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管理心得之五】我被时间欺骗过

    一、场景再现
    ========================
    同学甲:喂,你的开题报告写完没?后天就要提交给导师了。
    同学乙:没有呢,还得改改,总感觉差哪儿。
    同学甲:就几千字而已,8小时搞定的东西,你这都快一个星期了。
    同学乙:是呀,每天两小时,到现在也有10个小时了,怎么就搞不定呢?
    同学甲:不罗嗦了,你慢慢写吧,我先去实验室了。
    同学乙:嗯,拜~
    ========================

    二、场景分析
    时间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很多文人墨客都习惯给时间加上“神秘面纱”
    ◆ 教书先生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商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  
    ◆ 达尔文说过:“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 巴甫洛夫说过:“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
    ◆  毛主席说过:“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关于时间的说辞还真不少,古今中外层出不穷,但今天我想说是 “我被时间欺骗过” 。 
    生活也好,工作也罢。对任何一件事,人都会本能估算一下所耗时间、成本及收支平衡等相关要素。
    由于{帕金森定律}的存在,多数人对于时间的放纵度会日益升级。
    简单来说 {帕金森定律}:
    “开题报告可8小时内可完成,导师给你的期限却是40小时(一个星期的工作制时间),
      多数人会把开题报告完成的那一刻截至在38小时,最后两小时完成最后修改和润色,
      然后提交个导师,标志着这本开题报告任务的完成。” 

    如果你是运用连续的8小时,来完成开题报告的书写。“恭喜你,你并非无药可救。”
    如果你坚信
      {时间碎片的累积之和(8小时)的工作成果 = 8小时连续时间块的工作成果 },
      用支离破碎的时间完成开题报告。“对不起,你被时间欺骗了”
    →看似时间总和为8小时 等同于 完成开题报告的合理时间(8小时)。
    →我不是怀疑你能否按时提交开题报告,而是怀疑你写的开题报告如同“白纸一张”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关起门来,切断电话,连续坐上5个小时,一份相当不错的初稿会完成。
      有了初稿才能零星修补、逐句润色、修改,3小时后你的开题报告不会狲色与他人,定能获得导师的好评。
    →场景般的烦恼(“还得改改,总感觉差哪儿”)会荡然无存
    →40小时连续时间块也不会被每天2小时的开题报告分割成数十个小时间连续块,
    →拥有32(40-8)小时的连续时间块,你会发现轻松很多,有很多事值得去做。

    时间真正的认识应该是:
      {时间碎片的累积之和(8小时)的工作成果 ≠ 8小时连续时间块的工作成果}  ←(個人観点)

    有时候感到时间压力,并不是时间不足、不够,而是你没有注意到连续时间块的“威力”。
    把一件应该集中精力、在8小时内解决的工作,偏偏因各种琐事、杂事分散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进行,可想而知得出的结果。

    时间是很玄的东西,没人可以掌控,只能消耗和支配。正因不同人对时间的支配不同,才会有今天差距。

    三、笔者有话
    ============================================================== 
    我个人不怎么喜欢读书,尤其是那厚厚的那种,看见就烦。(除非有兴趣我才会翻翻看看)
    我看书的时候,一般是睡觉前,先看看目录,
    ?这一章有多少篇幅。                                (有40页)     { 太多了,看不了那么久}
    ?其次,看看这一章の第一节有多少篇幅。              (有15页)     { 还是不行,有点困呀} 
    ?最后,看看这一章の第一节の第一个论述点多少篇幅。  (有5页)      { 还行,睡觉前应该能看完}  


    一个论点只有从头到尾,连续的阅读,才能跟随作者领会其中的精髓、奥妙。 
    如果分几天、几个时间段去阅读这5页内容,读过的仅是文字而已,不会有任何思想思考和残留。
    ==============================================================

    如何化零为整我不知道,
    但我相信做不到化零为整的人,只能在时间压力面前苟延残喘着,像似时间的奴隶。

    上面文章的链接:
    http://www.cnblogs.com/xiaohouchengzhangji/p/3527627.html

    四、吾评
    我是搞IT的,给大家讲一个计算如何获得连续内存块的算法。
    如果你有一个5GB的大文件,五个小文件,小文件的大小为每个1GB; 要存放在一个10GB的硬盘空间中,
    计算机系统中,对连续文件的读取速度是要高于不连续文件的;
    对于这些文件的存放,你可以采用两种策略:
    一是很随意,先存一个1GB的小文件,再存5G大文件的一部分,再存两个1GB的小文件,再存5G大文件的另一部分。..., 最后都存下了;
    一是做个优化,先将五个小文件连续存放,最后剩下的5GB空间存放大文件;

    显然,后一种策略获得了连续的存放空间,计算的读取速度会更优;

    实际上,对于工作中的连续时间获取也是这种方式,
    每天先罗列一下你这一天要做的工作,
    然后将小事,不太费时间的事,如打电话,处理邮件,安排会议室,项目沟通等先处理,
    最后再用一天中积累的连续时间做费时,费力的事;
    我是这样做的,效果还可以;

  • 相关阅读:
    介绍一些好用的ArcToolbox工具(默认ArcGIS没有)
    我的技术博客开始啦
    Qualcomm和MTK两个android平台比较
    kali安装nessus
    ImportError: cannot import name pxssh
    python 批量下载文件
    GitHub如何修改用户名
    Sass中使用@each循环
    PhpStorm 实用快捷键
    GitHub如何删除一个repository(仓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eoyan/p/361680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