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ENode 2.0

    前言

    经过不断的坚持和努力,ENode 2.0的第一个真实案例终于出来了。这个案例是一个简易的论坛,开发这个论坛的初衷是为了验证用ENode框架来开发一个真实项目的可行性。目前这个论坛在UI上是使用了最终一致性,也就是说当我们发帖或回帖后不会立马显示你的帖子或回复。当我们下一次刷新页面时,会显示出来。这点貌似很多人向我反馈不太习惯,接受不了,呵呵。我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想看看最终一致性大家的接受程度如何,看来UI层面上的最终一致性,大部分人接受不了。回头我改进下效果,改为立即可以看到帖子或回复吧!另外,关于ENode是什么,本文就不多介绍了,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的介绍。本文重点介绍一下ENode是如何帮助我们开发一个基于DDD+CQRS+Event Sourcing架构的应用程序的。这个论坛使用到了ENode, EQueue两个框架,EQueue是一个分布式的消息队列组件,该组件的主体思想是参考阿里的RocketMQ。当我们使用EQueue时,面向的不是Queue,而是Topic。EQueue也是完全用C#实现的,关于EQueue详细介绍,大家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

    ENode, EQueue, Forum 开源项目地址

    1. ENode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tangxuehua/enode
    2. EQueue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tangxuehua/equeue
    3. ECommon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tangxuehua/ecommon
    4. Forum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tangxuehua/forum
    5. Forum论坛线上地址(临时域名,以后会改为enode.me):http://www.enode.me

    另外,项目中如果要开发引用程序集,可以通过Nuget来获取,输入关键字ENode就能看到所有相关的Package了,如下图所示:

    Forum总体架构分析

    Forum采用DDD+CQRS+Event Sourcing的架构。借助于ENode,使得Forum本身无须再做技术架构方面的设计了,直接使用ENode就能完成这种架构。所以我们只要明白了ENode的架构,就知道这个Forum的架构是怎样的了。以下是ENode的架构图(已经理解了这个图的朋友请直接跳过这一节):

    上图是一个CQRS架构的数据流向图。UI请求会分为两类:Command和Query。

    Command用于写数据,Query用于读数据,写数据和读数据完全采用不同的架构实现。写数据支持同步和异步的方式,读数据完全走简单高效思路来实现。当我们要对系统做写操作时,如果你是用ASP.NET MVC来开发站点,那就可以在Controller中创建并发送一个Command即可。该Command会被发送到消息队列(EQueue中),然后消息队列的订阅方,也就是处理Command的进程会拉取这些Command,然后调用Command Handler完成Command的处理;Command Handler处理Command时,是调用Domain的方法来完成相关的业务逻辑操作。Domain就是DDD中的领域层,负责实现整个系统的业务逻辑。 然后由于是Event Sourcing的架构,所以Domain中任何聚合根的修改都会产生相应的领域事件(Domain Event),领域事件会先被持久化到EventStore中,持久化如果没有遇到并发冲突,成功后,则会被发布(Publish)到消息队列(EQueue中),然后消息队列的订阅方,也就是处理Domain Event的进程会拉取这些Domain Event,然后调用相关的Event Handler做相关的更新,比如有些Event Handler是会更新读库(Read DB),有些是会产生新的Command,这种我把它叫做流程管理器(Process Manager,也有人叫做Saga)。当我们有时一个业务场景需要涉及到多个聚合根的修改时,我们会需要用到Process Manager。Process Manager负责对流程进行建模,它的原理是基于事件驱动的流程实现。Process Manager处理事件,然后产生响应的Command,从而完成聚合根之间的交互。一般一个流程,我们会设计一个流程聚合根以及其他的参与该流程的聚合根,Process Manager则是用于负责协调这些聚合根之间的交互。具体的例子可以看一下ENode源代码中的BankTransferSample。

    关于Query端,由于都是查询,这些查询都是用于UI展示数据或者为第三方接口提供数据为目的,查询对系统无副作用。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任意喜欢的方式来实现Query端。查询面向的是Read DB。上面提到,Read DB中的数据是通过Event Handler(老外叫Denormalizer)来更新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架构中,Command端和Query端的数据源是完全分离的。Command端最后的结果就是Domain Event,Domain Event是持久化在Event Store中的;Query端的数据源就是Read DB,一般可以用关系型数据库来作为存储。CQ两端的数据同步通过Domain Event来实现。

