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卖了5个月水果之后再看互联网思维

        非常久没有更新博客,是的。我辞职卖水果去了!

    看惯了肉夹馍之类成功的案例,来看看我这个要死不活的案例吧!

        到底什么才是互联网思维?開始做水果的时候。我以为互联网思维就是互联网方法,掌握了微信,懂微信开发以及一些粗浅的营销方法就是掌握了互联网的精髓,事实上远远不是。

        互联网方法是实现互联网思维的工具载体,工具本身并没有什么威力。被厉害的人利用之后才干显现出威力。创业已经进入第六个月。当初我想着在几个月几个月之内完毕什么事。如今全然脱离轨道,进度远远赶不上当初的计划。或许这就是并没有深刻理解互联网思维的原因,仅仅得皮毛,而未得深意。

        一个人认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高估自己。不低估自己,恰到优点而又能全然释放出自己的能量。

    我认为自己离互联网思维的距离还非常远,但在靠近。

    经过几个月的摸索。认识了非常多人,见识了非常多强大的团队。经历了非常多坎坷,也渐渐地对互联网思维有了略微清晰的认识。

        1.互联网思维的单一
        单一不是说你做一个产品就是单一。而是对一个产品的专注。重点是专注。

    对于创业者来说,非常easy经不住诱惑,举个卖水果的样例,当你想专注于卖国产水果的时候,看到别人卖精品水果赚钱了,于是自己把精品水果上架。赚是赚了。可是把自己有限的精力、资源耗在更加广阔的产品线上,这种坏处是顾得上国产,顾不上精品。

    华为的任正非给我的映像最深,在国内房地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的时候。非常多人找任正非投资房地产,而他没有。把99%的股份分出去,自己只把持着1%的股份。也许正由于他有如此的魄力和专注,才终于把华为打造成世界型企业,强大到美国都不敢让华为进驻美国。也许是为了保护思科。


        对专注最好的解释,你能够看看小米的三个一理论,当然成功者总结出来的是大道,我们要深入理解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2.互联网思维的营销
        互联网思维里营销不等于宣传,电梯口贴个灯箱广告,找几个人发传单就是营销?营销知道了会骂死你!

        互联网思维里营销是内容。

    假设说专注是自己的内心。那内容就是直达客户的内心。

    什么是内容?内容是故事,你有自己的故事,产品有产品的故事。或许你我都不懂梵高的画,更不懂前一段时间拍卖出天价的一副空白画。但他们都是一种力量。假设还不明确,想想褚老的橙子,质量是不错,但是比它好的橙子有的是。但是他本人是有丰富故事的人,是一种不服输的力量,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力量。然后在贴上有机的标签,于是大卖。后来出现潘什么苹果之类的全然不入流,由于他们没有特别接地气的故事,他们的内容不能直达普通人的内心。

        3.互联网思维的免费
        我们表面上看到免费似乎是非常多互联网公司崛起的杀手锏。360颠覆传统杀毒行业。微信似乎颠覆运营商。

    似乎是免费颠覆了这些。

    但真的是免费颠覆了传统吗?不是,我们须要看清免费的背后是什么。免费是一种对传统价格体系的颠覆。

    价格体系是支撑传统行业的根本,层层经销商,层层代理,利益的链条拴着非常多非常多人。非常多人靠它生活。

    而免费一词一出,对传统价格体系的冲击,让人放佛看到全部的代理、经销商统统消失了。

    免费仅仅是一种手段,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前提是你要对传统背后的价格体系非常了解,才干找到瓦解价格体系的“免费”,贸然用免费一次来吸引人注意,是非常不可取的。假设说电子商务颠覆了非常多传统行业。事实上本质上也是对隐藏在传统行业背后的价格体系的颠覆,你认为呢?

        4.互联网思维的粉丝经济
        開始。我觉得有了粉丝,就有了经济。这是我对苹果模式的错误理解。

    粉丝经济与免费类似,假设看不到背后的原理。再怎么有粉丝。也不可能有经济。运用不当,你会发现,当你发一条微信消息,粉丝丢了一大片。

    试想,假设你一直关注的一个微博名人,天天发代购,发一条微博。附上八张图片都是奇迹面膜或者什么鞋子,你会不会取关他?我觉得。粉丝经济的核心是找到与粉丝的共鸣点,直接向粉丝销售产品是不正确的做法。假设你是某人的粉丝,你更关注的是他的个人动态,你对他本人好奇而已。最成功的做法是把产品和好奇结合在一起。

    苹果有一群粉丝,是由于大家对他优秀的产品的好奇。

    乔布斯时代,把保密做到严严实实,这样粉丝就好奇,一旦产品本身有十分优秀的功能。你就会主动去买。这一点用好了,你发一条微信,不但不会有非常多人取关,反而有非常多人增加。

    仅仅可惜,如今我还没到那个境地。还在不断摸索。

        故事是须要经历的。我无法凭空捏造一个故事出来吸引人的注意,我相信,仅仅要我们坚持做下去,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进而分享给大家。
        非常晚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后面有什么好的心得在分享给朋友们。

        以上是个人愚见,假设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拍砖,或许能把我拍醒呢~

    ——鲜香果诱 邵贤军 于南京南站

    (微信:yyclz001)

  • 相关阅读:
    在Android Studio中用Gradle添加Robolectric
    Windows环境下利用github快速配置git环境
    上传Android代码到Jcenter(解决了字符映射的问题)
    RecyclerView和ScrollView嵌套使用
    Android Java类编写规范+优化建议
    3.0之后在LinearLayout里增加分割线
    【转】Android Studio中通过快捷键来提取提取方法
    为什么Android应该根据屏幕分辨率来加载不同的图片文件
    JSON/XML格式化插件比较
    利用在线工具根据JSon数据自动生成对应的Java实体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xjshuju/p/68891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