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弹指间,网页灰飞烟灭——Google灭霸彩蛋实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这段时间最火的一部电影《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作为漫威迷的我还没看,为什么呢?因为太贵了,刚上映的那周,一张IMAX厅的票价已经达到了299的天价,作为搬砖民工是舍不得花这么高的钱来看一场电影的,太奢侈了,当然也可能我是个假漫威迷吧,哈哈哈哈逃~

    我刚看下现在的票价,IMAX厅是89元,已经接近正常,虽然还是些许偏高,但是已经可以接受了。对于看电影,我并不是那么崇尚看首映,或者非要第一时间看到,但是对于喜欢的电影我一定会找个最佳的位置观看,现在票价合理,最佳观影区充足,正是看电影的好时机。从这方面看,我可能只算是一个漫威爱好者,而绝不是一个狂热者。

    而今天要说的主题自然和漫威有关,是一个Google的小彩蛋。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在Google中搜索“灭霸”,然后在右侧点击的“无限手套”,页面的一些搜索项就会随机性像沙子一样的消失(后面统称沙化效果),特别的炫酷。有不知道的可以看下面的动图: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参考了一些文章,实现了类似上面的沙化效果。

    首先我制作了一个模板如下,点击按钮后,列表随机沙化(手套的效果是很多图片的合成,这里就不处理了)。

    模板代码如下:

    <div class="box">
        <div class="bomb">啪嗒!</div>
        <ul>
            <li class="item">
                <h3>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h3>
            </li>
            <li class="item">
                <h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h3>
            </li>
            <li class="item">
                <h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h3>
            </li>
            <li class="item">
                <img src="./1.jpg" />
            </li>
        </ul>
    </div>

    样式就不贴了,后面会给出源码。
    然后我们一步步说明如何实现沙化效果。
    首先,我们将每一个li元素的沙化封装成一个函数 disintegrate ,这个函数参数就是要沙化的目标元素,这里是li元素。

    一、实现原理

    简单来说就是将页面的元素先转化为canvas,然后提取出所有的像素点分别按照规律排布在32个canvas上面,,再将这些canvas转换为和原始元素大小一样的dom元素堆叠在一起,看起来就和原始元素一样的,然后将原始元素隐藏。最后将这些堆叠在一起的元素散开,就形成“沙化”的效果。

    二、实现步骤

    首先引入 html2canvas 插件。
    由于需要将页面的元素转换成 canvas 图像,所以要用到 html2canvas 插件(插件可自行到官网下载,官网地址:https://html2canvas.hertzen.com/)。

    <script src="./html2canvas.js"></script>

    接着将元素转化为32个canvas。
    创建32个canvas(当然,个数越多,沙子就越细),把元素的每一个像素复制到这32个canvas上面,这个每个canvas上面都会有一部分元素的像素点,加起来就是整个元素所有的像素点。(具体的代码作用,参考每句代码的注释)

    html2canvas(ele).then(dom => {
        const { width, height } = dom; // canvas宽高
    
        let ctx = dom.getContext('2d'); // canvas绘图对象
    
        // 返回一个ImageData对象,用来描述canvas区域隐含的像素数据,这个区域通过矩形表示,起始点为(sx, sy)、宽为sw、高为sh。
        let originalFrame = ctx.getImageData(0, 0, width, height);
    
        // 创建一个32个新的、空白的、指定大小的 ImageData 对象。 所有的像素在新对象中都是透明的。
        let frames = [];
        for (let i = 0; i < COUNT; i++) {
            frames[i] = ctx.createImageData(width, height);
        }
    
        // 将canvas所有的数据随机复制到32个frames上面
        for (x = 0; x < width; ++x) {
            for (y = 0; y < height; ++y) {
                // frames 的下表索引值。
                // 不是一般的(从0到COUNT的)随机值,而是递增的随机数,为了将像素点先集中在前几个frame,然后再往后集中,否则32个frames钟的像素太分散。
                var frameIndex = Math.floor((COUNT * (Math.random() + (2 * x) / width)) / 3);
    