    上图的CQRS架构最大的好处是在架构级别以及数据存储级别,把读写都分离了。这样我们可以方便的对读或写单独做优化。另外由于使用了Event Sourcing的架构,使得我们的Command端只要持久化了Domain Event,就意味着保存了这个Domain的所有状态。这个特性,可以让我们的框架有很多设计余地,比如不必考虑Domain Event和业务数据要强一致等问题,因为Domain Event本身就是业务数据本身了,我们通过Domain Event随时可以还原出任意时刻的Domain的状态。当我们要查询Domain的当前最新数据时,就走Query端即可。当然,由于Query端是异步更新的,所以Query端的数据可能会有一点点延迟。这点也就是我们平时一直讲到的最终一致性(CQ两端的数据最终会一致)。

    通过上面的架构图,我们知道,一个Command发出后会经过两个阶段的处理:1)先被某个Command Service处理(调用Domain完成业务逻辑产生Domain Event);2)再被Event Service处理(响应Domain Event,完成Read DB的更新或者产生新的Command);理解这两个阶段对理解下面的Forum的项目结构很有用处。

    Forum项目结构分析

     

    以上是Forum的项目工程结构,项目中包含四个宿主工程,分别是:

    Forum.BrokerService:

    这个工程用于宿主EQueue的Broker,整个论坛中所有的Command,Domain Event的消息,都会被放在Broker上。比如Controller发送的Command会被发送到Broker,同样Domain产生的Domain Event也会被发送到Broker;然后消费者消费消息则都是从BrokerService拉取消息。由于该宿主工程不需要和用户交互,所以我部署为Windows Service。

    Forum.CommandService:

    这个工程就是用于处理Command的进程,同样也部署为Windows Service。

    Forum.EventService:

    这个工程就是用于处理Domain Event的进程,同样也部署为Windows Service。

    Forum.Web:

    这个就是论坛的Web站点了,不用多讲了;这个Web站点做的事情就是发送Command或者调用Query端的查询服务查询数据;Web站点只需要依赖于Forum.Commands和Forum.QueryServices即可,因为它只需要发送Command和查询数据即可。

    Forum.CommandHandlers:

    所有的Command Handler都在这个工程,Command Handler的职责是处理Command,调用Domain的方法完成业务逻辑;

    Forum.Commands:

    所有的Command都在这个工程中,每个Command都是一个DTO,会被封装为消息发送到EQueue。

    Forum.Domain:

    就是论坛的领域层了,所有的聚合以、工厂、领域服务,以及领域事件等都在这个工程中。这个工程是整个Forum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业务逻辑所在的工程。

    Forum.Domain.Dapper:

    由于Domain中可能会定义一些接口,这些接口背后的持久化需要在外部实现;如果按照经典DDD的架构,比如仓储接口是在Domain层定义,而实现则是在基础层(Infrastructure)中。而从经典DDD的分层架构图上来看,Domain层是依赖于Infrastructure层的,但是Infrastructure层中又有一些仓储的实现类要依赖于Domain层;虽然我能理解这种双向依赖,但很容易会给不少学DDD的人带来困惑,所以我更加倾向于,把Domain看做是架构的核心,其他一切都是Domain的外围。这个思想其实和六边形架构是一个思路。就是从架构上来看,不是上层依赖于下层,而是外层依赖于内层;内层通过定义出接口,外层实现接口,内层只要面向自己定义的接口即可。所以基于这个思路,我会把Forum.Domain中定义的接口,如果用Dapper来实现,那我就定义一个Forum.Domain.Dapper这样的工程,意思是实现Forum.Domain.Dapper依赖于内层的Forum.Domain。假如以后我们有一个基于EntityFramework的实现,则只要再创建一个Forum.Domain.EntityFramework这样的工程即可。所以可以看出,Forum.Domain.Dapper这种工程实际上是Forum.Domain对外部的适配器,Forum.Domain里定义好适配接口,Forum.Domain.Dapper这种工程实现这些适配接口。基于这种思想,我们的架构就没有了上层依赖下层的概念了,而是替换为内外层的关系,内层不依赖外层,外层依赖于内层,内层与外层直接通过适配器接口来交互,或者通过Domain Event也可以。这样我们就不用再去纠结经典DDD中看似双向依赖的问题了。

    Forum.Domain.Tests:

    这个工程就是对Forum.Domain的一个测试工程。每个测试用例会模拟Controller发起Command,然后最后检查Domain中的状态是否正确修改。

    Forum.QueryServices:

    这个工程定义了Query端的所有查询接口,Forum.Web站点依赖于这个工程中的查询服务接口;然后这些查询接口的实现则是放在Forum.QueryServices.Dapper中。Forum.QueryServices与Forum.QueryServices.Dapper之间的关系和Forum.Domain与Forum.Domain.Dapper之间的关系类似,这里就不在重复了。

    Forum.Denormalizers.Dapper:

    这个工程中的就是所有的Denormalizer,Denormalizer就是负责处理Domain Event,然后更新读库。然后由于目前使用Dapper实现数据持久化,所以工程名以Dapper结尾。

    Forum.Infrastructure:

    这是一个基础工程,存放所有基础的公共的东西,比如一些业务无关的服务或配置信息或全局变量等东西;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Forum.Infrastructure和经典DDD中的Infrastructure不是同一个概念。DDD中的Infrastructure是一个逻辑上的分层,领域层中所有的技术支撑实现都在Infrastructure中;而这里的Infrastructure,则仅仅只是一些Common的基础的公用的东西,Infrastructure不是为了为其它哪一层服务的,它可以被其他任何项目使用;

    好了,以上简单介绍了每个工程的作用和设计目的。下面我们来看看Forum的领域模型的设计吧!

