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转]如何消化你每天获得的信息

     来自惜墨

    我们身处信息时代,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一个小时获取的信息量可能需要古人花一年的时间去搜集整理,《西游记》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点 击一下鼠标就能Google到的答案可能需要我们的父辈花一天的时间在图书馆里寻找。但是,为什么我们真正学到的知识却少之又少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 深思的问题。

    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虽然我们能够便捷快速的获取非常多的信息,但我们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实在是太弱了。 所以,如何消化你每天获得的信息,将它们转化为你头脑中的知识,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探讨。

    博华觉得对信息的处理过程总共分为四步:获取、学习、思考、输出。

    只有严格的走完每一步,信息才能从纸上、黑板上、电脑屏幕上真正进入到我们的大脑中,让我们能够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调用出来。关于如何获取信息,我想这是我们的强项,本文主要介绍学习、思考、输出这三步的技巧方法。因为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忽视的。

    一、 如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学习

    当我们从各种媒介上面获得了信息以后,首先就是要对信息进行学习。阅读与记忆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这对我们下一步的思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环环相扣的。

    1、 如何有效地阅读信息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学习信息,而不是获取信息。获取一本书的信息,你可能连目录都没看就直奔文章主题了,这种粗放式的阅读只能让你过一把文字 瘾,比如阅读报纸、YY小说、武侠小说、期刊杂志。这些东西仅能当做饭后茶余的消遣,并不能归入学习的范畴内。博华要说的学习信息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 读,通过这种阅读之后,你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记住你看过的材料;而不是如落花流水般、 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不信,你还记得昨天报纸的头条新闻是什么?上个礼拜呢?

    下面介绍博华学习一本书的步骤,如果你掌握了这种方法,你会像我一样觉得学习一本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1) 准备一个专用的读书笔记本,用来记录读书中遇到的问题、灵感、思考等等。再准备几张草稿纸和一支笔。哦,对了,还有你那聪明的大脑。

    2) 先看这本书的题目叫啥。有的人说这不是废话么?非也,从这本书的题目开始我们就要学习之旅了。当我拿到一 本书名为《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的书(此刻我身边的一本书),我首先会想作者在这个题目下会论证哪些东西,如果我是作者会怎么写这本书。在草稿纸上写下题 目的关键词:知识分子、佛教。然后通过树形图的方式,分解这个词。比如说知识分子的定义、为什么要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难道是因为知识分子多信奉无神 论?)。当分解佛教这个词时,我当然想了解佛教的起源、发展等等历史情况,于是我可以上网搜索更多的内容进行泛读。

    3) 看这本书的作者。把作者的信息搜索出来:他写了多少书、他的生平经历等等。了解这些东西对你读懂这本书非 常重要。把这些东西可以记录在草稿纸上。当你完全消化了这本书的题目和作者之后,你对这本书的背景基本上已经了解了,你此刻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到书中去寻 找。带着问题,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4) 看这本书的目录。你可能会觉得我很啰嗦,看一本书至于做这么多的无用功么?非也,这一步如果你不去做,还 不如不读这本书。为什么呢?因为当我浏览这本书的目录时,我首先会了解作者会讲哪些内容,他在目录里面都写得很清楚。如果其中第一章是讲佛教的起源发展, 那么我还有必要看么?至少我会先把这一章忽略,去读我没有事先了解的,有针对性的阅读会节约你的时间,让你能够读更多的书或者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

    通过阅读目录你应该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有了大致的把握。如果这些内容似乎不够明确,那就要舍弃这本书。时间有限,我们应该选择有价值的书学习。

    5) 在读书的过程中,用笔画下重点内容,并在书的后面做好索引;在读完每一章之后对本章的重点进行回顾总结,将总结写在笔记本上,尽量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要照搬原文,否则你只是做了一个搬运工,并没有参与到其中。

    通过以上步骤阅读完一本书,你会对书中的内容有比较深刻的印象;看似枯燥的步骤,一旦养成习惯,会给你的读书带来很多乐趣。

    2、 如何有效地记忆信息

    1) 自述法记忆。我一般喜欢利用自述的方法记忆内容,举例来说当我需要记忆一段英语段落时:首先,我会先把 这个段落中的重点单词记下来,这些单词代表这一段的大体意思;然后,每一个单词又会代表一句话的意思,当我在自述每一个单词的时候,用自己的话重述每一句 话的意思;通过这种单词串联我可以很轻易的把这段话的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方法,我把它广泛的应用在英语口语练习中。

