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水晶苍蝇拍:我为何更倾向“成长”型投资?-兼论成长与价值(下) (2010-06-28 12:53:16)

    第四,价值型投资的风险真的低于成长型投资吗 

    如果这么想可能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还是回顾一下,精明而成功的米勒,最终遭到惨败的,恰恰不是其长期的成长型为主的高科技产业投资,而正是对超级大蓝筹的价值型投资;而巴菲特最念念不忘的教训之一,也就是曾经的纺织企业的价值型投资案例,虽然以净资产几乎对折的优惠买入,但依然被其自己认为是一笔很不理想的糟糕的买卖。这点不是说明,价值型投资一定会比成长型投资更加危险,但一定是说明,任何的投资都千万不要想当然,证券投资领域里,本来就没有“安全岛”。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价值型风格的投资也与成长性投资一样,并不可能精确的“抄底”。换句话说,你认为某大蓝筹值5元,到4元的时候已经严重低估并且大举介入,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继续跌到2块。虽然你可以说,他最起码值5元,你基于对其最低内在价值的自信,认为其未来回升到5元以上完成套利是大概率事件。但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与你介入一个成长股然后被套,但你相信其盈利将熨平其短期的高估值并创出新高,结果上有什么区别呢?

     

    但关键性的一个区别在于,具备了“大行业,小公司,高竞争优势强度,长竞争优势持久度等等”的高品质成长型企业,其持续的盈利积累就是对股票投资价值的最好保障----换句话说,定量的一些失误(只要不是很离谱,非要钻牛角尖那我也没办法),会被定性的准确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被弥补。而价值型投资,定性(企业情况已经不可能再差了)OR定量(现在的市场定价已经大幅度低于其最低价值估算)的任何一个重大错误则都容易遭至更严重的而危险的打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曾提到过一个案例:LTV与鲍德温联合公司的年度报告显示账面各有净值6亿和4亿美元,而市场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其账面价值,这个时候买入结果如何?结果是,公司破产了,投资者颗粒无收。

     

    诚然,西格尔的相关研究中展现了,在很长的时间段内,价值型投资的回报率甚至高于被市场热捧的股票的回报。但是这里需要搞清楚:这种统计是广泛意义上的抽样,而这种抽样对于成熟的投资者而言没有意义。试想谁会同时买入那么多的企业来构建指数呢?而这其中,由于优秀企业一定是稀缺的,因此导致大多数的假成长企业占据了统计中的核心数据。

     

    但对于真正的成长性投资者而言,恰恰重要的不是“广撒网”而是“优而精”。也就是说,我们投资的胜率,来自于个人投资能力的强弱,而不是市场上广泛类别股票的合计数据。实际上,另一个角度的统计中,1925-1995年间美国股市小型企业的回报率是蓝筹股的3倍以上,中小成长型企业的回报总是更高于大型成熟型企业。

     

    注意,这里并没有任何试图说明成长型投资风险低的意图。恰恰相反,我个人始终认为,证券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有难度的事业。这里想说明的是,无论是成长型投资还是价值型倾向,其面临的都是一样实实在在的风险,也许困难类别不同,但决不可有什么侥幸心理。

     

    第五,成长型投资的风险可控吗

     

    首先,我认为投资的风险控制绝对不仅仅是选股倾向能涵盖的。任何的投资模式,都需要结合资金配置策略予以考虑。我们也许不知道未来的涨跌,但我们必须明白今天“是高还是低”,并以此来指导资金投入的配比----换句话说,你得知道什么时候是耕种的季节,什么时候是休息等待,什么时候是丰收采摘的季节,而这个前提是高于你种的是玉米还是土豆这类问题的,这是其一。

     

    其二,成长性投资的从来与“安全边际”原则不矛盾。成长型投资虽然要求对企业未来经营前景进行更多的研究,但从来不号召“好企业任何时候买入都是对的”----那与认为“价值投资就是死了都不卖”一样,都只不过是浅薄的偏见,与其投资实质根本毫无关系。

     

    安全边际是什么?当然,肯定是一个便宜的价格。但仅此而已么?错了,安全边际更是护城河,是竞争优势,是确保企业长期持续获得较好收益的一切保障因素,换句话说,是企业的未来。一个完整的安全边际,在于用便宜的价格,买入可长期持续获得高回报的一个生意。

     

