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应用

    现代管理教育对供应链的定义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那什么是核心企业呢?

    当供应链中某一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其他成员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能力,通常称该企业为核心企业或主导企业。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资金周转中心。在供应链竞争中,核心企业承担供应链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职能。 核心企业的关键在技术,而在技术更高一层的是管理,例如精益管理的鼻祖丰田汽车,它就是以自身的生产为核心,提供定单,围绕这个企业,形成了一二三个批次的供应链条,成百上千个中小企业为之服务。


    供应链金融

    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下,业务主体包括供应商(上游企业)、经销商(下游企业)、核心企业、银行、仓储机构以及物流公司等,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三种,分别为应收类(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预付类(保兑仓融资模式)以及存货类(融通仓融资模式)(可参看 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融资、融通仓融资)。其中应收账款融资与保理业务关系密切。

    保理

    全称保付代理,又称托收保付,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提供保理服务的金融机构),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买方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

    国际上对保理的定义五花八门,我们只要掌握精髓就好。

    由来:保理业务是从出口代理交易方式演变而来的,起源于14世纪英国毛纺工业。当时英国毛纺织品是在寄售基础上委托专业代理商代销的。这些代理商向国外买主出售商品,同时向出口商担保买主的商业信用。当时由于交通不便,外贸业务往来活动比较缓慢。如果在国外没有可靠的代理人进行协助,任何出口企业很难取得成功。到18世纪,美国的一些代理商逐步以其高度效率和雄厚资金掌握了为扩大其国内市场所需要的代贷管理工作。他们的地位也逐步由以前被委托的代理人身分演变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保理商。保理商根据保理合同专门为有关商业企业提供信贷和信用管理服务。经过不断地发展,现代保理商已能提供一揽子服务,包括向卖方提供买方资信调查,100%货款商业风险担保,应收账款管理和资金融通等。

    盈利模式:保理业务的盈利模式一般为向客户收取利息及保理费,不仅能带来丰厚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可为保理公司创造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来说,销售方保理商除了可以获得发票金额一定比例的佣金外,还可以通过向销售商提供融资服务获得融资利息;而作为购买方保理商,由于承担买方信用,收取的佣金比例更高。

    坏账担保(full protection against bad debts)保理商为自己核准的应收账款提供100%的担保,有效消除因买方信用给出口方造成的坏账风险的担保服务。

    扩展阅读:五分钟教你看懂供应链金融(文尾抛出的问题可看读者评论)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和供应链金融是不同概念,前者是一种融资形式,它可以融入到供应链金融的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这两种模式中,当然它是独立于具体金融应用领域的。

    融资租赁分为直租和售后回租两种模式。直租类似于分期付款,可以降低客户购买设备的门槛,但在企业角度看,它规避了分期付款的缺点,可以使企业实现一次性回款,减少了企业的应收账款。售后回租也类似于分期付款,只不过商品原本是承租人自己的,转卖给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再租售给承租人而已,绕这么一大弯,承租人手里的可用资金却多了。

    保兑仓&融通仓

    要了解两个概念仓单质押银行承兑汇票

    仓单质押

    仓单:是指仓储公司签发给存储人或货物所有权人的记载仓储货物所有权的唯一合法的物权凭证,仓单持有人随时可以凭仓单直接向仓储方提取仓储货物。仓单质押指银行与借款人(出质人)、保管人(仓储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保管人签发的借款人自有或第三方持有的存货仓单作为质押物向借款人办理贷款的信贷业务。