    Forum的Domain Model的设计

    核心功能需求分析

    1. 提供用户注册、登录、注销三个功能;注册用户时需要验证用户名是否唯一;

    2. 提供发帖、回帖、修改帖子、修改回复,以及回复的回复这些基本核心功能;

    3. 系统管理员可以对论坛版块进行维护;

    聚合识别

    识别出来的聚合有:论坛账号、帖子、回复、版块这四个。

    账号的最少信息应该有:账号名称+密码;

    版块要有名称即可;

    帖子要有标题、内容、发帖人、发帖时间、所属版块;

    回复要有回复内容、回复时间、回复人、所属版块,父回复(可以为空);

    场景走查

    注册就是创建账号(账号唯一性的设计后面在详细分析);

    登录本质就是调用Query端的查询服务查找账号是否存在,所以不需要Domain做什么处理,注销也是;

    发帖就是创建帖子;

    回帖就是创建回复;

    修改帖子就是对帖子聚合根做修改;

    修改回复就是对回复聚合根做修改;

    版块添加就是创建一个版块聚合根;

    关键业务规则识别

    1)账号名称不能重复;2)帖子必须要有所属版块和发帖人;3)回复必须要有一个对应的帖子和回复人;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每个业务规则的实现。

    1. 如何实现账号名称不能重复?首先它是一条业务规则,所以必须在Domain里实现,而不应该在Command Handler里。然后由于Event Sourcing的架构,天生有一个缺陷就是无法实现唯一性约束这种需求。所以我们需要在Domain中显式设计出可以表达聚合根索引的东西,我把它们叫做IndexStore,表示是一种聚合根索引的存储。这个思路非常类似于在经典DDD中,我们有仓储(Repository)的概念,仓储维护了所有的聚合根;而我这里的IndexStore则是维护了聚合根的索引信息。有了这个索引信息后,我们就能在注册新账号时,在Domain中设计一个RegisterAccountService这样的领域服务,领域服务里通过AccountIndexStore来检查账号名称是否重复,如果不重复,则将当前账号名称添加到AccountIndexStore中,如果重复,则报异常。另外一个非业务的点需要考虑,那就是如何实现并发注册用户的处理。我们可以在Command Handler中实现db级别的锁(但不不需要锁整个账号表,而是锁一个其他表中的某一条记录),确保同一时刻,不会有两个Account名称添加到AccountIndexStore中;我们通过RegisterAccountService把“账号名称不能重复”的这个业务规则显式的表达出来,从而在代码级别体现领域内实现了这个业务规则。以前,如果没有用Event Sourcing,我们可能会依赖db的唯一索引来实现这个唯一性,虽然功能上也可以实现,但实际上账号名称不能重复的这个业务规则没有体现在领域内。这点也是我这次通过实现基于Event Sourcing而实现的唯一性验证而想到的点。
    2. 帖子必须要有所属版块和发帖人,这条业务规则很容易保证,只要在帖子聚合根上,对版块和发帖子判断是否为空就行了;
    3. 回复必须要有一个对应的帖子和回复人,也是同理,只要在构造函数中判断是否为空即可;

    以注册新用户为例,展示代码实现

    客户端JS通过angularJS提交注册信息

        $scope.submit = function () {
            if (isStringEmpty($scope.newAccount.accountName)) {
                $scope.errorMsg = '请输入账号。';
                return false;
            }
            if (isStringEmpty($scope.newAccount.password)) {
                $scope.errorMsg = '请输入密码。';
                return false;
            }
            if (isStringEmpty($scope.newAccount.confirmPassword)) {
                $scope.errorMsg = '请输入密码确认。';
                return false;
            }
            if ($scope.newAccount.password != $scope.newAccount.confirmPassword) {
                $scope.errorMsg = '密码输入不一致。';
                return false;
            }
    
            $http({
                method: 'POST',
                url: '/account/register',
                data: $scope.newAccount
            })
            .success(function (result, status, headers, config) {
                if (result.success) {
                    $window.location.href = '/home/index';
                } else {
                    $scope.errorMsg = result.errorMsg;
                }
            })
            .error(function (result, status, headers, config) {
                $scope.errorMsg = result.errorMsg;
            });
        };

