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深入浅出java常量池

        jvm虚拟内存分布:

    jvm虚拟内存分布

         程序计数器是jvm执行程序的流水线,存放一些跳转指令。

         本地方法栈是jvm调用操作系统方法所使用的栈。

         虚拟机栈是jvm执行java代码所使用的栈。

         方法区存放了一些常量、静态变量、类信息等,可以理解成class文件在内存中的存放位置。

         虚拟机堆是jvm执行java代码所使用的堆。

         Java中的常量池,实际上分为两种形态:静态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

         所谓静态常量池,即*.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不仅仅包含字符串(数字)字面量,还包含类、方法的信息,占用class文件绝大部分空间。这种常量池主要用于存放两大类常量:字面量(Literal)和符号引用量(Symbolic References),字面量相当于Java语言层面常量的概念,如文本字符串,声明为final的常量值等,符号引用则属于编译原理方面的概念,包括了如下三种类型的常量:

    • 类和接口的全限定名
    • 字段名称和描述符
    • 方法名称和描述符

         而运行时常量池,则是jvm虚拟机在完成类装载操作后,将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载入到内存中,并保存在方法区中,我们常说的常量池,就是指方法区中的运行时常量池。

    运行时常量池相对于CLass文件常量池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具备动态性,Java语言并不要求常量一定只有编译期才能产生,也就是并非预置入CLass文件中常量池的内容才能进入方法区运行时常量池,运行期间也可能将新的常量放入池中,这种特性被开发人员利用比较多的就是String类的intern()方法。
    String的intern()方法会查找在常量池中是否存在一份equal相等的字符串,如果有则返回该字符串的引用,如果没有则添加自己的字符串进入常量池。
     
          常量池的好处
    常量池是为了避免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对象而影响系统性能,其实现了对象的共享。
    例如字符串常量池,在编译阶段就把所有的字符串文字放到一个常量池中。
    (1)节省内存空间:常量池中所有相同的字符串常量被合并,只占用一个空间。
    (2)节省运行时间:比较字符串时,==比equals()快。对于两个引用变量,只用==判断引用是否相等,也就可以判断实际值是否相等。
     
     

         接下来我们引用一些网络上流行的常量池例子,然后借以讲解。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1 String s1 = "Hello";
     2 String s2 = "Hello";
     3 String s3 = "Hel" + "lo";
     4 String s4 = "Hel" + new String("lo");
     5 String s5 = new String("Hello");
     6 String s6 = s5.intern();
     7 String s7 = "H";
     8 String s8 = "ello";
     9 String s9 = s7 + s8;
    10           
    11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true
    12 System.out.println(s1 == s3);  // true
    13 System.out.println(s1 == s4);  // false
    14 System.out.println(s1 == s9);  // false
    15 System.out.println(s4 == s5);  // false
    16 System.out.println(s1 == s6);  // true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首先说明一点,在java 中,直接使用==操作符,比较的是两个字符串的引用地址,并不是比较内容,比较内容请用String.equals()。

         s1 == s2这个非常好理解,s1、s2在赋值时,均使用的字符串字面量,说白话点,就是直接把字符串写死,在编译期间,这种字面量会直接放入class文件的常量池中,从而实现复用,载入运行时常量池后,s1、s2指向的是同一个内存地址,所以相等。

         s1 == s3这个地方有个坑,s3虽然是动态拼接出来的字符串,但是所有参与拼接的部分都是已知的字面量,在编译期间,这种拼接会被优化,编译器直接帮你拼好,因此String s3 = "Hel" + "lo";在class文件中被优化成String s3 = "Hello",所以s1 == s3成立。只有使用引号包含文本的方式创建的String对象之间使用“+”连接产生的新对象才会被加入字符串池中。

         s1 == s4当然不相等,s4虽然也是拼接出来的,但new String("lo")这部分不是已知字面量,是一个不可预料的部分,编译器不会优化,必须等到运行时才可以确定结果,结合字符串不变定理,鬼知道s4被分配到哪去了,所以地址肯定不同。对于所有包含new方式新建对象(包括null)的“+”连接表达式,它所产生的新对象都不会被加入字符串池中。

    配上一张简图理清思路:

    java字符串不变     

    s1 == s9也不相等,道理差不多,虽然s7、s8在赋值的时候使用的字符串字面量,但是拼接成s9的时候,s7、s8作为两个变量,都是不可预料的,编译器毕竟是编译器,不可能当解释器用,不能在编译期被确定,所以不做优化,只能等到运行时,在堆中创建s7、s8拼接成的新字符串,在堆中地址不确定,不可能与方法区常量池中的s1地址相同。
    jvm常量池,堆,栈内存分布

         s4 == s5已经不用解释了,绝对不相等,二者都在堆中,但地址不同。

         s1 == s6这两个相等完全归功于intern方法,s5在堆中,内容为Hello ,intern方法会尝试将Hello字符串添加到常量池中,并返回其在常量池中的地址,因为常量池中已经有了Hello字符串,所以intern方法直接返回地址;而s1在编译期就已经指向常量池了,因此s1和s6指向同一地址,相等。

    • 特例1
    复制代码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A = "ab"; // 常量A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B = "cd"; // 常量B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 = A + B;  // 将两个常量用+连接对s进行初始化 
         String t = "abcd";   
        if (s == t) {   
             System.out.println("s等于t,它们是同一个对象");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不等于t,它们不是同一个对象");   
         }   
     } 
    s等于t,它们是同一个对象
    复制代码

    A和B都是常量,值是固定的,因此s的值也是固定的,它在类被编译时就已经确定了。也就是说:String s=A+B; 等同于:String s="ab"+"cd";

    • 特例2
    复制代码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A; // 常量A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B;    // 常量B
    static {   
         A = "ab";   
         B = "c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将两个常量用+连接对s进行初始化   
         String s = A + B;   
         String t = "abcd";   
        if (s == t) {   
             System.out.println("s等于t,它们是同一个对象");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不等于t,它们不是同一个对象");   
         }   
     } 
    s不等于t,它们不是同一个对象
    复制代码

    A和B虽然被定义为常量,但是它们都没有马上被赋值。在运算出s的值之前,他们何时被赋值,以及被赋予什么样的值,都是个变数。因此A和B在被赋值之前,性质类似于一个变量。那么s就不能在编译期被确定,而只能在运行时被创建了。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三个非常重要的结论:

               必须要关注编译期的行为,才能更好的理解常量池。

               运行时常量池中的常量,基本来源于各个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

               程序运行时,除非手动向常量池中添加常量(比如调用intern方法),否则jvm不会自动添加常量到常量池。

  • 相关阅读:
    使用python3安装frida-tools出错
    xposed代码示例
    android studio3.4打jar包
    uiautomator代码例子--java
    Mac下不能成功打开uiautomatorviewer的问题解决
    mac下生成keystore
    Python杨辉三角算法
    Python迭代器:捕获Generator的返回值
    Python函数:一个简单的迭代
    Python参数组合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oxiaotao/p/1012966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