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学习笔记:Python3 高级特性

    仅为个人查阅使用,如有错误还请指正。

    使用高级特性的原因就是为了代码能够简洁。代码越少,开发效率越高。

    • 切片

      列表和元组的切片操作完全相同。字符串也相差不多。

      以列表为例

      L = ["Harden", "Durant", "Jordan", "Curry", "O'Neal"]
      
      print(L[0:3])			        # 取前3个元素
      # output:['Harden', 'Durant', 'Jordan']
      print(L[:3])			        # 第一个索引是0,还可以省略
      # output:['Harden', 'Durant', 'Jordan']
      print(L[1:3])			        # 从索引1开始,取出2个元素出来
      # output:['Durant', 'Jordan']
      print(L[:])				# L[:]实际上是复制,这种复制是浅拷贝。
      # output:['Harden', 'Durant', 'Jordan', 'Curry', "O'Neal"]
      print(L[::2])			        # 第三个参数表示每N个取一个
      # output:['Harden', 'Jordan', "O'Neal"]
      
      # 倒序切片:记住倒数第一个元素的索引是-1。倒序切片包含起始索引,不包含结束索引。
      
      print(L[-2:])			        # 取最后两个元素
      # output:['Curry', "O'Neal"]
      print(L[:-2])			        # 删去最后两个元素
      # output:['Harden', 'Durant', 'Jordan']
      print(L[-3:-1])			        # 从索引-3开始,取出两个元素
      # output:['Jordan', 'Curry']
      print(L[-4:-1:2])		        # 从索引-4开始,每两个取一个,到索引-1前结束
      # output:['Durant', 'Curry']
      
    • 迭代

      通过for循环来遍历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等。遍历就相当于是迭代

      如果学过C语言或者Java语言都知道,迭代是通过下标来完成的。请看下面这个代码。

      for (i=0; i<list.length; i++) {
          n = list[i];
      }
      

      而Python是通过for...in...来完成的。请看下面这个代码。

      for i in range(1, 100):
          if i % 7 == 0:
              print(i)
      

      很明显,Python的迭代是取出元素本身,而非元素的索引。

      如果想要在迭代的时候获取索引,可以通过enumerate()函数来获取。

      L = ["Harden", "Durant", "Jordan", "Curry", "O'Neal"]
      
      for index, name in enumerate(L):
      	print(index, "--", name)
          
      # output:
      0 -- Harden
      1 -- Durant
      2 -- Jordan
      3 -- Curry
      4 -- O'Neal
      

      enumerate()函数本质是把L变成了

      [(0, "Harden"), (1, "Durant"), (2, "Jordan"), (3, "Curry"), (4, "O'Neal")]

      相当于是每个元素变成了元组。那也可以通过下标去访问。

      注意:这个写法只是用来理解概念,推荐使用上面一种方法,因为方便简洁。

      for i in enumerate(L):
      	index = i[0]
      	name = i[1]
      	print(index, "--", name)
      

      前面说了列表,元组,现在来说说一个比较特别的字典

      注意:Python 3.6版本之前,字典是无序的,本环境是Python 3.6.5是有序的。

      • 默认情况,字典遍历是内容是key

        d = {"PF":"Jordan", "SF":"Durant", "C":"O'Neal", "SG":"Harden", "PG":"Curry"}
        
        for key in d:
        	print(key)
        
        # output:
        PF
        SF
        C
        SG
        PG    
        
      • 如果需要遍历value,就使用d.values()

        for value in d.values():

      • 如果key,value都需要遍历,就使用d.items()

        for k, v in d.items()

      如果判断一个对象是可迭代对象呢?需要通过collections模块的Iterable类型判断。

      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常用的记住就好了。稍微了解一下有这么一种方法就行。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
      
      print(isinstance("a", Iterable))		    # 字符串是
      print(isinstance([a, b, c], Iterable))	    # 列表是
      print(isinstance(123, Iterable))		    # 整数不是
      
    • 列表生成式

      就是用一行代码实现一个列表,而且这个列表是可以灵活多变的。

      • 生成列表

        比如我们之前要生成一个列表,最傻瓜的办法就是自己创建一个。

        稍微好一点的就用list(range(1, 11)),然后生成1到10这10个数字。

        或者稍微多变一点,list(range(1, 10, 2)),然后生成1到10的奇数。

        如果要添加一些运算,可能需要for循环来辅助。但是循环太繁琐。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Python特有的列表生成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是一行代码。

        • 比如要生成[1×1,2×2, 3×3,...,10×10]

          [x * x for x in range(1, 11)]

        • 比如要生成[1×2,3×4, 5×6, 7×8,...,99×100]

          [x * (x + 1) for x in range(1, 100, 2)]

      • 条件过滤

        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在列表生成式里面加if语句。

        比如,把列表中的所有字符串变成小写,非字符串元素进行过滤

        L = [35, "Durant", "Jordan", "Curry", "O'Neal"]
        
        print([name.lower() for name in L if isinstance(name, str)])
        
