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django-mvc

    而对于真实开发中的python web程序来说,一般会分为两部分:服务器程序和应用程序。服务器程序负责对socket服务器进行封装,并在请求到来时,对请求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应用程序则负责具体的逻辑处理。为了方便应用程序的开发,就出现了众多的Web框架,例如:Django、Flask、web.py 等。不同的框架有不同的开发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开发出的应用程序都要和服务器程序配合,才能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样,服务器程序就需要为不同的框架提供不同的支持。这样混乱的局面无论对于服务器还是框架,都是不好的。对服务器来说,需要支持各种不同框架,对框架来说,只有支持它的服务器才能被开发出的应用使用。这时候,标准化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标准,只要服务器程序支持这个标准,框架也支持这个标准,那么他们就可以配合使用。一旦标准确定,双方各自实现。这样,服务器可以支持更多支持标准的框架,框架也可以使用更多支持标准的服务器。

    WSGI(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是一种规范,它定义了使用python编写的web app与web server之间接口格式,实现web app与web server间的解耦。

    python标准库提供的独立WSGI服务器称为wsgiref。

    所有的Web应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socket服务端,用户的浏览器其实就是一个socket客户端。
    一般会分为两部分:服务器程序和应用程序。服务器程序负责对socket服务器进行封装,并在请求到来时,对请求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应用程序则负责具体的逻辑处理。
     

    MVC是众所周知的模式,即:将应用程序分解成三个组成部分:model(模型),view(视图),和 controller(控制 器)。其中:
                 M 管理应用程序的状态(通常存储到数据库中),并约束改变状态的行为(或者叫做“业务规则”)。
                 C 接受外部用户的操作,根据操作访问模型获取数据,并调用“视图”显示这些数据。控制器是将“模型”和“视图”隔离,并成为二者之间的联系纽带。
                 V 负责把数据格式化后呈现给用户。

    在《Agile Web Development with Rails》中有这样一张图对MVC模式进行了很好的解释:

     

    Django也是一个MVC框架。但是在Django中,控制器接受用户输入的部分由框架自行处理,所以 Django 里更关注的是模型(Model)、模板(Template)和视图(Views),称为 MTV模式

        M 代表模型(Model),即数据存取层。 该层处理与数据相关的所有事务: 如何存取、如何验证有效性、包含哪些行为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等。

        T 代表模板(Template),即表现层。 该层处理与表现相关的决定: 如何在页面或其他类型文档中进行显示。

        V 代表视图(View),即业务逻辑层。 该层包含存取模型及调取恰当模板的相关逻辑。 你可以把它看作模型与模板之间的桥梁。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的把 Django 视图认为是MVC控制器,把 Django 模板认为MVC视图。 
    区别在于:
         Django 视图 不处理用户输入,而仅仅决定要展现哪些数据给用户;
         Django 模板 仅仅决定如何展现Django视图指定的数据。


    或者说, Django将MVC中的视图进一步分解为 Django视图 和 Django模板两个部分,分别决定 “展现哪些数据” 和 “如何展现”,使得Django的模板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替换,而不仅仅限制于内置的模板。

    至于MVC控制器部分,由Django框架的URLconf来实现。URLconf设计非常巧妙,其机制是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URL,然后调用合适的Python函数。虽然一开始有些不习惯,但是你很快就会喜欢上它,因为URLconf对于URL的规则没有任何限制,你完全可以设计成任意的URL风格,不管是传统的,RESTful的,或者是另类的。

    首先说说Web服务器开发领域里著名的MVC模式,所谓MVC就是把Web应用分为模型(M),控制器(C)和视图(V)三层,他们之间以一种插件式的、松耦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模型负责业务对象与数据库的映射(ORM),视图负责与用户的交互(页面),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调用模型和视图完成用户的请求,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Django的MTV模式本质上和MVC是一样的,也是为了各组件间保持松耦合关系,只是定义上有些许不同,Django的MTV分别是值:
    M 代表模型(Model):负责业务对象和数据库的关系映射(ORM)。
    T 代表模板 (Template):负责如何把页面展示给用户(html)。
    V 代表视图(View):负责业务逻辑,并在适当时候调用Model和Template。
    除了以上三层之外,还需要一个URL分发器,它的作用是将一个个URL的页面请求分发给不同的View处理,View再调用相应的Model和Template,MTV的响应模式如下所示:
     
    1,Web服务器(中间件)收到一个http请求
    2,Django在URLconf里查找对应的视图(View)函数来处理http请求
    3,视图函数调用相应的数据模型来存取数据、调用相应的模板向用户展示页面
    4,视图函数处理结束后返回一个http的响应给Web服务器
    5,Web服务器将响应发送给客户端
     
    这种设计模式关键的优势在于各种组件都是松耦合的。这样,每个由 Django驱动的Web应用都有着明确的目的,并且可独立更改而不影响到其它的部分。 
    比如,开发者更改一个应用程序中的 URL 而不用影响到这个程序底层的实现。设计师可以改变 HTML页面的样式而不用接触Python代码。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重新命名数据表并且只需更改模型,无需从一大堆文件中进行查找和替换。
     
    落到实处,Django的MTV模式相对应的python文件如下:
     
     
     
     
     
     
  • 相关阅读:
    TestLink学习六:TestLink1.9.13工作使用小结
    TestLink学习五:TestLink1.9.13和JIRA6.3.6的集成
    TestLink学习四:TestLink1.9.13使用说明
    TestLink学习三:发送邮件的两种配置方法
    TestLink学习二:Windows搭建TestLink环境
    TestLink学习一:Windows搭建Apache+MySQL+PHP环境
    Python:Ubuntu上使用pip安装opencv-python出现错误
    Python:Ubuntu上出现错误 Could not load dynamic library 'libnvinfer.so.6' / 'libnvinfer_plugin.so.6'
    mybatis-generator二次开发总结
    动态代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uzinan110/p/501547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