进去;

    rpm包有两种形式:已编译好、未编译好

    如:testapp-VERSION-release.src.rpm

      源代码未经编译的rpm包,安装后使用rpm包制作命令(rpmbuild)制作成二进制格式的rpm包,而后再安装;采用这种方式的rpm包的原因:rpm制作者并不能确定使用者的平台,可能是32位,或64位,或ppc,故而临时编译是能编译成适合当前CPU使用的指令,即编译制作成完全符合自己平台需要版本的程序包的过程。

    程序执行过程:

      源代码 --> 预处理 --> 编译(如gcc) --> 使用汇编器汇编 --> 链接器链接 --> 执行

    源代码的组织格式:

      多文件:文件中的代码段之间,很可能存在跨文件依赖关系。因此,为降低将来对代码管理的难度,需借助于代码的增强性的管理工具(项目管理器),如Java的Maven;C语言同样需要项目管理器,而不应该使用gcc直接编译。

      C、C++项目管理工具:make(项目打包、构建、组织管理工具)

      Java:Maven

      make需要依赖于一个指示文件,每一个源代码都有一个专用的配置文件。在make时依据这个配置文件做出决定,比如调用哪个预处理器如何预处理、调用哪个编译器执行编译、先编译哪个配置文件后编译哪个配置文件等,这个文件被称为makefile。当然makefile是不应该事先存在的,它也不是对所有用户的需求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做完make之后,程序包还需要安装,那么二进制文件装哪去呢?库文件装哪去呢?这些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如果把makefile写死就失去了灵活性了。

      makefile文件是由Makefile.in(makefile的模板)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的。configure脚本(允许用户传递一堆选项来指明程序包的编译参数、启用特性、安装路径等等)通过Makefile.in模板生成最后的makefile文件。

    C代码编译安装三步骤:

      ./configure

        (1).通过选项传递参数,指定启用特性、安装路径等等,执行时会参考用户的指定以及Makefile.in文件生成makefile;

        (2).检查依赖到的外部环境;因为程序中的某一个功能可能需要依赖其它程序,若检测到依赖的程序包未安装,会报错。

      make

        make用于根据makefile文件构建应用程序;

        make是真正构建项目成为二进制程序的关键步骤,但make本身不是编译器,他调用编译器(如gcc)完成编译。make是一个项目管理工具,他依赖于makefile文件完成项目打包、构建、编译等操作,而makefile又不能写死,所以需要依赖于configure脚本,结合事先程序员写好的模板让用户自己指定选项后执行生成。

      make install

        将安装后生成的二进制文件、库文件放入指定的目录下。

    开发工具:

      autoconf:生成configure脚本(对于不同的应用程序,configure脚本一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程序特性不同、支持的参数也不同)

      automake:生成Makefile.in文件

    建议:

      安装前查看INSTALL,README。

    开源程序源代码的获取:

      官方自建站点:

        apache.org(ASF)

        mariadb.org

      代码托管:

        SourceForge

        Github.com

        code.google.com

    C/C++开发工具:gcc(GNU C Compiler)  

     

    编译C源代码:

      前提:提供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

        开发工具:make、gcc等

        开发环境:开发库、头文件等

          glibc:标准库(提供兼容POSIX API的操作系统在C程序级别应该提供C库)

      在CentOS 5,6,7中,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有所不同,因为安装开发工具和开发库的方式、程序版本、依赖的库文件的命名机制各有不同,所以在CentOS5,6,7中通过“包组”的形式提供开发组件。(开发包组并不能容纳所有的程序包,只是将那些便于定义成组的定义成了组)如:CentOS 6:“Development Tools”,“Server Platform Development”。

    安装程序包:

      第一步:configure脚本

      选项:指定安装位置、指定启用的特性

      --help:获取其支持使用的选项

        选项分类

          安装路径设定:

            --prefix=/PATH/TO/SOMEFILE:指定默认位置,默认为/usr/local;

            --sysconfdir=/PATH/TO/SOMEFILE:配置文件安装位置;

          System types:(交叉编译时使用。交叉编译:比如在x86_64平台编译后可以在ppc平台运行。)

          

          Optional Features:可选特性

            --disable-FEATURE

            --enable-FEATURE[=ARG]

          Optional Packages:可选包

            --with-PACKAGE[=ARG]  #定义依赖关系

            --without-PACKAGE  

      第二步:make

      第三步:make install

    安装后的配置:

    1、导出二进制程序目录至PATH环境变量中:

      编辑文件:/etc/profile.d/NAME.sh

        export PATH=/PATH/TO/BIN:$PATH

    2、导出库文件路径

      编辑/etc/ld.so.conf/NAME.conf

        继续添加新的库文件所在目录至此文件中:

          如:/usr/local/apache2/lib

        让系统重新生成缓存:

      ldconfig [-v]

    3、导出头文件(创建链接,可以导出整个目录,也可以导出目录中的每一个文件)

      基于链接的方式实现:

      ln -sv NAME

    4、导出帮助手册

      编辑/etc/man.config文件

        继续添加一个MANPAT即可。

  • 相关阅读:
    史上最全Java表单验证封装类
    QQ组件可导致IE10无响应
    如何获取特定用户组内的无效账户?
    IN2Windows 8 (Part 2)
    IN2Windows 8 (Part 4) 文件历史记录功能及其重置方法
    IN2Windows 8 (Part 3)
    Android 多文件监听的实现
    Android 调用打电话,发短信(彩信),发邮件,浏览器,分享,跳转系统的各个设置页面
    Android中Drawable小结
    Android 加载.gif格式图片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ong-cnblogs/p/103471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