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Zookeeper分布式锁

    实现分布式锁目前有三种流行方案,分别为基于数据库、Redis、Zookeeper的方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Zookeeper的分布式锁。

    一、Zookeeper节点的几个性质

    • 有序节点:假如当前有一个父节点为/lock,我们可以在这个父节点下面创建子节点;zookeeper提供了一个可选的有序特性,例如我们可以创建子节点“/lock/node-”并且指明有序,那么zookeeper在生成子节点时会根据当前的子节点数量自动添加整数序号,也就是说如果是第一个创建的子节点,那么生成的子节点为/lock/node-0000000000,下一个节点则为/lock/node-0000000001,依次类推。
    • 临时节点:客户端可以建立一个临时节点,在会话结束或者会话超时后,zookeeper会自动删除该节点。
    • 事件监听:在读取数据时,我们可以同时对节点设置事件监听,当节点数据或结构变化时,zookeeper会通知客户端。当前zookeeper有如下四种事件:1)节点创建;2)节点删除;3)节点数据修改;4)子节点变更。

    二、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的算法流程

    假设锁空间的根节点为/lock。

    ① 客户端连接zookeeper,并在/lock下创建临时的且有序的子节点,第一个客户端对应的子节点为/lock/lock-0000000000,第二个为/lock/lock-0000000001,以此类推。

    ② 客户端获取/lock下的子节点列表,判断自己创建的子节点是否为当前子节点列表中序号最小的子节点,如果是则认为获得锁,否则监听/lock的子节点变更消息,获得子节点变更通知后重复此步骤直至获得锁;

    ③ 执行业务代码;

    ④ 完成业务流程后,删除对应的子节点释放锁。

    步骤1中创建的临时节点能够保证在故障的情况下锁也能被释放,考虑这么个场景:假如客户端a当前创建的子节点为序号最小的节点,获得锁之后客户端所在机器宕机了,客户端没有主动删除子节点;如果创建的是永久的节点,那么这个锁永远不会释放,导致死锁;由于创建的是临时节点,客户端宕机后,过了一定时间zookeeper没有收到客户端的心跳包判断会话失效,将临时节点删除从而释放锁。

    在步骤2中获取子节点列表与设置监听这两步操作涉及到原子性问题,考虑这么个场景:客户端a对应子节点为/lock/lock-0000000000,客户端b对应子节点为/lock/lock-0000000001,客户端b获取子节点列表时发现自己不是序号最小的,但是在设置监听器前客户端a完成业务流程删除了子节点/lock/lock-0000000000,客户端b设置的监听器岂不是丢失了这个事件从而导致永远等待了?这个问题不存在的。因为zookeeper提供的API中设置监听器的操作与读操作是原子执行的,也就是说在读子节点列表时同时设置监听器,保证不会丢失事件。

    最后,对于这个算法有个极大的优化点:假如当前有1000个节点在等待锁,如果获得锁的客户端释放锁时,这1000个客户端都会被唤醒,这种情况称为“羊群效应”;在这种羊群效应中,zookeeper需要通知1000个客户端,这会阻塞其他的操作,最好的情况应该只唤醒新的最小节点对应的客户端。应该怎么做呢?在设置事件监听时,每个客户端应该对刚好在它之前的子节点设置事件监听,例如子节点列表为/lock/lock-0000000000、/lock/lock-0000000001、/lock/lock-0000000002,序号为1的客户端监听序号为0的子节点删除消息,序号为2的监听序号为1的子节点删除消息。

    所以调整后的分布式锁算法流程如下:

    • 客户端连接zookeeper,并在/lock下创建临时的且有序的子节点,第一个客户端对应的子节点为/lock/lock-0000000000,第二个为/lock/lock-0000000001,以此类推;
    • 客户端获取/lock下的子节点列表,判断自己创建的子节点是否为当前子节点列表中序号最小的子节点,如果是则认为获得锁,否则监听刚好在自己之前一位的子节点删除消息,获得子节点变更通知后重复此步骤直至获得锁;
    • 执行业务代码;
    • 完成业务流程后,删除对应的子节点释放锁。

    三、curator实现分布式锁

    //创建zookeeper的客户端
    RetryPolicy retryPolicy = new ExponentialBackoffRetry(1000, 3);
    CuratorFramework client = CuratorFrameworkFactory.newClient("127.0.0.1:2181,127.0.0.1:2181,127.0.0.1:2181", retryPolicy);
    client.start();
    
    //创建分布式锁, 锁空间的根节点路径为/curator/lock
    InterProcessMutex mutex = new InterProcessMutex(client, "/curator/lock");
    mutex.acquire();
    
    //获得了锁, 进行业务流程
    System.out.println("Enter mutex");
    
    //完成业务流程, 释放锁
    mutex.release();
    
    //关闭客户端
    client.close();

    可以看到关键的核心操作就只有mutex.acquire()和mutex.release(),简直太方便了!

    时刻与技术进步,每天一点滴,日久一大步!!! 本博客只为记录,用于学习,如有冒犯,请私信于我。
  • 相关阅读:
    Springboot 之 自定义配置文件及读取配置文件
    SQLSERVER系统视图 sql server系统表详细说明
    MySQL Workbench建表时 PK NN UQ BIN UN ZF AI 的含义
    使用Ecplise git commit时出现"There are no stages files"
    maven添加sqlserver的jdbc驱动包
    java将XML文档转换成json格式数据
    java将XML文档转换成json格式数据
    cannot be resolved. It is indirectly referenced from required .class files
    org.codehaus.jackson.map.JsonMappingException: Can not construct instance of java.util.Date from String value '2012-12-12 12:01:01': not a valid representation (error: Can not parse date "2012-12-
    @Autowired注解和静态方法 NoClassDefFoundError could not initialize class 静态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yitnews/p/137395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