                // imageData.data:描述一个一维数组,包含以 RGBA 顺序的数据,数据使用  0 至 255(包含)的整数表示。
                // 数组的个数为 width*height*4,所以除了宽乘高以外还要乘以4
                var pixelIndex = 4 * (y * width + x);
    
                // 之所以要循环4次是因为上面乘了4,得到的 pixelIndex 在 width*height*4 范围内会有一些空缺,所以要补上这些空缺,保证所有的canvas像素全部复制到32个frames上面
                for (offset = 0; offset < 4; offset++) {
                    frames[frameIndex].data[pixelIndex + offset] = originalFrame.data[pixelIndex + offset];
                }
            }
        }
    });

    然后将这32个分布了不同像素点的 ImageData 对象转换成原始li元素大小的dom元素,用一个容器container来容纳,然后将容器覆盖到原始li元素的位置,现在就相当于每个li元素的位置是一个container元素,这个container元素内容是32个dom元素,这32个dom重叠起来的样子和原始li元素是一样的。

    // 创建一个div容纳frames
    let container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container.classList.add('container');
    container.style.width = `${width}px`;
    container.style.height = `${height}px`;
    
    // 将所有包含RGBA数据的frames绘制到绘图中,生成32份和原始dom一样的元素,只是内容不同,最后将这些元素放入container中。
    let frames2doms = frames.map((frameData, i) => {
        let domCopy = dom.cloneNode(true);
        domCopy.getContext('2d').putImageData(frameData, 0, 0); // 将数据从已有的 ImageData 对象绘制到位图的方法。
        domCopy.style.transitionDelay = `${(1.35 * i) / frames.length}s`; //过渡效果开始前的delay时间(可自行调整),使得frames先从下标小的开始运动。
        container.appendChild(domCopy);
        return domCopy;
    });

    现在我们看到的效果和原始的是一样的,但是所有的li元素被隐藏了起来,显示的是由许许多多零散的元素拼凑出来的假象。目前所有的零散元素是聚集在一起的,我们只需要有规律的让他们动起来,动到一定位置后再让它们不可见,感觉就像沙化的效果一般。

    // 让所有的canvas动起来
    // 原始dom相对定位,container绝对定位
    ele.classList.add('disintegrated');
    ele.appendChild(container);
    ele.style.border = '0';
    container.offsetLeft; // 没有该句,则无法实现动画效果
    
    // 为32份不同内容的dom元素添加过渡效果(可自行调整)
    frames2doms.map(item => {
        let random = 2 * Math.PI * (Math.random() - 0.5);
        item.style.transform = ` 
                rotate(${15 * (Math.random() - 0.5)}deg)
                translate(${60 * Math.cos(random)}px, ${30 * Math.sin(random)}px)
                rotate(${-15 * (Math.random() - 0.5)}deg) 
              `;
        item.style.opacity = 0;
    });

    三、实验效果

    点击按钮之后,每个li元素位置的32个dom旋转跳跃并闭上眼,哦不是逐渐消失。因为每个dom上都只有一些小点而且在向不同的方向扩散,所以感觉上就像沙化了。

    四、注意事项

    如果元素中有图片的话,需要使用服务器的方式加载,不能使用本地浏览器直接打开,否则包含图片的元素无法沙化。

    想要了解更多前端方面的内容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前端队长],我们一同成长,一同领略技术与生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好。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灭霸”获取源码和素材。

    参考链接:https://www.weibo.com/1727858283/HrxYFq0fG?type=comment

  • 相关阅读:
    致 CODING 用户的元宵问候
    持续集成之理论篇
    基于 CODING 的 Spring Boot 持续集成项目
    使用 CODING 进行 Hexo 项目的持续集成
    使用 CODING 进行 Spring Boot 项目的集成
    三种前端模块化规范
    XSS和CSRF
    小问题填坑,关于obj.x和obj["x"]
    说一个闭包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
    关于return的分号自动插入问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vonve/p/1418034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