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解剖CPU

    解剖CPU

    你有没有想过,切开CPU看看里面?

    有一个瑞典Lund大学的物理学博士生,就真的这么干了,还把照片放到网上。我们知道,CPU里面是几千万到几亿个晶体管,他的目标就是看到这些晶体管。

    1.

    他先找到一块Intel公司的奔三(Pentium III)Coppermine芯片,主频800MHZ,生产于2000年。(我查了一下,网上的报价现在是15~30元人民币/块。)

    下面是这块CPU的正面。你可以看到它分成两部分,周围是一圈绿色的电路板,中间那块蓝色的就是芯片。

    (本文所有图片,都可以点击看大图。)

    2.

    CPU的背面是密密麻麻的针脚,用来从主板取电和通信。

    3.

    为了把芯片从电路板取出,动用了电锯。

    4.

    切断电路板,就可以取出芯片了。

    5.

    去掉上面的金属保护盖,芯片的庐山真面目显现了,上面有很多闪光的小点。

    6.

    把这块芯片放到光学显微镜下,看到那些小点都是一个个金属垫(metal pad),用来连接芯片内部与外面的电路板。

    7.

    拉近距离,可以看到金属垫中间的小洞里面有一些特殊结构。

    8.

    那里原来是一层层的导线,好像三明治叠在一起。

    9.

    调整显微镜,依次把焦点对准不同的导线,先是上层。

    10.

    然后,焦点对准中间的那层导线。

    11.

    最后是下层导线。

    12.

    导线的下面就是硅片层(晶圆),也就是晶体管的位置。但是这时,光学显微镜已经到放大的极限了,只好改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因为没有办法去掉导线层,所以先把芯片一切二,观察横截面。

    13.

    可以看到芯片的底部,也就是金属层底部有一些线条。

    14.

    把底部放大。

    15.

    肉眼看到大概有六层,全部都是金属导线,估计就是刚才光学显微镜里看到的导线层。

    16.

    换一个更好的角度。

    17.

    这台电子扫描显微镜的极限是250纳米,而奔三的制造工艺是180纳米(根据wikipedia),所以没法看见更细的导线层,更不要说下面的晶体管了。

    18.

    换一个角度,从上往下看,依然是一层层叠加的导线。由于暂时没办法把这些导线去掉,所以晶体管层还是看不见。

    (完)

  • 相关阅读:
    Confluence 6 PostgreSQL 设置准备
    Confluence 6 MySQL 问题解决
    Confluence 6 MySQL 测试你的数据库连接
    Confluence 6 MySQL 输入你的数据库细节
    Confluence 6 下载和安装 MySQL 驱动
    Confluence 6 MySQL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库用户
    Confluence 6 配置 MySQL 服务器
    Confluence 6 MySQL 数据库设置准备
    Confluence 6 SQL Server 问题解决
    Confluence 6 SQL Server 数据库驱动修改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eta/p/188258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