    2) 虚拟谈话法记忆。就是想象你在跟另一人交谈,你需要把这段信息转达给他。通过这种方法,材料在你的脑海中经过组织加工,转变为你自己的东西。当你从口中说出来的时候,事实上你已经记住它们了。经过反复练习,这段信息就可以脱口而出了。

    3) 利用大脑的特性记忆。为了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博华专门查询了一些关于大脑的特性的资料。我们的大脑是个吃硬不吃软的家伙,只有对他强硬些你才能夺回主导权,否则他随时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引导你做些不该做的事情,比方说拖延、沉溺游戏、网络等。

    • 我们大脑喜欢数字、日期、图像、颜色,所以我经常有意识地把我要记忆的东西与这三者联系起来。
    • 我们的大脑对抽象的、有概括性的、痛苦的、愉悦的事物感到敏感。

    有时候想想,我们这么努力读书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把我们头上这个东西升级么?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以上的特点,善于在实际中运用,那么我们就得到了快速升级的双倍经验卡。

    二、如何对学习到的信息进行思考

    培根说过:”读书不只是为了谈话和辩论时引经据典,而是要权衡考虑作者的观点,为我所用。”有的时候,读书并不是为了仅仅获取知识,而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我通常读一本书并不会将整本书都从头到尾读一遍,我会从目录中挑出我需要的章节进行重点阅读。

    这种习惯使得我并不会局限于作者的思路观点,在阅读的同时我会思考文中的观点是否正确、与我的价值观有什么差异。就像去吃自助餐,你的肚子有限,而 食物却多种多样,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食物都吃过一遍。你必须在有限的容量下挑选真正有营养的、可口的食物。读书也是如此,我们的时间有限,没有必要把一本书 从头到尾读一遍(除非这本书真的非常有价值或者它是一本叙事小说),你只需要挑出你需要的章节进行阅读。并且,要时刻谨记,阅读是为思考服务的。

    布雷斯帕斯卡说过:”心灵有其原因,理性却无法知道。”我们有的时候说”思考”这个词的时候总是代表着理性的分 析;其实,真正的思考来源于感性。有的时候,我们的理性无法解释我们的直觉。在读书的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当我们理性的分析这些观点的时 候,我们会得出这些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结论。但是当我们用感性的方式重新将所有的观点杂糅到一起时,我们会得到一种新的、超越所有观点的结论。我将这 种过程看做真正的思考,每当经过这种思考,我的思维水平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我的眼光也不会仅仅局限于书中人物的观点了。思考的结果将成为我灵魂的一部 分。

    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困难都来自于如何正确地理解”甚至可能与现存经验相悖”的知识。当我们用感性的思考方式理解问题时,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三、如何将思考完的结果输出

    当我们完成了思考的过程,我们需要对思考的结果进行输出;这会带你两个好处:将你的抽象思维形象化,梳理你的思考脉络。

    输出地方法主要有三个:讲话、写作、绘画。

    通过交谈,你可以将你思考的成果与他人分享;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也。

    通过写作,你可以把你思考的结果整理加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为以后的思考作参照。

    通过绘画,你可以形象的把你思考的结果展现出来,这种方式可以激发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当你学习完佛教的起源,你可以画出佛教发展的流程图或树状图,这样更有利于你的知识整理。

    总结一下,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分为四步:获取、学习、思考、输出。通过这四个步骤的加工润色,任何信息都会被你吸收利用,成为你头脑的一部分。最后,Just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 相关阅读:
    Java实现 LeetCode 136 只出现一次的数字
    Java实现 LeetCode 136 只出现一次的数字
    Java实现 LeetCode 136 只出现一次的数字
    Java实现 LeetCode 135 分发糖果
    Java实现 LeetCode 135 分发糖果
    Java实现 LeetCode 135 分发糖果
    Java实现 LeetCode 134 加油站
    Java实现 LeetCode 134 加油站
    Java实现 LeetCode 134 加油站
    Java实现 LeetCode 133 克隆图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oongfee/p/229759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