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它被定义了,但它却被定义为未定义——有趣的宏定义

        前些日子为了弄清楚宏定义写了个小程序,忽然发现将标识符定义为空和将标识符定义为未定义完全是两码事……然后发现原来宏定义中还有一种状态叫“未定义”。下面就是那个小程序以及简单的分析,然后通过这个程序可以充分体验一下这个“未定义”的状态,体验一下什么叫“它被定义了,但它却被定义为未定义”。
    程序源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f (A == B)
            printf("define A = B\n");
    #elif (A == C)
            printf("define A = C\n");
    #else
            printf("nothing is defined!\n");
    #endif
            return 0;
    }
    


        然后下面是编译命令和运行结果:
    [root@localhost test]# gcc definetest.c -o definetest
    [root@localhost test]# ./definetest
    define A = B
    [root@localhost test]# gcc definetest.c -o definetest -DA
    [root@localhost test]# ./definetest
    nothing is defined!
    [root@localhost test]# gcc definetest.c -o definetest -DA=C
    [root@localhost test]# ./definetest
    define A = B
    [root@localhost test]# gcc definetest.c -o definetest -DA=C -DC
    [root@localhost test]# ./definetest
    define A = C
    [root@localhost test]# gcc definetest.c -o definetest -DA=C -DB
    [root@localhost test]# ./definetest
    define A = C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gcc编译时-D的意思,-D其实就是在预处理时进行宏定义,和在代码中用#define实现的是一样的。而D后面紧跟的就是宏定义的内容:-DA,相当于在代码中#define A;而-DA=C就相当于在代码中的#define A C。
        首先第一种,也是最简单的编译方式,什么都没有定义。但是却在第一个分支执行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时A没有被定义过,B也没有被定义过,于是未定义等于未定义,于是在第一个分支中就执行了。
        那这时候就会考虑怎么才能跑到第三个分支去呢?第二种编译方式基本算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了,宏定义A为空,然后A被定义为空,而B和C仍是未定义,于是就会跑到第三个分支。
        第三种情况应该是最有意思的一种情况,大家一般都会认为程序应该会执行到第二个分支,打印出define A = C,但是却仍在第一分支就实现了。其实这就是那种“它被定义了,但它却被定义为没定义”的情况,将A定义为C,但是C却是“未定义”,于是A就变成了“未定义”,而B本身也是“未定义”,所以A就和B一样了,所以在第一分支就实现了。
         然后这个时候如果把C定义一下,或者将B定义一下,只要保证两者不都是“未定义”,就会进入到程序的第二分支了。分别对应第四和第五种编译方式。

  • 相关阅读:
    Java是如何实现平台无关性的
    Java 语法糖详解
    深入分析Java的编译原理
    Java代码的编译与反编译那些事儿
    Java 源码学习系列(三)——Integer
    总结TESTNG与JUNIT的异同
    selenium如何操作cookies实现免登录
    selenium选择弹出窗口
    Selenium+Java(七)Selenium对话框的处理
    Java-控制台接受用户输入数据的方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ightwatcher/p/198261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