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软工作业]-软件案例分析-CSDN

    [软工作业]-软件案例分析-CSDN(app)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0春季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罗杰 任健)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个人博客作业-软件案例分析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学习工程化开发软件,体验团队开发和结队开发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通过体验和分析商业级软件来获得经验

    第一部分 调研,评测(软件的bug,功能评测,黑箱测试,第8章用户调研,12章软件的用户体验)

    1.用户体验

    • ui设计

    ​ csdn的app的界面设计我觉得还是比较ok的,界面很简洁,在支持了繁多的功能的同时还能保持界面的简洁性,没有那种硬将很多功能一股脑地挤在一起的感觉,每个地方都很合理,也没有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有多余的让人眼花缭乱的颜色,大部分由白黑色构成,学习的氛围很强.

    • 整体体验

      ​ 整体体验尚可,界面优雅,功能齐全,但是毕竟受限于手机的限制,用手机写博客实在是一个反人类的工作,所以虽然阅读博客的体验还行但是写博客的体验实在谈不上有多好

    2.关于功能

    • 阅读博客

    ​ 在首页一栏种主要通过类似于微博的下拉刷新的模式来获取新的文章阅读,这种阅读别人博客的方式类似于网页版的csdn,这也是csdn的最基础的功能.

    ​ 这个模块类似于微博,主要是阅读别人分享的动态,包括一些现在的心情,或者今天遇到的怎样的事情等等,这个模块算是比较有趣的模块,大家可以在这个模块分享自己的面试或者工作的即时心情,经历,体会等等,让这个以学习为主的社区多了一些有趣的感觉.

    • 学习模块

    ​ 这个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实用的模块,里面整理了非常多的学习资料和课程,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好地方,而对老师来说则提供了一个提供教课服务的平台.

    ​ 看着满屏幕的课程和价格,对我这个贫穷的学生党来说,一开始我是拒绝这个功能的,但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点开了面试题这个栏目:

    ​ 可以看到,里面不仅集中了大量的面试题,甚至还根据公司进行了分类,不可谓不贴心,而我们选择了一个公司点进去后,模拟题又根据岗位进行了划分:

    ​ 一开始我以为只是可以阅读的面试题而已,但是当我们点进去之后,就会发现竟然可以模拟面试!!!

    仅从这细微的一点来看就不得不说csdn真的是一个宝藏app

    3.bug

    bug-1

    • 在手机上写博客的时候,写道一半时候没办法手动保存当前写好的内容,我们从图种可以看到只有发布的按钮而并没有单独的保存的按钮.
    • 但是当我写道一般划出界面之后,却发现它已经自动保存了草稿,但是为什么不专门搞一个保存的按钮呢,这样自动的话,用户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自动保存.我现在退出去了,是不是系统已经帮我保存好了

    bug-2

    • 如图所示,我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草稿究竟怎么删除,搞不懂为什么在写博客这个功能上为什么很多的设计都如此的反人类

    bug-3

    • 文章的举报功能的位置不合理

    • 如图所示你能猜到举报功能在那里么?,在我一顿乱点之后,才发现,当你点击分享文章之后,才能在弹出的一个界面上找到举报的功能,这实在是有一点匪夷所思

    4.优点

    • 较好的ui设计,合理的功能布局,用户体验好
    • 集成了很多实用的功能比如可以在线模拟面试
    • 海量有干货的文章和优秀的博主
    • 优秀的社区氛围
    • 具有一定规模的使用者和内容制造者

    5.改进意见

    • 增大审核力度,或者完善举报反馈,在我的一段时间的体验之后,发现里面有不少有干货的文章,但是与之相对的,也有想当多的标题党和恶意抄袭的文章,而这些标题党由于很吸引人所以容易被人点进去,而自然由于高的点击量就容易被推荐
    • 优化推荐算法,总是推荐一些用户不太感兴趣的内容

    6.定量评价

    类别 描述 评分
    核心功能 博客写作,博客阅读 8
    细节 细节上不够好,例如举报功能位置不合理 6
    用户体验 功能齐全,体验较好 8
    辅助功能 例如提供网课,学习资料等 7
    差异化功能 在线模拟面试,分享动态 9
    软件效能 例如响应时间,内存占用等等,例如点击一篇博客需要较长的响应时间 5
    软件适应性 pc和手机端差异巨大,适应性不好 4
    成长性 会根据用户使用次数的增加而推荐出用户越来越感兴趣的内容 7
    用户有控制权 系统状态有反馈,等待时间要合适。关键操作有确认提示,有明确的错误信息 7
    ui ui设计简洁优雅 9
    合计 70

