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及安全》实践2
【edited by 5216lwr】
一、Linux基本内核模块
1.1理解什么是内核模块
- linux模块是一些可以作为独立程序来编译的函数和数据类型的集合。之所以提供模块机制,是因为Linux本身是一个单内核。单内核由于所有内容都集成在一起,效率很高,但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相对较差,模块机制可弥补这一缺陷。
- Linux模块可以通过静态或动态的方法加载到内核空间,静态加载是指在内核启动过程中加载;动态加载是指在内核运行的过程中随时加载。(我们要做的实践内容就是动态加载内核模块)
- 一个模块被加载到内核中时,就成为内核代码的一部分。模块加载入系统时,系统修改内核中的符号表,将新加载的模块提供的资源和符号添加到内核符号表中,以便进行模块间的通信。
1.2.c程序编写
-
具体代码如下:
-
代码——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module.h> MODULE_LICENSE("Dual BSD/GPL"); static char *name =" lwr"; static int __init name_init(void) { printk("==hello,world== "); printk("==hello,%s ",name);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name_exit(void) { printk(KERN_INFO"name module exit "); } module_init(name_init); module_exit(name_exit); module_param(name,charp,S_IRUGO);
-
解释:
1.关于 #include <linux/init.h>以及#include <linux/module.h>是编写内核模块程序所必须的2个头文件。由于内核编程和用户层编程所用的库函数不一样,所以它的头文件也和在用户层编写程序所用的头文件不一样。比如,内核头文件的位置 : /usr/src/linux-2.6.x/include/;而用户层头文件的位置 : /usr/include/- 编写内核模块时必须要有的两个函数 :
-
加载函数:
static int init_fun(void) { // 初始化代码 } 函数实例: static int hello_init(void)// 不加void在调试时会出现报警 { printk("hello world!/n"); return 0; }
-
卸载函数(出口函数) 无返回值
static void cleaup_fun(void) { // 释放代码 }
-
- printk是内核态信息打印函数,功能和比标准C库的printf类似。printk还有信息打印级别。其中的参数KERN_INFO的定义如下:
-
define KERN_INFO "<6>" /* 提示信息,如驱动程序启动时,打印硬件信息 */
-
- 为什么内核态使用 printk() 函数,而在用户态使用 printf() 函数?
- printk() 函数是直接使用了向终端写函数 tty_write() 。而 printf() 函数是调用 write() 系统调用函数向标准输出设备写。
- 所以在用户态(如进程 0 )不能够直接使用 printk() 函数,而在内核态由于它已是特权级,所以无需系统调用来改变特权级,因而能够直接使用 printk() 函数。 - printk 是内核输出,在终端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 dmesg 命令看一下输出的信息(也就是下面要用到的命令)。
- module_init(fun):告诉内核模块程序从何处开始执行。module_exit(fun):告诉内核编写模块程序从何处离开。
- 模块许可声明:函数原型是MODULE_LICENSE(),告诉内核该程序使用的许可证,一般是GPL。
- 编写内核模块时必须要有的两个函数 :
1.3Makefile编写
-
代码如下:
obj-m:= lwr.o// 产生 lwr 模块的目标文件 CURRENT_PATH:= $(shell pwd) // 定义内核源文件目录 LINUX_KERNEL_PATH:=$usr/src/linux-headers-3.19.0-25-generic all: make -C $(LINUX_KERNEL_PATH) M=$(CURRENT_PATH) modules // 生成内核模块参数为内核源代码目录以及模块所在目录 clean: make -C $(LINUX_KERNEL_PATH) M=$(CURRENT_PATH) clean // 清除生成的模块文件以及中间文件
-
解释:
- 其中make -C $(LINUX_KERNEL_PATH) 指明跳转到内核源码目录下读取Makefile
M=$(CURRENT_PATH) 表明返回到当前目录继续执行当前的Makefile(M= 后指定的是 lwr.c 和 Makefile 所在的目录) - 关于个人虚拟机的内核版本号,可以再usr/src中查看
- 其中make -C $(LINUX_KERNEL_PATH) 指明跳转到内核源码目录下读取Makefile
1.4操作
-
输入make进行自动编译
-
编译之后,可以看到生成了很多lwr.xx等文件
-
输入sudo insmod lwr.ko,加载模块(会要求输入当前用户的密码)
-
输入dmesg,测试模块输出
-
输入sudo rmmod lwr之后,就将内核中之前加载的lwr模块删除,此时再输入dmesg测试,可以看到显示了exit信息
二、Linux内核模块的功能实现
-
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可以对内核模块的.c文件进行修改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
具体代码加下
-
解释:
- for_each_process()的函数本质即for循环,从第一个PCB(init_task)开始,顺着pcurrent链表进行遍历,输出所有当前进程的信息(pid,tgid等)。
-
Makefile编写如下
-
进行make之后,顺利生成模块
-
再进行sudo insmod lwr.ko,之后dmesg,就可以查看进程链表的信息
三、Linux内核模块功能拓展
-
用如下代码进行文件信息的读取
-
lwr.c代码如下:
#include<linux/module.h> #include<linux/kernel.h> #include<linux/init.h> #include<linux/sched.h> MODULE_LICENSE("Dual BSD/GPL"); static int __init hello_init(void) { FILE *fp; if((fp = fopen( "/proc/cpuinfo","r" ))==NULL){ printk("File can not be opened "); } else{ fseek(fp,79l,0); fgets(information,48,fp); printk("CPU is:%s ",information); } fclose(fp); printk("hello world! ");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hello_exit(void) { printk("GoodBye! "); } module_init(hello_init); module_exit(hello_exit);
-
Makefile如上
-
make编译之后,进行insomd之后dmesg查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