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网络整理]DEBUG命令使用解析四

    Debug:M(移动)

      将一个内存块中的内容复制到另一个内存块中。

      m range address
      参数

      range
      指定要复制内容的内存区域的起始和结束地址,或起始地址和长度。
      address
      指定要将 range 内容复制到该位置的起始地址。
      ++

      范例
      假定键入以下命令:
      mcs:100 110 cs:500
      Debug 首先将 CS:110 地址中的内容复制到地址 CS:510 中,然后将 CS:10F 地址中的内容复制到 CS:50F 中,如此操作直至将 CS:100 地址中的内容复制到地址 CS:500 中。要查看结果,请使用 Debug d(转储)命令,并使用 m 命令指定目标地址。
      ++

      说明
      复制操作对现有数据的影响
      如果新数据没有写入正在被复制的数据块中的地址,则源数据将保持不变。但是,如果目标块已经包含数据(就象它在覆盖副本操作中一样),则将改写该数据。(覆盖复制操作是指那些目标数据块部分内容覆盖原数据块部分内容的操作。)

      执行覆盖复制操作
      m 命令执行目标地址的覆盖复制操作,而不丢失数据。将改写的地址内容首先复制。因此,如果将较高位地址的数据复制到较低位地址,则复制操作从原块的最低位地址开始并向最高位地址进行。反之,如果要将数据从低地址复制到高地址,复制操作从原块的最高地址开始,向最低地址进行。
      ++++

      Debug:N(名称)

      指定 Debug l(加载)或 w(写入)命令的可执行文件的名称,或者指定正在调试的可执行文件的参数。
      n [drive:][path] filename
      要指定测试的可执行文件的参数,请使用以下语法:
      n file-parameters

      参数
      如果在没有参数的情况下使用,则 n 命令清除当前规范。
      [drive:][path] filename
      指定要测试的可执行文件的位置和名称。
      file-parameters
      为正在测试的可执行文件指定参数和开关。
      有关将文件或指定磁盘扇区的内容加载到内存中的信息,请单击“相关主题”列表中的 Debug L(加载)。
      有关写入调试到磁盘的文件的信息,请单击“相关主题”列表中的 Debug W(写入)。
      ++

      范例
      假定已经启动 Debug,并加载了正在调试的程序 Prog.com。接着您决定为 Prog.com 指定两个参数并运行此程序。以下是此范例的命令序列:
      debug prog.com
      nparam1 param2
      g
      在这种情况下,Debug g(转向)命令会运行该程序,就好像您已在 Windows 2000 命令提示符后键入了如下命令:
      prog param1 param2
      所以,测试和调试反映 Prog.com 通常的运行时间环境。
      在下面的命令序列中,第一个 n 命令将 File1.exe 指定为后接的 l(加载)命令的文件,该命令将 File1.exe 加载到内存。第二个 n 命令指定 File1.exe 将使用的参数。最后,g 命令将运行 File1.exe 文件,就好像您在 Windows 2000 命令行中键入了 File1 File2.dat File2.dat 一样。
      nfile1.exe
      l
      nfile2.dat file3.dat
      g

      注意
      · 不要在 n 命令的第二种形式后使用 l 命令。还要注意,如果现在使用 w(写入)命令,Windows 2000 将使用名称 File2.dat 保存正在调试的文件 File1.exe。为避免出现此结果,应该总是在 l 或 w 命令之前立即使用 n 命令的第一种形式。
      ++

      说明
      n 命令的两个用途
      可以按两种方式使用 n 命令。首先,您可以使用它以指定后面的 l(加载)或 w(写入)命令所使用的文件。如果在没有命名所调试文件的情况下启动 Debug,必须在使用 l 命令加载文件之前使用命令 nfilename。在 CS:5C 为文件控制块 (FCB) 正确编排文件名的格式。其次,可以使用 n 命令指定被调试文件的命令行参数和开关。