    Controller处理请求

    [HttpPost]
    [AjaxValidateAntiForgeryToken]
    [AsyncTimeout(5000)]
    public async Task<ActionResult> Register(RegisterModel model, CancellationToken token)
    {
        var command = new RegisterNewAccountCommand(model.AccountName, model.Password);
        var result = await _commandService.Execute(command, CommandReturnType.EventHandled);
    
        if (result.Status == CommandStatus.Failed)
        {
            if (result.ExceptionTypeName == typeof(DuplicateAccountException).Name)
            {
                return Json(new { success = false, errorMsg = "该账号已被注册,请用其他账号注册。" });
            }
            return Json(new { success = false, errorMsg = result.ErrorMessage });
        }
    
        _authenticationService.SignIn(result.AggregateRootId, model.AccountName, false);
        return Json(new { success = true });
    }

    CommandHandler处理Command

    [Component(LifeStyle.Singleton)]
    public class AccountCommandHandler : ICommandHandler<RegisterNewAccountCommand>
    {
        private readonly ILockService _lockService;
        private readonly RegisterAccountService _registerAccountService;
    
        public AccountCommandHandler(ILockService lockService, RegisterAccountService registerAccountService)
        {
            _lockService = lockService;
            _registerAccountService = registerAccountService;
        }
    
        public void Handle(ICommandContext context, RegisterNewAccountCommand command)
        {
            _lockService.ExecuteInLock(typeof(Account).Name, () =>
            {
                context.Add(_registerAccountService.RegisterNewAccount(command.Id, command.Name, command.Password));
            });
        }
    }

    RegisterAccountService领域服务

        /// <summary>提供账号注册的领域服务,封装账号注册的业务规则,比如账号唯一性检查
        /// </summary>
        [Component(LifeStyle.Singleton)]
        public class RegisterAccountService
        {
            private readonly IIdentityGenerator _identityGenerator;
            private readonly IAccountIndexStore _accountIndexStore;
            private readonly AggregateRootFactory _factory;
    
            public RegisterAccountService(IIdentityGenerator identityGenerator, AggregateRootFactory factory, IAccountIndexStore accountIndexStore)
            {
                _identityGenerator = identityGenerator;
                _factory = factory;
                _accountIndexStore = accountIndexStore;
            }
    
            /// <summary>注册新账号
            /// </summary>
            /// <param name="accountIndexId"></param>
            /// <param name="accountName"></param>
            /// <param name="accountPassword"></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Account RegisterNewAccount(string accountIndexId, string accountName, string accountPassword)
            {
                //首先创建一个新账号
                var account = _factory.CreateAccount(accountName, accountPassword);
    
                //先判断该账号是否存在
                var accountIndex = _accountIndexStore.FindByAccountName(account.Name);
                if (accountIndex == null)
                {
                    //如果不存在,则添加到账号索引
                    _accountIndexStore.Add(new AccountIndex(accountIndexId, account.Id, account.Name));
                }
                else if (accountIndex.IndexId != accountIndexId)
                {
                    //如果存在但和当前的索引ID不同,则认为是账号有重复
                    throw new DuplicateAccountException(accountName);
                }
    
                return account;
            }
        }

    EventHandler处理Domain Event

    [Component(LifeStyle.Singleton)]
    public class AccountEventHandler : BaseEventHandler, IEventHandler<NewAccountRegisteredEvent>
    {
        public void Handle(IEventContext context, NewAccountRegisteredEvent evnt)
        {
            using (var connection = GetConnection())
            {
                connection.Insert(
                    new
                    {
                        Id = evnt.AggregateRootId,
                        Name = evnt.Name,
                        Password = evnt.Password,
                        CreatedOn = evnt.Timestamp,
                        UpdatedOn = evnt.Timestamp,
                        Version = evnt.Version
                    }, Constants.AccountTable);
            }
        }
    }

    结束语

    好了,大概就这些吧。好久没写文章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了,呵呵。接下来准备再好好分享下ENode,EQueue最近几个月在不断完善中我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对了,大家可以去体验下这个论坛的功能哦,虽然很简单,但基本的功能还是有的。http://www.enode.me

    下一篇文章准备仔细介绍下ENode中各个环节的幂等的处理,比如Command的幂等处理,Domain Event持久化的幂等处理,Event Handler的幂等处理,Saga Process Manager的幂等处理。

  • 相关阅读:
    C#实现函数根据返回类型重载
    自己动手实现Expression翻译器 – Part Ⅱ
    ld编译链接时默认搜索路径
    出游
    常用网络命令(转贴)
    redhat6.3企业版安装oracle11g过程
    sqlserver2000版本识别
    考IQ的推断题-生日几何?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系统必备
    101~200之间的素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etfocus/p/385622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