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2019.3.4 IP通信基础

    现代通信网络有三种:接入网(星型网),汇聚网(树状网),核心网(分布式网);

    数据传输分为两种:串行传输(顺序不可打乱),并行传输(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内存条,网卡连到主板;

    OSI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传输比特(bit),数据链路层传输帧(frame),网络层传输包(packet),传输层传输段(segment);

    EIA/TIA定义物理层,IETF定义网络层,IEEE定义数据链路层,IANA分配IP地址;

    物理层的作用:媒介,连接头,信号类型

    10Base5-----基带信号最远能传500米

    10Base2-----基带信号最远能传185米

    10BaseT-----(双绞线)基带信号最远能传100米

    Hub(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

    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广播域;设备共享相同的带宽

    交换机(一般24口)最多能级联4台,两台电脑中最多能连四台设备,五个网段(最大跨度)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物理源地址和物理目的地址,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帧的顺序控制,流控(能发送接收)

    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有48位,通过命令 ipconfig/all 可查MAC地址

    HDLC:帧的一种分装方式

    交换机/网桥: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所有的网段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独享带宽

    网络层

    逻辑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是唯一的(IANA分配)

    路由器:流量管控(分配10M/100M)

  • 相关阅读:
    Hbase记录-Hbase shell使用
    Hbase记录-Hbase基础概念
    JAVA记录-SpringMVC集成redis
    JAVA记录-redis缓存机制介绍(四)
    JAVA记录-redis缓存机制介绍(三)
    JAVA记录-redis缓存机制介绍(二)
    JAVA记录-redis缓存机制介绍(一)
    JAVA记录-SpringMVC scope属性的两种模式
    JAVA记录-JDBC介绍
    鼠标拖动,改变列表宽度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releshaw/p/1047259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