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管理心得之二十八】事物的本质,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场景再现
    ===========================
    {某企业,自主研制精密仪器实验室}
    Leader :{小李}怎么搞得,依照说明书操作,怎么还把仪器搞坏了?
    小李     :是我操作Miss。
    Leader :念你是初犯,这次就不追究了,总结教训不要再有下次了。相同错误假设犯两次,那就是你个人态度问题了。
    小李     :嗯,我知道了。  

    {小王插言说}
    小王     :半年前,你没来之前,{小张}也犯过相同的Miss。 
    Leader :是吗?

    Leader :大家要以此为戒,继续作业吧 。 
    =========================== 
    看似合情合理的处理流程,没有丝毫瑕疵,想必看到此篇文章的管理者们多数会赞同{Leader}的做法。
    场景中{Leader},显现出和蔼可亲可,没有过多责备,对下属的错误至始至终保留一种包容心。人难免有错,批评教育使其从内心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避免二次发生就足够了,不是必需痛斥一顿,反之则适得其反。
     
    我原以为这个场景就这样过去了。有一天我和一日本同事谈论此事,他笑着对我说 “这就是日本和中国管理上的不同。”
    我非常费解,于是追问道 “为什么?” 
    他答道 “问这句话的人,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那个{Leader} ”。
    我日语非常差,沟通起来也不是非常流畅,可是我还是一字一句的明确他所说的含义,以下是我和他的问与答:
     
    {他 一问→ 我}:为什么把精密仪器损毁了?
    {我 一答→ 他}:是由于{小李}操作Miss。
    ★ 假设问题仅问到此 
    {策     略    一}:以教导为主,防止此类问题二次发生。
     
    {他 二问→ 我}:为什么{小李}会出现操作Miss?是单纯个人操作Miss?还是说明书存在误记,导致的Miss?
    {我 二答→ 他}:是说明书存在误记。[※ 假设是单纯个人操作Miss,策略一就足够了]
    ★ 假设问题仅问到此 
    {策     略    二}:把说明书误记得地方改动正确,防止下一次误导他人。

    {他 三问→ 我}:说明书存在误记为什么如今才发现?半年前{小张}有相同事故,为什么没有发觉到说明书存在误记?
    {我 三答→ 他}:半年前,小张发生事故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改动说明书,久而久之就淡忘、忘记了。
    ★ 假设问题仅问到此 
    {策     略    三}:今后,不管何时、何地、何人,仅仅要发现作说明书有误,必须第一时间上报、改动,严禁迟延。

    {他 四问→ 我}:说明书是我们自己撰写的,为什么没有在它成为操作准则之前发现其误记的地方?
    {我 四答→ 他}:说明书在做成环节中,没有Review环节,没有第二人把握其正确性,所以第一时间没有发现到说明书的错误。
    ★ 假设问题仅问到此 
    {策     略    四}:今后,各种说明书做成过程中,追加一些监督、Review环节,确保其正确性,保质保量。

    日本人的连连追问,终于总结了4条相应策略,我自叹不如、心悦诚服。像我这样的菜鸟,能问到{策     略    二}就非常不错了。
    我自省了一下,自认每一件问题、课题解决得可谓是“皆大欢喜、游刃有余”,但其真正的“诱因”我是否真的“触及”到?想到这,不由我倒吸了一口冷气。

    管理者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可是本质离我们有多远,谁都不知道。
    有人能看到{策     略    二} ,还有人能看到{策     略    三},甚至还有人能够看到{策     略    四},前者称后者为本质;
    后者称前者为现象,详细你能走多远,这与你经验、综合能力成正比。

    不要抱怨自己 目光短浅、鼠目寸光,看不到更深层次的本质,这是急不来的。
    做多了,做久了,说不定有一天,场景中的问题 你能看得更远,提出你的 {策     略    五}。 

     
    最后,我上网搜索了一下相关的资料,感觉这位日本朋友处理问题的方法与AAR(After Action Review) 比較相像。
    假设你有兴趣也能够试试哦。
     
     
    菜鸟级 管理交流群:295388584
    微信互动(管理心得交流站):GLXDJLZ
    刚刚初步,菜鸟征集中。。。。。。
  • 相关阅读:
    宿主机无法访问CentOS7上Jenkins服务的解决办法
    415. Add Strings
    367. Valid Perfect Square
    326. Power of Three
    258. Add Digits
    231. Power of Two
    204. Count Primes
    202. Happy Number
    172. Factorial Trailing Zeroes
    171. Excel Sheet Column Numb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engfanrong/p/405887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