      • 多层表达式

        利用多层循环,找出对称的3位数,例如,101,121,232,222。

        [x*100+y*10+z for x in range(1,10) for y in range(10) for z in range(10) if x == z]

    • 生成器

      前面提到了列表生成式,也明白列表容量会受到限制。占用太多的存储空间。

      如果一个列表的元素可以通过某种算法推算出来,就可以节省很大空间,而这种机制就是生成器。

      创建一个生成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来表示。例如

      g = (x * x for x in range(10))
      
      print(g)
      
      # output:<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0000239CCD59C50>
      # 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生成器,怎么去获取呢?使用next()函数,一个一个打印出来。
      print(next(g)) # output:0
      print(next(g)) # output:1
      
      # 需要注意的是:生成器保存的是算法。
      # 上面的next()方法是有点傻的,如果没有元素了,还会调用异常。所以一般都是用for循环去遍历的。
      
      for n in g:
          print(n, end=",")
      
      # output:0,1,4,9,16,25,36,49,64,81,
      

      前面说了,生成器是保存算法的,如果算法复杂,列表生成式的for循环无法实现,可以用函数来实现

      以斐波那契数列来说,它的规则是除了第一个和第二个数外,任意一个数都由前两个数相加所得。

      1,1,2,3,5,8,13,21,34,55,...

      很显然,用列表生成式写不出来,但是,用函数可以很方便的实现。

      def fi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print(b)
              a, b = b, a + b
              n = n + 1
          return 'over'
      
      print(fib(6))
      
      # output:
      1
      1
      2
      3
      5
      8
      over
      

      如上所述,这个fib函数实现了这个算法规则,整体的逻辑也符合生成器。但他始终是个函数。

      需要通过一个关键字yield,把函数变成生成器。这是另一种创建生成器的方法。

      执行流程:第一次迭代,会执行到yield b,然后返回b的值,作为第一个迭代的返回值,那么第2次迭代,不会再去执行函数,而是从yield b的下一条语句继续执行,直到再次遇到 yield。依此类推。

      def fi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yield b
              a, b = b, a + b
              n = n + 1
          return 'over'
      
      print(fib(6))
      # <generator object fib at 0x000001494CE09A40>
      for n in fib(6):
          print(n)
      

      总结:生成器可以用[]或者yield,可迭代对象又多了一个(生成器)

    • 迭代器

      前面在讲生成器的时候,有一个next()函数。迭代器的定义就是通过它来的。

      能够被next()函数调用,并不断返回下一个值的对象称为迭代器。

      前面讲迭代的时候,讲到,如果要判断一个对象是否等着该对象,有一个isinstance()函数。

      迭代器的数据类型名称是:Iterator,迭代器相当于是一个数据流。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tor
      
      
      print(isinstance((x for x in range(10)), Iterator))		    # 生成器是
      print(isinstance([1,2,3], Iterator))					    # 列表不是
      print(isinstance({"a":1, "b":2}, Iterator))				    # 字典不是
      print(isinstance('abc', Iterator))				            # 字符串不是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列表,字典,字符串都是可迭代对象,为什么不是迭代器。

      这是因为迭代器表示的是一个数据流。因为它可以被next()函数调用并不断返回下一个数据。

      但是可以把可迭代对象变成迭代器,通过iter()函数。

      L = [1,2,3,4,5]
      
      a = iter(L)
      
      print(next(a))
      # output:1
      print(next(a))
      # output:2
      print(next(a))
      # output:3
      

      总结:迭代器的两个基本方法 iter()next()

  • 相关阅读:
    [渣译文] 使用 MVC 5 的 EF6 Code First 入门 系列:为ASP.NET MVC应用程序实现继承
    [渣译文] 使用 MVC 5 的 EF6 Code First 入门 系列:为ASP.NET MVC应用程序处理并发
    [渣译文] 使用 MVC 5 的 EF6 Code First 入门 系列:为ASP.NET MVC应用程序使用异步及存储过程
    [渣译文] 使用 MVC 5 的 EF6 Code First 入门 系列:为ASP.NET MVC应用程序更新相关数据
    [渣译文] 使用 MVC 5 的 EF6 Code First 入门 系列:为ASP.NET MVC应用程序读取相关数据
    [渣译文] 使用 MVC 5 的 EF6 Code First 入门 系列:为ASP.NET MVC应用程序创建更复杂的数据模型
    [渣译文] 使用 MVC 5 的 EF6 Code First 入门 系列:MVC程序中实体框架的Code First迁移和部署
    [渣译文] 使用 MVC 5 的 EF6 Code First 入门 系列:MVC程序中实体框架的连接恢复和命令拦截
    centos常用命令集
    .NET Best Practice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owkeyao/p/1129726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