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中科院- 生物特征识别概述

     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S) 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指纹、虹膜、面相、DNA等)或行为特征(步态、击键习惯等)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

      在20世纪末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还是一个带有科幻色彩的概念,人们习惯于在电影里面看见特工们通过指纹、虹膜、掌纹进入到核心保密区。进入21世纪,随着技术的成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逐渐从神秘的研究室中走出来,开始渗透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开始在金融、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开始应用。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入之所以能开始大规模进入人们日常生活,除了在核心理论、算法、技术方面的不断成熟以外,与之相配的外围硬件、应用系统、以及相关技术(如IC卡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特别是“911”以后,各个国家对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越来越重视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的不断改善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从核心算法来说,随着新的数学工具(比如小波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生物识别技术的核心理论与算法在原有已经比较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升。与此同时,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大规模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其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备了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IC卡技术的成熟,使得大信息量的人体生物特征与传统的证卡认证方式找到了较好的结合点,从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可以从改进、增强传统身份确认方式的功能作为切入点开始在海量数据库上的使用。高性能计算的成熟与成本下降使得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1:N技术领域的领域得以在较大规模上实现。

      9.11以后,全球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更是蓬勃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各国都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关系国家未来安全的重大关键技术加以扶持,大大加强了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力度。美国连续发布三个法案强调在边检、执法、民用航空等领域应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并立法要求在2004年10月以前在护照上加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2003年5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发布的规划中,建议其188个成员国在护照中应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大部分西方国家已经立法支持ICAO的规划。可以说,世界形势的变化使得2003年成为全球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跳跃性发展的转折年。

      我们可以展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推动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越来越深入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以身份证、护照为基础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开始大规模的应用。

    基于人脸、虹膜、指纹识别的MRTD快速通关系统

  • 相关阅读:
    redis发布订阅
    redis学习笔记(面试题)
    redis安全 (error) NOAUTH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HDU3001 Travelling —— 状压DP(三进制)
    POJ3616 Milking Time —— DP
    POJ3186 Treats for the Cows —— DP
    HDU1074 Doing Homework —— 状压DP
    POJ1661 Help Jimmy —— DP
    HDU1260 Tickets —— DP
    HDU1176 免费馅饼 —— DP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rcharles/p/1187976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