    总体评价:d(好,不错)

    第二部分 分析(参考8.6节对工作的估计,和14.1节软件工程的质量)

    1.使用此服务的所有功能,估计这个软件/网站/服务做到这个程度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团队人数6人左右,计算机大学毕业生,并有专业UI支持)。

    ​ 如图所示,csdn的app的功能繁多,不仅有博客的分享,评论等等,还有很多的辅助功能,比如模拟面试,分享动态等等,再加上不计其数的细节功能如个性化推荐系统等等,和如此多的ui设计,6个人要完成这样一个app少说也要1到两年左右.

    2.分析这个软件目前的优劣(和类似软件相比),这个产品的质量在同类产品中估计名列第几?

    目前同类的软件有博客园等等

    在app上绝对是同类产品中无敌的了,从小米的软件商城的数据来看

    在小米软件商城csdn有接近两千万的下载量而同类的博客园仅有10万左右,

    • 在依次体验了两个app之后,发现csdn的用户体验要远远大于博客园
    • 但是网页端的csdn已经是一个垃圾软件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了博客园或者简书,而注意到csdn的主要使用者-程序员平时还是使用电脑,所以pc端的落寞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3.从各方面的问题,推理出这个软件团队在软件工程方面可以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建议)

    • app和pc端的使用体验简直天差地别,pc端已经成了一个垃圾软件,一定要对pc端给予更大的重视,虽然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但是csdn应该注意到,他的用户群体决定了其在pc端应该给予更大重视,否则随着优质的博主流失,和pc端的用户的劝退,而相比于其他同类软件,csdn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这样下去坏了名声总有一天要被取代的

    4.你在第一部分发现的bug,为何软件团队不能在发布前修复?他们是不知道,还是有意不修复?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 例如写博客时无法手动保存草稿的bug,我觉得是考虑到很少人会使用手机来写博客,所以,开发人员对手机端的写博客的功能就没有很好的重视.

    第三部分 建议和规划(参考《构建之法》第8章功能的定位和优先级;第9章项目经理)

    • 首先,市场有多大?潜在的用户有多少?

      ​ csdn的用户主要是计算机从业者,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计算机行业的兴起,计算机从业者的数量与日俱增,所以它的用户的发展还是很有前途的,潜在的用户大概有几千万左右.

    • 目前市场上有什么样的产品了,它们的优势劣势在哪里?和它直接竞争的产品在那里?

      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有博客园,简书等等

      优势: 拥有海量的内容资源和优质博主

      劣势: 容易被同类产品替代, 随着在pc端越来越差的使用体验,很多人开始转战简书和博客园

    • 作为新的项目经理,这个产品的核心用户群是什么样的人,典型用户长什么样?学历,年龄,专业,爱好,收入,表面需求,潜在需求都是什么?

      核心用户是计算机从业者,包括在职人员和学生,教师等等

      典型用户

    学历 本科
    年龄 20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爱好 计算机技术
    收入 甚微
    表面需求 阅读相关博客,学习知识
    潜在需求 阅读博客来解决自身实际问题
  • 相关阅读:
    LeetCode 515. 在每个树行中找最大值(Find Largest Value in Each Tree Row)
    LeetCode 114. 二叉树展开为链表(Flatten Binary Tree to Linked List)
    LeetCode 199. 二叉树的右视图(Binary Tree Right Side View)
    LeetCode 1022. 从根到叶的二进制数之和(Sum of Root To Leaf Binary Numbers)
    LeetCode 897. 递增顺序查找树(Increasing Order Search Tree)
    LeetCode 617. 合并二叉树(Merge Two Binary Trees)
    LeetCode 206. 反转链表(Reverse Linked List) 16
    LeetCode 104. 二叉树的最大深度(Maximum Depth of Binary Tree)
    LeetCode 110. 平衡二叉树(Balanced Binary Tree) 15
    LeetCode 108. 将有序数组转换为二叉搜索树(Convert Sorted Array to Binary Search Tree) 14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okun/p/1253353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