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Spring.NET教程(九)——自定义对象行为(基础篇)

    Spring.NET通过几个专门的接口来控制容器中对象的行为。说到对象的行为无非就要提到对象的生命周期控制。类似在WinForm开发,Form生命周期中,Load方法为Form的载入方法和Dispose方法为Form的销毁方法。Spring.NET都能完美的实现这些需求。   

      一、生命周期接口

      在使用Spring.NET框架的时候通常遇到怎样初始化和销毁非托管资源(如数据库连接)的麻烦,下面的解决方案可能对您有所帮助。

      1.初始化行为

      继承Spring.Objects.Factory.IInitializingObject接口或者配置object节点的init-method属性,Spring.NET的IoC框架就会帮我们在该对象被实例后调用配置好的初始化方法。

      2.销毁行为

      继承System.IDisposable接口或者在object节点配置destroy-method属性,Spring.NET会帮我们在容器被销毁时调用它。

      实现代码:

      Person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void Init()
            {
                Console.WriteLine("我长大了");
            }
            public void Destroy()
            {
                Console.WriteLine("我衰老了");
            }
        }
     
          <!--生命周期接口-->
          <object id="person" type="SpringNetProcessor.Person, SpringNetProcessor" 
                  init-method="Init" destroy-method="Destroy" />

      二、抽象对象定义和子对象定义

      对象定义可能会包含大量的信息,比如与容器相关的信息(即初始化方法、静态工厂方法名等)、构造器参数和属性值等。子对象定义是指从一个父对象定义中继承了配置数据的对象定义。子对象定义可以根据需要重写或添加某些配置的值。使用父对象和子对象的定义方式可能会节省大量的键入工作。实际上这是设计模式中模板模式的一种形式。个人认为可以解决“子类”与“父类”之间的耦合。

      在object节点中设置parent属性来指明是继承关系,而并非正真意义的继承。

      实现代码:

          <!--抽象对象定义和子对象定义-->
          <object id="parent" type="SpringNetProcessor.Parent, SpringNetProcessor" abstract="true">
            <property name="Name" value="parent"/>
          </object>
          <object id="child" type="SpringNetProcessor.Child, SpringNetProcessor" parent="parent"/>
     
        public abstract class Parent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
        public class Child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

      我们可以看出Child类并没有继承Parent类。

      输出效果:

    Spring.NET教程(十一)——自定义对象行为(基础篇) Level 200

  • 相关阅读:
    sha256 in C language
    制作带动画效果的状态栏
    带进度条的任务栏
    在状态栏中显示当前系统时间
    在状态栏中显示当前操作员
    在状态栏中显示复选框
    设计浮动工具栏
    可以拉伸的菜单
    任务栏托盘菜单
    带历史信息的菜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llen/p/163596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