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五大主流浏览器及四大内核

    https://blog.csdn.net/yuyanjing123456789/article/details/78689595

      任何上过网的用户对浏览器是再熟悉不过了。只是用户看到仅仅只是浏览器本身,却很少能看到浏览器最核心的部分—浏览器内核。从第一款libwww(Library WorldWideWeb)浏览器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无数竞争与淘汰了。

      现在国内常见的浏览器有:IE、Firefox、QQ浏览器、Safari、Opera、Google Chrome、百度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猎豹浏览器、360浏览器、UC浏览器、遨游浏览器、世界之窗浏览器等。但目前最为主流浏览器有五大款,分别是IE、Firefox、Google Chrome、Safari、Opera。
    浏览器最重要的部分是浏览器的内核。浏览器内核是浏览器的核心,也称“渲染引擎”,用来解释网页语法并渲染到网页上。浏览器内核决定了浏览器该如何显示网页内容以及页面的格式信息。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的语法解释也不同,因此网页开发者需要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中测试网页的渲染效果。
    简单介绍一下五大主流浏览器。(按时间顺序)
    1、IE浏览器:
    IE是微软公司旗下浏览器,是目国内用户量最多的浏览器。IE诞生于1994年,当时微软为了对抗市场份额占据将近百分之九十的网景Netscape Navigator,于是在Windows中开发了自己的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自此也引发了第一次浏览器大战。结果可想而知,微软大获全胜,网景不得不将自己卖给AOL公司。但实际上事情并没有结束,网景后来开发了风靡一时的Firefox火狐,至今Firefox也成为世界五大浏览器之一。
    1996年,微软从Spyglass手里拿到Spyglass Mosaic的源代码和授权,开始开发自己的浏览器IE。后来,微软以IE和Windows捆绑的模式不断向市场扩展份额,使IE成为市场的绝对主流。现在装了Windows系统的电脑基本无法卸载IE。
    2、Opera浏览器:
    Opera是挪威Opera Software ASA公司旗下的浏览器。1995年,opera公司发布第一版Opera浏览器,使用自己研发的Presto内核。当时opera公司的开发团队不断完善Presto内核,使Opera浏览器一度成为顶级浏览器。直到2016年奇虎360和昆仑万维收购了Oprea浏览器,从此也丢弃了强大的Presto内核,改用当时Google开源的webkit内核。后来Opera浏览器跟随Google将浏览器内核改为Blink内核。自此Presto内核也淡出了互联网市场。
    3、Safari浏览器:
    第二次浏览器大战是从苹果公司发布Safari浏览器开始的。2003年,苹果公司在苹果手机上开发Safari浏览器,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手机市场份额使Safari浏览器迅速成为世界主流浏览器。Safari是最早使用webkit内核的浏览器也是现在苹果默认的浏览器。
    4、Firefox浏览器:
    Firefox浏览器使Mozilla公司旗下浏览器,也是刚才提到的网景公司后来的浏览器。网景被收购后,网景人员创办了Mozilla基金会,这是一个非盈利组织,他们在2004年推出自己的浏览器Firefox。Firefox采用Gecko作为内核。Gecko是一个开源的项目,代码完全公开,因此受到很多人的青睐。Firefox的问世加快了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的开始。第二次浏览器大战与第一次二元鼎力的局面不同,这一次的特点就是百家争鸣,也自此打破了IE浏览器从98年网景被收购后独步浏览器市场的局面。
    5、Chrome浏览器:
    Chrome浏览器是google旗下的浏览器。Chrome浏览器至发布以来一直讲究简洁、快速、安全,所以Chrome浏览器到现在一直受人追捧。最开始Chrome采用webkit作为浏览器内核,直到2013年,google宣布不再使用苹果的webkit内核,开始使用webkit的分支内核Blink。

    以上是五大浏览器的简介,接下来是四大内核。在介绍五大浏览器的同时也已经顺便介绍了四大内核。四大内核分别是:Trident(也称IE内核)、webkit、Blink、Gecko。五大浏览器采用的都是单内核,而随着浏览器的发展现在也出现了双内核。像360浏览器、QQ浏览器都是采用双内核。
    作为前端开发,熟悉四大内核是非常有必要的。四大内核的解析不同使网页渲染效果更具多样化。下面总结一下各常用浏览器所使用的内核。
    1、IE浏览器内核:Trident内核,也是俗称的IE内核;
    2、Chrome浏览器内核:统称为Chromium内核或Chrome内核,以前是Webkit内核,现在是Blink内核;
    3、Firefox浏览器内核:Gecko内核,俗称Firefox内核;
    4、Safari浏览器内核:Webkit内核;
    5、Opera浏览器内核:最初是自己的Presto内核,后来是Webkit,现在是Blink内核;
    6、360浏览器、猎豹浏览器内核:IE+Chrome双内核;
    7、搜狗、遨游、QQ浏览器内核:Trident(兼容模式)+Webkit(高速模式);
    8、百度浏览器、世界之窗内核:IE内核;
    9、2345浏览器内核:以前是IE内核,现在也是IE+Chrome双内核;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自己在前端开发过程常遇到浏览器兼容问题,以后有时间要对不同内核浏览器渲染效果的区别做一下总结。这是对不同浏览器和内核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相关阅读:
    Docker容器启动时初始化Mysql数据库
    使用Buildpacks高效构建Docker镜像
    Mybatis 强大的结果集映射器resultMap
    Java 集合排序策略接口 Comparator
    Spring MVC 函数式编程进阶
    换一种方式编写 Spring MVC 接口
    【asp.net core 系列】6 实战之 一个项目的完整结构
    【asp.net core 系列】5 布局页和静态资源
    【asp.net core 系列】4. 更高更强的路由
    【Java Spring Cloud 实战之路】- 使用Nacos和网关中心的创建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xwphp/p/922759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