      内存区域
      以下四个内存区域都会受到 n 命令的影响:
      内存位置 内容
      CS:5C 文件 1 的文件控制数据块 (FCB)
      CS:6C 文件 2 的文件控制数据块 (FCB)
      CS:80 n 命令行的长度(以字符表示)
      CS:81 n 命令行字符的开头
      为 n 命令指定的第一个文件名被放在 CS:5C 的 FCB 中。如果指定第二个文件名,此名称将放置到 CS:6C 的 FCB 中。n 命令行上键入的字符数(除第一个字符之外,n)存储在位置 CS:80。n 命令行上的实际字符(再次,除了字母 n 之外)存储在以 CS:81 开头的位置。注意这些字符可以是在 Windows 2000 命令提示符下键入的命令中有效的任何开关和分隔符。
      ++++

      Debug:O(输出)

      将字节值发送到输出端口。

      o port byte-value
      参数
      port
      通过地址指定输出端口。端口地址可以是 16 位值。

      byte-value
      指定要指向 port 的字节值。
      有关从输入端口读取字节值的信息,请单击“相关主题”列表中的 Debug I(输入)。
      ++

      范例
      要将字节值 4Fh 发送到地址为 2F8h 的输出端口,请键入以下命令:
      o2f8 4f
      ++++

      Debug:P(执行)

      执行循环、重复的字符串指令、软件中断或子例程;或通过任何其他指令跟踪。

      p [= address] [number]
      参数
      =address
      指定第一个要执行指令的位置。如果不指定地址,则默认地址是在 CS:IP 寄存器中指定的当前地址。
      number
      指定在将控制返回给 Debug 之前要执行的指令数。默认值为 1。
      有关运行当前在内存中程序的信息,请单击“相关主题”列表中的 Debug G(转向)。
      有关执行指令的信息,请单击“相关主题”列表中的 Debug T(跟踪)。
      ++

      范例
      假定正在测试的程序在地址 CS:143F 处包含一个 call 指令。要运行 call 目标位置的子程序然后将控制返回到 Debug,请键入以下命令:
      p=143f
      Debug 按以下格式显示结果:
      AX=0000 BX=0000 CX=0000 DX=0000 SP=FFEE BP=0000 SI=0000 DI=0000
      DS=2246 ES=2246 SS=2246 CS=2246 IP=1443 NV UP EI PL NZ AC PO NC
      2246:1442 7505 JNZ 144A
      ++

      说明
      将控制传送到要测试的程序
      当 p 命令将控制从 Debug 传送到要测试的程序时,该程序不间断运行,直到循环、重复字符串指令、软件中断或者完成了指定地址的子例程为止,或者直到执行了指定数量的机器指令为止。控制返回到 Debug。

      地址参数的限制
      如果 address 参数没有指定段,Debug 将使用被测试程序的 CS 寄存器。如果省略 address,程序将从 CS:IP 寄存器所指定的地址开始执行。必须在 address 参数之前使用等号 (=) 以便将它与 number 参数区分。如果在指定地址处的指令不是循环、重复的字符串指令、软件中断或子例程,则 p 命令与 Debug t(跟踪)命令的作用相同。

      使用 p 命令显示的邮件
      当 p 执行完一段说明后,Debug 显示出程序的寄存器内容、标志的状态以及下一段将要被执行的指令的解码形式。

      警告
      · 不能使用 p 命令跟踪只读内存 (ROM)。
      ++++
  • 相关阅读:
    10个最常见的JS错误
    有哪些新手程序员不知道的小技巧?
    有哪些新手程序员不知道的小技巧?
    有哪些新手程序员不知道的小技巧?
    有哪些新手程序员不知道的小技巧?
    有哪些新手程序员不知道的小技巧?
    有哪些新手程序员不知道的小技巧?
    EF 传递的主键值的数量必须与实体上定义的主键值的数量匹配 原因
    ACM2054_A=B
    五一游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dengwei/p/141373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