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过一篇公众号文章,大意是字节某些部门在推进去测试化,当时就有同学留言表示,在字节的某些部门测试同学其实很多,果不其然,昨天跟一位字节的候选人聊天,候选人就表示在他所在的部门,测试同学确实不少。
他表示他们部门的测试主要有两种编制的同学构成,分别是正式和外包,正式员工跟外包的比例是1:2,整个部门有几百人的测试规模。
由于时间关系,我也没仔细了解这几百人全部是正式员工还是外包员工,也没弄清楚他们部门一共有多少人,不过从一个单体产品的角度上看,这几百人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
这些信息拼凑起来,我们可以知道大公司的去测试化进度并不是整个公司统一的,可能有些部门比较激进,有些部门就保守一些,测试同学的数量很多,但可能是外包为主。比如很多年前手Q团队的测试人数特别多,但是正式员工其实数量有限,大部分的功能测试都是外包同学,华为也类似。
那么字节这个部门的测试同学在做些什么呢?
候选人表示在4个方面进行探索。
- 质量维度。负责产品的质量保障工作,这点大家其实很熟悉了;
- 安全维度。负责产品的安全测试和安全方面的各种建设,其实候选人也表示这里的安全可能不够准确,其实应该是各种专项维度,比如性能稳定性之类的,不会只局限于安全;
- 体验维度。这里是最有意思的,我们可以想一想,影响用户体验的是哪些因素?是不是应用的打开速度,给你推送内容的精准度之类?这里的体验就是量化可以影响用户体验的指标,然后持续监控指标,保障指标的值持续达标;比如持续监控app crash率,一旦大于某个阈值就告警,然后紧急进行定位和修复;
- 效率维度。通过工具或其他活动提升测试效率。这里可以理解为偏测试开发的部分,比如开发测试工具提高自动化回归的效率等;
所以总结起来,测试同学在字节该部门的关键字其实是:质量+专项+体验+效率,质量这边其实有大量的活动是外包同学可以去承担的,其他的部分专业性比较强,自行做团队建设可能会更好一点。
总之在同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里,对于测试的态度可能是不尽相同的,之前讨论的腾讯去测试化也是腾讯的某一个bg,可能不一定是整个公司的行为。
另外去测试化不是说完全不要测试,而是之前的一些必要的测试工作用一些成本更低的方式去做,比如外包。另外提高测试效率从另一方面说也就是降低测试的成本,是不是感觉有点卷起来了?想反内卷?字节的测试同学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那就是换赛道。目前字节的测试有了4个赛道,而且除了质量赛道之外其他的赛道其实专业性还是很强的,所以也许在未来测试这边会分的越来越细,专业化越来越强,赛道越来越多。在某个赛道做专才或者在大部分赛道做通才都是不错的反内卷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