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误的分类
Error:错误(不可控),一般指的是系统方面的异常,比如蓝屏,内存溢出,jvm运行环境出了问题。
Exception:是可控的异常,程序员可以在编写程序时解决的错误。
两者的父类为Throwable。
二:可控制的异常
Exception:是所有异常的父类,其下面可以派生出很多子类型。
三:异常处理机制
在编写程序时,某一块代码可能会某些异常。我们应该对这块进行异常处理。怎么处理呢?使用如下语法:
try{
}catch(异常类型的声明){
}finally{
}
进行处理,我们将可以出现异常的代码放到try{}中,jvm会进行检查try{}中的代码,如果有异常,jvm就会将异常信息封装成相应的异常对象,然后转移到catch(){}代码块中进行处理,执行{}中的逻辑,然后会执行finally模块中的代码,如果try模块中没有异常,最终也会执行finally的逻辑。
四:catch代码块
可以有1个或多个,在声明异常变量时,从上到下的catch块使用的异常类型可以是同级别的,如果多个异常类型有父子关系时,那么应该先写子异常,在写父异常。
(先写父异常时,编译不通过)
五:finally代码块
finally代码块是有没有异常都会执行的,最后执行。通常用于关闭某些操作,删除临时文件等,当程序中有return关键字的时候,先执行return,再执行finally代码块。
六:throw:抛出异常对象
有时候,程序中捕获的异常,不想在catch代码块中处理。就要往外抛出,抛给调用(谁调用这个方法谁就是调用者)由调用者来处理。main中的异常最好直接处理。
七:throws
在定义方法时,必须声明要抛出的异常对象的类型,就是声明通知调用要处理的异常类型。
八:异常的分类
检查性异常(编译时异常)
reg: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Stri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ClassCastException
NumberFormatException
不要把ClassNotFoundException当成运行时异常在throw运行时异常对象时,方法处不需要声明throws,因为编译器会忽略运行时异常。当throw编译时异常时,必须在方法处声明throws此对象的类型。
九:自定义异常
只需要继承Exception,用系统提供的构造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