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达性(或便捷度)是指从给定地点到其他地方工作、购物、娱乐或就医的方便程度。可达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资源或服务设施都是稀缺的,资源有效配置的决定性因素是消费者的可达性。资源或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并不均衡,需要周密的规划布局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可达性决定于供需分布以及二者在空间上的联系,是区位分析的经典问题,也很适合用GIS来解决。
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供给不是无限的,可达性测量需要同时考虑供需双方的信息。在GIS被广泛应用之前,大家通过利用简单供需比例法计算给定地区(通常是一个行政管辖单元如市域或县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比例来度量可达性。
在可达性的实际计算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只考虑交通的影响,考虑路网的距离(包括阻力),一种是不仅考虑距离,还考虑目的地的权重,这就用到了引力模型。
附: 美国都市区的交通速度估计值
公路类型(CFCC) |
地区 |
限速(mph) |
州际高速(A11-A18) |
城市及郊区 |
55 |
乡村 |
65 | |
国道及州级道路,部分县道(A21-A38) |
城市 |
35 |
郊区 |
45 | |
乡村 |
55 | |
地方道路(A41-A48 and others) |
城市 |
20 |
郊区 |
25 | |
乡村 |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