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数据库设计

     主要讲解,软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数据库的设计。

    一、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

    (1)数据库规划

    (2)需求描述和分析

    (3)数据库与应用程序设计

    (4)数据库设计实现

    (5)测试

    (6)运行维护

    二、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新奥尔良法”

    (1)用户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4)物理结构设计

    (5)数据库实施阶段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三、概念结构设计

    最著名、最常用的方法是 P.P.S Chen 于1976年提出的 实体-联系方法,简称 E-R方法。

    采用 E-R模型将现实世界的信息结构统一有实体、属性,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来描述。

    和具体的实现技术不相关,还是从待设计开发的软件的业务需求、功能,出发,描述清楚,有哪些实体、实体与实体间的关系

    四、逻辑结构设计

    在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模型设计,可以是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如何在全局 E-R 图基础上进行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设计。

    本阶段主要工作步骤:

    (1)确定数据模型

    (2)将 E-R 图转换成为指定的数据模型

    (3)确定完整性约束和确定用户视图

    五、物理结构设计

     选择一款具体的数据库厂商,提供的 DBMS。

     附注:一些理论基础

    (1)数据模型

    (2)数据库范式、规范化理论

    (3)模式分解

    Donate捐赠

    如果我的文章帮助了你,可以赞赏我 1 元,让我继续写出更好的内容)

       

      (微信)                                        (支付宝)

    微信/支付宝 扫一扫

  • 相关阅读:
    Indy的TCPServer到底能支持多少个连接
    Delphi TStream 详细介绍
    WebAPI下的如何实现参数绑定
    使用 Weinre 调试移动网站及 PhoneGap 应用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封装、继承、多态
    轻量级前端MVVM框架avalon
    三种工厂模式的分析以及C++实现
    简单实现TCP下的大文件高效传输
    Nunit NMock Ncover单元测试
    算法实践——数独的基本解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oonsoft/p/923818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