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十二,iptables详解(12):iptables动作总结之一

      前文一直在介绍iptables的匹配条件,并没有对动作进行过总结,那么此处,我们就来总结一下iptables中的动作。

      之前的举例中已经用到了一些常用动作,比如ACCEPT、DROP、REJECT等。

      其实,"动作"与"匹配条件"一样,也有"基础"与"扩展"之分。

      同样,使用扩展动作也需要借助扩展模块,但是,扩展动作可以直接使用,不用像使用"扩展匹配条件"那样指定特定的模块。

      之前用到的ACCEPT与DROP都属于基础动作。

      而REJECT则属于扩展动作。

      

      之前举过很多例子,我们知道,使用-j可以指定动作,比如

      -j ACCEPT

      -j DROP

      -j REJECT

      其实,"动作"也有自己的选项,我们可以在使用动作时,设置对应的选项,此处以REJECT为例,展开与"动作"有关的话题。

      动作REJECT

      REJECT动作的常用选项为--reject-with

      使用--reject-with选项,可以设置提示信息,当对方被拒绝时,会提示对方为什么被拒绝。

      可用值如下

    icmp-net-unreachable
    icmp-host-unreachable
    icmp-port-unreachable,
    icmp-proto-unreachable
    icmp-net-prohibited
    icmp-host-pro-hibited
    icmp-admin-prohibited
    

       当不设置任何值时,默认值为icmp-port-unreachable。

      我们来动手实践一下,在主机101上设置如下规则,如下图所示,当没有明确设置--reject-with的值时,默认提示信息为icmp-port-unreachable,即端口不可达之意。

    [root@node1 ~]# iptables -F
    [root@node1 ~]# iptables -nvL INPUT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0 packets, 0 bytes)
     pkts bytes target     prot opt in     out     source               destination         
       88  5808 ACCEPT     tcp  --  *      *       0.0.0.0/0            0.0.0.0/0            tcp dpt:22
      125 14144 REJECT     all  --  *      *       0.0.0.0/0            0.0.0.0/0            reject-with icmp-port-unreachable
    

       此时在另一台主机上向主机发起ping请求,如下图所示,提示目标端口不可达。

       那么我们将拒绝报文的提示设置为"主机不可达",示例如下

    [root@node1 ~]# iptables -I INPUT 2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unreachable
    [root@node1 ~]# iptables -nvL INPUT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0 packets, 0 bytes)
     pkts bytes target     prot opt in     out     source               destination         
      259 17360 ACCEPT     tcp  --  *      *       0.0.0.0/0            0.0.0.0/0            tcp dpt:22
       41  2676 REJECT     all  --  *      *       0.0.0.0/0            0.0.0.0/0            reject-with icmp-host-unreachable
      760 65519 REJECT     all  --  *      *       0.0.0.0/0            0.0.0.0/0            reject-with icmp-port-unreachable
    

       如上图所示,我们在设置拒绝的动作时,使用了--reject-with选项,将提示信息设置为icmp-host-unreachable,完成上述操作后,我们再次在在另一台主机上向主机发起ping请求。

      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ping请求被拒绝时,提示信息已经从"目标端口不可达"变成了"目标主机不可达"。

      动作LOG

      在本博客中,前文并没有对LOG动作进行示例,此处我们来了解一下LOG动作。

      使用LOG动作,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报文的相关信息记录到日志中,但当前报文具体是被"接受",还是被"拒绝",都由后面的规则控制,换句话说,LOG动作只负责记录匹配到的报文的相关信息,不负责对报文的其他处理,如果想要对报文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可以在之后设置具体规则,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示例如下,下例表示将发往22号端口的报文相关信息记录在日志中。

    #iptables -F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22 -j LOG
    [root@node1 ~]# iptables -nvL INPUT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4331 packets, 1376K bytes)
     pkts bytes target     prot opt in     out     source               destination         
      800 35716 LOG        tcp  --  *      *       0.0.0.0/0            0.0.0.0/0            tcp dpt:22 LOG flags 0 level 4
    #tail -f /var/log/messages
    

     

