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缓存相关技术,老多了, memcache、redis、squid、varnish、web cache、 CDN等等。缓存技术五花八门,但这些技术间有什么共性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答案肯定是有的,这次为大家分享及整理一下缓存方面的技术,主要分为三个系列展开:
缓存随谈系列之一:数据库缓存
缓存随谈系列之二:静态缓存
缓存随谈系列之三:动态缓存
一、什么是数据库缓存
我们知道常见的数据库,比如oracle、mysql等,数据都是存放在磁盘中。虽然在数据库层也做了对应的缓存,但这种数据库层次的缓存一般针对的是查询内容,而且粒度也太小,一般只有表中数据没有变更的时候,数据库对应的cache才发挥了作用。但这并不能减少业务系统对数据库产生的增、删、查、改的庞大IO压力。所以数据库缓存技术在此诞生,实现热点数据的高速缓存,提高应用的响应速度,极大缓解后端数据库的压力。
以下为memcache数据库缓存为例,以图说明一下什么是数据库缓存:
二、数据库缓存的技术特点
性能优越
数据库缓存的第一个技术特点就是提高性能,所以数据库缓存的数据基本上都是存储在内存中,相比io读写的速度,数据访问快速返回。而且在mysql 5.6的版本开始,已经把memcache这种跟数据库缓存直接挂钩的中间件直接集成进去了,已经等不及我们自己去单独部署对应数据库缓存的中间件了。
应用场景
针对数据库的增、删、查、改,数据库缓存技术应用场景绝大部分针对的是“查”的场景。比如,一篇经常访问的帖子/文章/新闻、热门商品的描述信息、好友评论/留言等。因为在常见的应用中,数据库层次的压力有80%的是查询,20%的才是数据的变更操作。所以绝大部分的应用场景的还是“查”缓存。当然,“增、删、改”的场景也是有的。比如,一篇文章访问的次数,不可能每访问一次,我们就去数据库里面加一次吧?这种时候,我们一般“增”场景的缓存就必不可少。否则,一篇文章被访问了十万次,代码层次不会还去做十万次的数据库操作吧。
数据一致性

暂不说用不用数据库缓存,见过有人把session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也见过把视频/文件转化成二进制存储在数据库的,这种行为无疑是逆天的。合理应用数据库缓存技术,且行且珍惜,切勿走向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