    成长型投资的要点,第一是必须选择好的企业,而放弃“雪茄烟蒂”;第二则是为好的企业支付合理的价格,而非昂贵的价格(也就是巴菲特说的将成长性作为一个变量溶入到安全边际的考虑中,而不是以成长性的理由来放弃安全边际的考虑)。不要说什么好企业从来没有低估的时候,恰恰相反,对证券市场的历史越为了解,就越清楚,不管什么企业几乎都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阶段性低估,区别只是,有的人敢于在那个时刻买进,而更多的人则必须等到股价大幅拉升的价格暗示出现后,才鼓起勇气去赶赴一个即将结束的舞会。

     

    其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成长型投资的组合规划。这点已经说过多次,全面押宝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极度高风险的,这可不光是成长型投资,任何偏好的投资都是如此。因此,设计一个适合自己资金量级的投资组合,在绝对收益潜力与相对风险控制上保持一个较好的平衡,永远是成长型投资中的关键性措施。

     

    第六,成长型投资比价值型投资具有更高的资金效率

     

    由于价值型股票往往缺乏成长性,因而一般不适合长期持有。这就导致在一次成功的套利后,必须卖出以完成套利。我们站在一个长周期的投资背景下来看,这种方式的资金收益率是比较难保障的:

     

    极度的错杀往往是几年甚至多年都难以遇到的现象,如果主体进行的是这种投资,假设你成功的进行了一次套利后,下一次的等待不知道有多长----比较不太高和不太低的混沌状态往往是市场的常态。在这种状态下,对人的心性考验是很大的。这不像是成长型投资,市场模糊不清的时候(只要不是特别离谱)我拿着好企业等着就OK,只要企业业绩在正常增长,则其业绩的价格反馈终将出现。

     

    而价值型投资的阶段性套利机会则高度不确定,另外每次机会出现的含金量也不同---比如这次的机会可能值得全仓,下一次的机会也许没那么确定可能只有拿出3成仓投入。站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内来看,如果手里的资金大部分处于这种阶段性套利,休息,继续阶段性套利的循环中,其资金效率较低(暂时不考虑这种套利的成功率),无法充分实现资金的复利增值,而复利恰恰是财富增值的最大奥义之一。

     

    最后总结一下:

    我想说的是,不要简单的人云亦云来对投资下浅薄的结论----世界上本没有最好的投资策略,但一定有一个“最适合我”的投资策略,而要想认识到什么是最适合的,则必须先将其优缺点进行剖析,如果你的结论是某个投资方法只有好,没有坏,那么你可以确定,自己其实根本没弄懂这个问题。

     

    成长型投资本身,是一个高度要求综合素质的价值投资行为。决定其成败的包括了企业内在价值分析,估值,资金策略,坚忍,耐心,前瞻性等等素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成长型企业,绝非是券商报告或者股评专家们天天聒噪的“业绩爆发,行业火爆,概念超强”,他们是股市中最美味的毒药。

     

    至于如何进行真正的成长型选股,以及如何同时降低估值的风险,已经讨论过几次并不是本文重点,这里不再赘述。所以成长型投资固然是很困难的,但千万不要以为价值型投资就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这么想的人恐怕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当你认识到一种投资方式的困难之所在后,才有可能去针对性的降低其风险,这其实才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投资没有半成品,投资的成本不取决于我们最突出的那个部分,而是取决于我们最弱小的短板。

     

    最后,无论是价值型还是成长型侧重,其万变不离其宗的,仍然是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分析能力。让我们记住老巴的一句话:如果你不能做到在你理解和评价企业的能力比市场先生强得多,你就不配玩这个游戏。就像玩桥牌的人说的一会话,如果你玩了三十分钟还不知道谁是傻瓜,那么你就是那个傻瓜。

  • 相关阅读:
    URAL 2046 A
    URAL 2056 Scholarship 水题
    Codeforces Gym 100286I iSharp 水题
    Codeforces Gym H. Hell on the Markets 贪心
    Codeforces Gym 100286G Giant Screen 水题
    Codeforces Gym 100286B Blind Walk DFS
    Codeforces Gym 100286F Problem F. Fibonacci System 数位DP
    Codeforces Gym 100286A. Aerodynamics 计算几何 求二维凸包面积
    Codeforces Gym 100418K Cards 暴力打表
    Codeforces Gym 100418J Lucky tickets 数位DP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uoluo-123/p/1091561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