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学习内容:
今天的学习时间较为紧张,知识看了一些java的语言基础,主要是老师在课件中讲到的内容。
1、编程的根本:顺序、分支和循环。
2、“编程思维”就是“理解问题——找出路径”的思维过程,它由分解—识别模式—抽象—算法四个步骤组成。
3、Java 程序通常经历5个阶段:
(1)Edit(编辑):程序员书写代码并保存到 磁盘上;
(2)Compile(编译):编译器生成字节码(bytecodes);
(3)Load(装入):类装载器(Class loader)在内存中保存字节码;
(4)Verify(校验):校验器Verifier保证字节码不违反安全规则;
(5)Execute(执行):释器将字节码翻译成机器码。
4、Java对标识符的要求:
(1)开头:字母,_和$;
(2)不能以数字打头;
(3)不能包含空白字符、制表、空格、回车、换行符;
(4)不能用关键字。
5、规范标识符的重要性:
没有规范的命名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软件开发者应有的行为
Java标识符规范:
类名称: Mammal
函数名:getAge
常量:MAX_HEIGHT
标识符起名应该尽量做到“望名知义”。
6、定义Java常量的常用数据类型
各种进制下的数值:(10)10=(0xA)16=(012)8 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独立于具体平台 整型: byte(8),short(16),int(32), long(64) 浮点型: float(32), double(64)
使用科学计数法定义浮点数值:123.456=1.23456e+2 布尔型: true, false 字符型: ‘a’, ’A’ 字符串: “Hello,China”
7、定义常量:
利用关键字final声明常量,对于全局的常量(即在整个项目中都可用),通常按以下模式声明: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MAX_VALUE=512 如果某常量只在本类使用,则应将其定义为private的。 常量名字通常采用大写字母。
8、Java中除了 int , float等少数几个数据类型,其余的数据类型都用来引用对象。 int、float等这些数据类型称为“原始数据类型(primitive type)”。
二、遇到的问题:
没有什么问题,知识在java语言的基础运用上要多加记忆,多下功夫。
三、明日学习内容:
学完Java语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