    扩展阅读:贷款按照有无担保一般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其中担保贷款又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一般来说,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主要是不动产如房屋、厂房、机器设备等,质押物主要是银行存单、国债等有价证券。尽管生产企业或商业企业的存货也具有一定的价值,理论上也可以进行抵押,但是由于银行难以对存货进行有效的监管,同时缺乏对存货市场价值的评估,一般银行不愿意接受存货抵押借款的方式。这样,对于那些缺乏合适抵押品的企业,尽管其拥有大量的存货,却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这种尴尬的局面。仓单融资实质是一种存货抵押融资方式,通过银行、仓储公司和企业的三方协议,引入专仓储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发挥监督保管抵押物、对抵押物进行价值评估、担保等作用,实现以企业存货仓单为抵押的融资方式。仓单融资适用于流通性较高的大宗货物,特别是具有一定国际市场规模的初级产品,如有金属及原料、黑色金属及原料、煤炭、焦碳、橡胶、纸浆以及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任何特制的商品、专业机械设备、纺织服装,家电等产品,一般难以取得银行仓单融资的机会(这就给了其它融资机构提供服务的机会)。

    银行承兑汇票

    这是一个银行、供应方、采购方三方共赢的商业模式,可参看 张虎成讲票据(三)终于有人把银行承兑汇票彻底讲清楚了。目下很多平台也提供票据结算业务,比如找钢网,应该是与企业低贴息结算(相对银行贴息率较低),然后等着票据到期去银行取钱,赚这一部分贴息率。

    保兑仓:企业分批赎货。融通仓:融资企业拿这批货抵押贷款,核心企业提供担保和[可能的]回购。

    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

    1. 由于银行依赖核心企业信用,出于风控的考虑,银行仅愿意对核心企业有直接应付账款义务的上游供应商(即一级供应商)提供保理业务,或对其一级经销商提供预付款或者存货融资。这就导致了有巨大融资需求的二级、三级等供应商/经销商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充分挖掘整个供应链的潜力。
      资金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银行在放款上具有强有力的话语权,企业在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后,按照它自己的标准来对企业进行评估,看它是否具有偿还能力。例如,有些中小企业虽然基于真实的交易背景具有偿还能力,可是并没能从账面财务信息表达,特别是当这些企业没有有效的、可供抵押的固定价值资产时,银行只能拒绝给企业融资。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只能以更高的价格,转向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如保理公司、民间借贷等)进行融资。如何将真实的交易背景层层穿透至供应链的末端,成为了最大的难题。
    2. 由于牵涉到多方以及多环节,各方须签署复杂的纸质合同,另外还涉及到合同的不同版本,因此维护和管理难度较大。在办理业务时,常需要找到特定版本的原始文档,及指定专人前来签署(如在实际金融操作中,银行非常关注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的法律效应,如果核心企业无法签回,银行不会愿意授信。据了解,银行对于签署这个债权“转让通知”的法律效应很谨慎,甚至要求核心企业的法人代表去银行当面签署)。
    3. 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金融方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去鉴别交易真伪和核实线下抵押品,这反过来提高了融资方的融资成本。

    国内市场前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 ,这其中产生了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而相比于巨大的应收账款,2015年我国年商业保理量仅在2000亿元左右,可以看出,还有大量供应链需求没有被满足,因而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空间巨大。网贷天眼发布的《2016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区块链应用

    笔者认为,虽然区块链脱胎于数字货币这种纯虚拟产物,但供应链金融反而是更能培养她成长的合适土壤。这是因为首先,供应链金融这个场景具有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天花板足够高;其次,这个场景天然需要多方合作,却又没有一个传统中心化的机构在治理,需要用区块链来建立信任;同时,在技术上这个场景并不需要高并发,目前的区块链技术能够满足。

    与业务相关的核心功能就是基于真实共享的上链交易数据自动产生数字票据,该票据可以在公开透明、多方见证的情况下进行随意的拆分、汇总和转移。相当于把整个供应链中的信用变得可传导、可追溯,为大量原本无法融资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机会,极大地提高票据的流转效率和灵活性,降低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

    其实,如果原本已有的供应链线上系统数据是公开透明,让外部系统很容易验证是否真实有效的话,那么一样能达到目的。

    如何将实体资产映射为数字资产,并实时同步状态,是个较为麻烦的事情。以目前的技术来说,通过RFID、NFC等射频方案可自动同步信息,然而资产损耗(如丢失、芯片故障)等场外因素仍需要手动盘点。

    如何切入

    如何切入是个难点,特别是涉及到多方合作的项目,可以从核心企业的影响力强制要求上下游加入 or 提供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服务:)

