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二

    构建之法阅读笔记之二

    本章为个人技术和流程,主要介绍了单元测试、回归测试、效能分析和个人软件开发流程等内容。

    一、单元测试:如何能让自己负责的模块功能定义尽量明确,模块内部的改变不会影响其他模块,而且模块的质量能得到稳定的、量化的保证,单元测试就是一个很有效的解决方案。

    1、VSTS写单元测试:在写技术模块的规格说明书的时候,要越详细越好,最好各项要求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单元测试用例。

    2、好的单元测试的标准:

    1)单元测试应该在最基本的功能/参数上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2)单元测试必须由最熟悉代码的人(程序的作者)来写

    3)单元测试后,机器状态保持不变

    4)单元测试要快(一个测试的运行时间是几秒钟,而不是几分钟)

    5)单元测试应该产生可重复、一致的结果

    6)独立性——单元测试的运行/通过/失败不依赖于别的测试,可以人为构造数据,以保持单元测试的独立性

    7)单元测试应该覆盖所有代码路径:100%的代码覆盖率并不等同于100%的正确性

    8)单元测试应该集成到自动测试的框架中

    9)单元测试必须和产品代码一起保存和维护

    二、回归测试:可以理解为“回归到以前不正常的状态”,单元测试是回归测试的基础

    三、效能分析工具:两种分析方法为抽样和代码注入;一般做法为先用抽样的方法找到效能瓶颈所在,然后对特定的模块用代码注入的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如果我们不经过分析就盲目优化,也许会事倍功半

    四、个人开发流程:根据数据显示,从学生到职业程序员,并不是更加没完没了地写程序,花在写代码的时间反而少了许多,而在“需求分析”和“测试”这两方面明显要花更多时间,在具体编码上花费时间少。

    虽然,在实际软件开发中,需要团队的合作,但是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应该到达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这章讲述的个人技术和流程,可以说这是基础,只有每个人的技术和开发流程打到一定的标准,有一定的规范,才有利于团队之间多人的合作,才能保证配合开发出来的软件的各个模块都是符合标准的,具有一定健壮性的,利于维护和更新。

    个人感受部分:

    1、我过去怎么做的;有的时候写程序一写就是一大片,总是出了bug无从下手

    2、结合书中所讲,这样有什么不好:针对一个程序的完成,应该进行相应的测试,分析其效率,以及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否则单纯写代码并没有什么经验上的收获

    3、提出一个解决办法,避免再次掉入陷阱:写程序先屡清楚他的逻辑结构,按照功能模块进行测试,有助于及时的修改和找到相应bug所在

  • 相关阅读:
    ELM学习
    《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
    《人件》《PeopleWare》 【美】Tom DeMarco TimothyLister 著 肖然 张逸 滕云 译
    《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Notes1
    大数据第一部分LInux学习Note1
    C#Windows窗体初学
    C#初学笔记(Windows编程的基本概念)
    C#学习2017-9-26(读取文本文件和读取二进制文件)Notes9
    C#学习2017-9-26Notes8(文件和流,FileStream类)
    C#学习笔记Notes8(接口,接口实现,程序集,命名空间,using)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essi2017/p/834997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