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select,poll,epoll

    先说个故事

    鬼子进村

    处理大量的连接的读写,select 是够低效的。因为 kernel 每次都要对 select 传入的一组 socket 号做轮询,这叫鬼子进村策略。一遍遍的询问“鬼子进村了吗?”,“鬼子进村了吗?”... 大量的 cpu 时间都耗了进去。(更过分的是在 windows 上,还有个万恶的 64 限制。)使用 kqueue 这些,变成了派一些个人去站岗,鬼子来了就可以拿到通知,效率自然高了许多。


    缓存I/O

    缓存I/O又称为标准I/O,大多数文件系统的默认I/O操作都是缓存I/O。在Linux的缓存I/O机制中,操作系统会将I/O的数据缓存在文件系统的页缓存中,即数据会先被拷贝到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中,然后才会从操作系统内核的缓冲区拷贝到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

    五种IO模型 

    阻塞式I/O模型:默认情况下,所有套接字都是阻塞的。recvfrom等待数据准备好,从内核向进程复制数据。

    非阻塞式I/O: 进程把一个套接字设置成非阻塞是在通知内核,当所请求的I/O操作非得把本进程投入睡眠才能完成时,不要把进程投入睡眠,而是返回一个错误,recvfrom总是立即返回。

    I/O多路复用:虽然I/O多路复用的函数也是阻塞的,但是其与以上两种还是有不同的,I/O多路复用是阻塞在select,epoll这样的系统调用之上,而没有阻塞在真正的I/O系统调用如recvfrom之上。其本质是通过一种机制(系统内核缓冲I/O数据),让单个进程可以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一旦某个描述符就绪(一般是读就绪或写就绪),能够通知程序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select、poll 和 epoll 都是 Linux API 提供的 IO 复用方式。

    信号驱动式I/O:用的很少,就不做讲解了。

    异步I/O:这类函数的工作机制是告知内核启动某个操作,并让内核在整个操作(包括将数据从内核拷贝到用户空间)完成后通知我们。

    recvfrom函数(经socket接收数据)。

    再看POSIX对这两个术语的定义:

    • 同步I/O操作:导致请求进程阻塞,直到I/O操作完成;

    • 异步I/O操作:不导致请求进程阻塞。

    select运行机制

    select()的机制中提供一种fd_set的数据结构,实际上是一个long类型的数组,每一个数组元素都能与一打开的文件句柄(不管是Socket句柄,还是其他文件或命名管道或设备句柄)建立联系,建立联系的工作由程序员完成,当调用select()时,由内核根据IO状态修改fd_set的内容,由此来通知执行了select()的进程哪一Socket或文件可读。

    从流程上来看,使用select函数进行IO请求和同步阻塞模型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还多了添加监视socket,以及调用select函数的额外操作,效率更差。但是,使用select以后最大的优势是用户可以在一个线程内同时处理多个socket的IO请求。用户可以注册多个socket,然后不断地调用select读取被激活的socket,即可达到在同一个线程内同时处理多个IO请求的目的。而在同步阻塞模型中,必须通过多线程的方式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poll运行机制
    poll的机制与select类似,与select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管理多个描述符也是进行轮询,根据描述符的状态进行处理,但是poll没有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的限制。
     
    epoll运行机制
    epoll在Linux2.6内核正式提出,是基于事件驱动的I/O方式,相对于select来说,epoll没有描述符个数限制,使用一个文件描述符管理多个描述符,将用户关心的文件描述符的事件存放到内核的一个事件表中,这样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copy只需一次。
    epoll是Linux内核为处理大批量文件描述符而作了改进的poll,是Linux下多路复用IO接口select/poll的增强版本,它能显著提高程序在大量并发连接中只有少量活跃的情况下的系统CPU利用率。原因就是获取事件的时候,它无须遍历整个被侦听的描述符集,只要遍历那些被内核IO事件异步唤醒而加入Ready队列的描述符集合就行了。

    epoll除了提供select/poll那种IO事件的水平触发(Level Triggered)外,还提供了边缘触发(Edge Triggered),这就使得用户空间程序有可能缓存IO状态,减少epoll_wait/epoll_pwait的调用,提高应用程序效率。

    • 水平触发(LT):默认工作模式,即当epoll_wait检测到某描述符事件就绪并通知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可以不立即处理该事件;下次调用epoll_wait时,会再次通知此事件
    • 边缘触发(ET): 当epoll_wait检测到某描述符事件就绪并通知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必须立即处理该事件。如果不处理,下次调用epoll_wait时,不会再次通知此事件。(直到你做了某些操作导致该描述符变成未就绪状态了,也就是说边缘触发只在状态由未就绪变为就绪时只通知一次)。

    LT和ET原本应该是用于脉冲信号的,可能用它来解释更加形象。Level和Edge指的就是触发点,Level为只要处于水平,那么就一直触发,而Edge则为上升沿和下降沿的时候触发。比如:0->1 就是Edge,1->1 就是Level。

    ET模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epoll事件的触发次数,因此效率比LT模式下高。

    总结

    一张图总结一下select,poll,epoll的区别:

     selectpollepoll
    操作方式 遍历 遍历 回调
    底层实现 数组 链表 哈希表
    IO效率 每次调用都进行线性遍历,时间复杂度为O(n) 每次调用都进行线性遍历,时间复杂度为O(n) 事件通知方式,每当fd就绪,系统注册的回调函数就会被调用,将就绪fd放到readyList里面,时间复杂度O(1)
    最大连接数 1024(x86)或2048(x64) 无上限 无上限
    fd拷贝 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把fd集合从用户态拷贝到内核态 每次调用poll,都需要把fd集合从用户态拷贝到内核态 调用epoll_ctl时拷贝进内核并保存,之后每次epoll_wait不拷贝
     
    epoll是Linux目前大规模网络并发程序开发的首选模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性能远超select和poll。目前流行的高性能web服务器Nginx正式依赖于epoll提供的高效网络套接字轮询服务。但是,在并发连接不高的情况下,多线程+阻塞I/O方式可能性能更好。

    既然select,poll,epoll都是I/O多路复用的具体的实现,之所以现在同时存在,其实他们也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

    • select出现是1984年在BSD里面实现的
    • 14年之后也就是1997年才实现了poll,其实拖那么久也不是效率问题, 而是那个时代的硬件实在太弱,一台服务器处理1千多个链接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了,select很长段时间已经满足需求
    • 2002, 大神 Davide Libenzi 实现了epoll


     参考:

    我的网络开发之旅——socket编程

    https://blog.csdn.net/dapengbusi/article/details/50690690

    IO多路复用的三种机制Select,Poll,Epoll

    IOCP , kqueue , epoll ... 有多重要?

  • 相关阅读:
    手把手教你使用FineUI开发一个b/s结构的取送货管理信息系统(附源码+视频教程(第5节))
    手把手教你使用FineUI开发一个b/s结构的取送货管理信息系统(附源码+视频教程(第4节))
    手把手教你使用FineUI开发一个b/s结构的取送货管理信息系统(附源码+视频教程(第3节))
    手把手教你使用FineUI开发一个b/s结构的取送货管理信息系统(附源码+视频教程(1,2节))
    手把手教你使用FineUI+动软代码生成器开发一个b/s结构的取送货管理信息系统(附源码)之开篇
    操作文件方法简单总结(File,Directory,StreamReader,StreamWrite )(转载)
    开公司的流程是怎样的?怎么做好总经理
    VS 2012 在 windows 8 中无法使用 Deubgger.Lunch() 对服务进行调试
    c# 内存泄漏检查心得
    探寻IIS最大并发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osophy/p/935957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