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大道至简》第二章读后感

    僰蘭道有蜀王兵,亦有神作大滩江中。其崖崭峻不可破,(冰)乃积薪烧之

     

    ——《华阳国志》

    这是《大道至简》第二章“懒人创造了方法”的开头语,同时也是第二章的中心。同样是凿一座山,愚公“碎石击壤”,而李冰确实“积薪烧之”,这之间的区别不言而喻。正如一个笑话所说“懒惰是人类第一生产力”。

    所谓懒惰并不是真的懒惰,如果李冰真的很懒,不想去凿山,那么即使他发现了火烧石头可以导致石头裂开,也不会想到运用于开山之中。只有当他将所有的精力用来思考怎样才能方便快速的将山开凿好,他才会在身边发生的这一件小事上找到方法。

    编程序也是一样。如果说拿到程序就去开始敲代码,那只能像愚公一般“碎石击壤”,一点一点的将代码编写出来,而且说不定会在某个过程中遇到瓶颈,或者是在编写了一部分之后发现自己选择的路是错误的。倒不如先去考虑程序应该怎样去编写,将过程掌握在自己的心中,或者说去思考更简单快速的方法。

    一百万行代码是可以写在一个文件里的,这是早期程序员的一种普遍做法。然而这种编写方式编写时或许会觉得很方便,减少了goto语句的使用。然而当查找一个函数时,这种编写方式的缺点便体现出来了。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去按PageDown键。为了方便,有人发明了Unit关键字。然而,如果不是这个人在不知道按了多少次PageDown键突然觉得这样太麻烦,想偷点懒,而是继续像普通的程序员一般一次又一次的去PageDown,那么他就不会去想到创造Unit关键字,我们现在或许还在一次又一次的去PageDown。但是如果他真的很懒,当不想再这么费劲时去休息而不是想办法改变这种做法,估计Unit同样也无法问世吧。

        我们学习时同样应该去寻找可以“懒惰”的方法。如果我们如同愚公“碎石击壤”一般去学习,将所有老师讲过的知识一股脑儿的塞在大脑里,不系统的去加以整理,等到用的时候大脑里一片乱麻,只能一点一点的再去回想,那么我们的能力将会很难去提高。因为我们没有将知识整合在一起,而是将它们一股脑儿的塞进去。就如同在书架上放书一般。不加以的整理分类,而是去乱放,当我们想要一本书的时候,只能满书架的去翻。甚至还可能导致一些书的丢失。但是如果我们平时分类整理好,那么当我们用的时候,只需要去放那方面书的地方去翻找就可以了。这样虽然平时会多花点时间,但是用的时候会方便很多。

  • 相关阅读:
    EBS值集定义
    EBS MOAC 多OU使用配置
    EBS 根据报表名称查询对应职责
    EBS 根据Form名称查询对应职责
    Oracle EBS中弹性域推荐文档
    EBS FORM 中DELETE_RECORD的用法
    Java —— 对象
    Java——语句
    Java中类的继承
    Java 中声明和语句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ove-xi/p/483636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