       如上图所示,上述规则表示所有发往22号端口的tcp报文都符合条件,所以都会被记录到日志中,查看/var/log/messages即可看到对应报文的相关信息,但是上述规则只是用于示例,因为上例中使用的匹配条件过于宽泛,所以匹配到的报文数量将会非常之多,记录到的信息也不利于分析,所以在使用LOG动作时,匹配条件应该尽量写的精确一些,匹配到的报文数量也会大幅度的减少,这样冗余的日志信息就会变少,同时日后分析日志时,日志中的信息可用程度更高。

      注:请把刚才用于示例的规则删除。

      从刚才的示例中我们已经了解到,LOG动作会将报文的相关信息记录在/var/log/message文件中,当然,我们也可以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指定的文件中,以防止iptables的相关信息与其他日志信息相混淆,修改/etc/rsyslog.conf文件(或者/etc/syslog.conf),在rsyslog配置文件中添加如下配置即可。

      #vim /etc/rsyslog.conf

      kern.warning /var/log/iptables.log

      加入上述配置后,报文的相关信息将会被记录到/var/log/iptables.log文件中。

      完成上述配置后,重启rsyslog服务(或者syslogd)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

      服务重启后,配置即可生效,匹配到的报文的相关信息将被记录到指定的文件中

      

      LOG动作也有自己的选项,常用选项如下(先列出概念,后面有示例)

      --log-level选项可以指定记录日志的日志级别,可用级别有emerg,alert,crit,error,warning,notice,info,debug。

      --log-prefix选项可以给记录到的相关信息添加"标签"之类的信息,以便区分各种记录到的报文信息,方便在分析时进行过滤。

      注:--log-prefix对应的值不能超过29个字符。

      比如,我想要将主动连接22号端口的报文的相关信息都记录到日志中,并且把这类记录命名为"want-in-from-port-22",则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root@node1 ~]# iptables -F
    [root@node1 ~]#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22 -m state --state NEW -j LOG --log-prefix "want-in-from-port-22"
    [root@node1 ~]# iptables -vnL  INPUT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529 packets, 288K bytes)
     pkts bytes target     prot opt in     out     source               destination         
        0     0 LOG        tcp  --  *      *       0.0.0.0/0            0.0.0.0/0            tcp dpt:22 state NEW LOG flags 0 level 4 prefix "want-in-from-port-22"
    

       完成上述配置后,我在IP地址为192.168.1.102的客户端机上,尝试使用ssh工具连接上例中的主机,然后查看对应的日志文件(已经将日志文件设置为/var/log/iptables.log)

    Sep  4 09:13:06 node1 kernel: want-in-from-port-22IN=eth0 OUT= MAC=00:50:56:b7:ad:4d:00:50:56:b7:16:6a:08:00 SRC=192.168.1.102 DST=192.168.1.101 LEN=60 TOS=0x00 PREC=0x00 TTL=64 ID=48815 DF PROTO=TCP SPT=50676 DPT=22 WINDOW=29200 RES=0x00 SYN URGP=0 
    

       如上图所示,ssh连接操作的报文的相关信息已经被记录到了iptables.log日志文件中,而且这条日志中包含"标签":want-in-from-port-22,如果有很多日志记录,我们就能通过这个"标签"进行筛选了,这样方便我们查看日志,同时,从上述记录中还能够得知报文的源IP与目标IP,源端口与目标端口等信息,从上述日志我们能够看出,192.168.1.102这个IP想要在09点13分连接到192.168.1.101(当前主机的IP)的22号端口,报文由eth0网卡进入,eth0网卡的MAC地址为00:50:56:b7:ad:4d,客户端网卡的mac地址为00:50:56:b7:16:6a。

      除了ACCEPT、DROP、REJECT、LOG等动作,还有一些其他的常用动作,比如DNAT、SNAT等,我们会在之后的文章中对它们进行总结。

  • 相关阅读:
    MapBox TileMill
    优秀电影
    Mapnik 编译安装过程
    Debian 入门安装与配置2
    学习opengl十大网站(转载)
    PostgresSQL 学习资料记录处
    c++模板编程-异质链表
    Linux-统一事件源
    三组I/O复用模型的比较
    ZigZag-LeetCod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nseo/p/1361183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