    • 联盟链模式——直接与核心企业/平台合作,为其提供区块链底层解决方案,在积累足够多数据之后,通过搭建联盟链,对接资金方提供金融服务。
    • 私有链模式——从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入手,比如溯源、追踪、可视化等,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整合到一起,在此基础之上从事金融服务。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1. 数据上链,将交易数据放到链上,利用区块链的特性使其不可篡改,并提供数据的确权,溯源等服务。
    2. 资产数字化,把仓单、合同、以及可代表融资需求的区块链票据都变成数字资产,且具有唯一、不可篡改、不可复制等特点。
    3. 数字资产的交易,供应链金融平台将转变成一个金融资产交易所,将非标的企业贷款需求转变成标准化的金融产品,进行代币化,对接投融资需求,进行价值交易。

    最终,区块链技术将能有效地增强供应链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调动新型的融资工具和风控体系帮助覆盖中小企业融资的长尾市场,催生供应链金融即服务。

    作用

    提高行业透明度:区块链为供应链提供了交易状态实时、可靠的视图,有效提升了交易透明度,这将大大方便中介机构基于常用的发票、库存资产等金融工具进行放款。其中抵押资产的价值将根据现实时间实时更新,最终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可靠和稳定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

    降低金融成本:同样的,由于区块链填补了信任鸿沟,并能实时查阅包括合同条款在内的所有数据,另外还有智能合约的加持,减少了人工核实和反馈的成本,这部分同样会反映到金融服务上。

    新的商业模式:新型供应链金融平台,主要的参与者包括平台本身、保理机构、中介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甚至是算法公司。平台提供数据,算法公司可以基于平台提供的API接口,开发金融模型,并出售给第三方金融机构和保理公司。

    提升用户体验:由于用户数据(包括交易数据、征信、资产配置等)都已上链(敏感数据可配置为只有特定机构可查询),平台可推送合适的金融方案给到用户,用户选择后资方会自动划拨款项到用户银行账户,而不需要漫长的资料准备、各种复杂的条款、审批等等。

    ps:并不是说区块链上的数据都一定是真实的,但至少比传统系统如ERP之类的方便排查的多,且更易于发现。


    其它

    敞口:一般指的是风险敞口。指在金融活动中存在金融风险的部分以及受金融风险影响的程度。

    托盘:钢贸行业的仓单质押,属于保兑仓。

    外贸

    T/T: 电汇,也就是说客户直接从他的开户银行把钱付到你的开户银行中,或者反之。前T/T就是预先付款,后T/T就是先发货后付款。前T/T当然就对卖家有保障对买家不利了。
    L/C是指信用证。一般都要求买家开不可撤销信用证。意思是买家把钱存在银行,然后委托银行按照一定的外贸流程,预先设定好受益人,交易方式,所需单据等要求,卖方根据信用证要求出货并把单据寄到对方银行,单据都没错银行就直接给你放款,不受买家的要求影响。对卖方买方都有保障。对单据要求比较高,而且手续费高。

    长尾

    长尾效应,英文名称Long Tail Effect。“头”(head)和“尾”(tail)是两个统计学名词。正态曲线中间的突起部分叫“头”;两边相对平缓的部分叫“尾”。从人们需求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需求会集中在头部,而这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流行,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而这部分差异化的、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而所谓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将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参考资料:

    供应链金融三类模式的最全对比分析

    研究报告: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cnblogs.com/newton/p/9827715.html

  • 相关阅读:
    WP7 操作XML文件
    C#和C/C++指针实现swap交换
    感受
    我学到了什么 我思考了什么.
    hdu 2768 Cat vs. Dog (最大独立)
    hdu 1960 Taxi Cab Scheme (最小覆盖)
    hdu 1528 Card Game Cheater (最小覆盖)
    hdu 4160 Dolls (最大独立)
    hdu 2458 Kindergarten (最大独立集)
    hdu 2119 Matrix (最小覆盖)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ewton/p/982771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