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的软件测试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测试策略来保证测试的进行。制定测试策略时要综合考虑一些因素,现总结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适用于软件类开发项目,尤其是定制开发类软件项目。
制定测试策略时,一定要考虑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制定测试策略?怎么制定测试策略?测试策略怎么执行?
第一个问题,测试策略可以认为是一种方法论。制定测试策略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更高效、更有计划、更有目的测试。测试策略是预先规划好的,又是需要根据实际测试情况进行灵活的动态变化。如果没有指定测试策略,进行软件测试的时候通常会没有目标,遇到一些问题时也会难以应对。以打仗攻击为例,简单理解,测试策略就是计策和谋略,没有好的计划和策略,一味的猛攻或者蛮攻,可能会有效果,但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好的测试策略可以更好的发现BUG,提升产品质量。
第二个问题,怎么制定测试策略?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产品的开发阶段;前期、中期,还是后期,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及周期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开发前期,一般是需求分析,开发模块的设计及实现的讨论,这个时间段的测试策略以需求分析、测试计划制定和测试点提取、测试用例编写及测试前期准备为主;开发中期,应该实现了部分功能,并完善了相关开发文档,这个时间段的测试策略以及时与项目经理沟通,实时的掌握项目开发进展情况,并跟踪是否有可以执行部分测试的简单版本,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开发后期,功能开发基本完毕,开发文档完整,这个时间段的测试策略以参考开发文档,了解内部模块设计与实现方式为主,并与项目经理或开发人员讨论模块测试的细节,进一步完善测试点和测试用例,并对之前的测试点进行再次评估和修正。
2、 产品的风险:人员风险;测试时间风险;测试资源风险;客户的风险等;每个项目都有相关的风险因素,人员风险是经常遇到的,要提前应对,可以找领导申请资源,或者组内之间实时调整;测试时间风险,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此时应该如何应对,当然加班是一种方式,但是更多的是对有效的规划测试任务和安排测试人员;测试资源风险,资源紧张,怎么样更成分的利用现有资源,怎么样减少资源风险的可能,需要做好测试策略;客户的风险,那些应该测试,那些不应该测试,那些优先测试,那些延迟测试,客户关注什么,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和研究,测试的策略一定要考虑客户的应用场景和使用重点;
3、 产品的成熟度:不同成熟度的产品的测试策略是不一样的;产品初期,关注的是功能的实现与基本需求;产品成熟后,需要更多的关注可用性、可靠性及应用场景的复杂性,包括测试的手段和方法、方式都会有所提升。合理的测试策略会与当前的产品成熟度相互匹配,产品不成熟,我们优先关注可用性、外观呈现、用户体验的话,就会本末倒置,最开始一定是关注基本的需要和功能、性能指标;设备逐步提升到一定的层次之后,我们的测试策略会随之提高,一个成熟产品所应有的我们都需要关注并执行测试。
4、 定制开发客户:定制开发的软件,针对的是固定的用户,很多时候需要根据客户的特点来制定相关的测试策略。客户的需求是否明确?需求是否经常变更?与客户的沟通是否顺畅?客户的验收方式是什么?客户的使用方式是什么?这些必须要搞清楚,才能更好地制定测试策略,任何一点的疏忽都可能会导致测试疏漏或者功能的偏离。
5、 实时修正测试策略:测试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以便测试策略能够更好的指导测试。制定测试策略的时候一般都是事前,至于事中发生了什么,很难预料,所以必须要根据当前的变化,来改变测试策略。
6、 测试分级分类:按照测试的难以程度可以对测试进行分级分类,比如说按照简单、一般、困难、极难来分级;按照测试的时间长短类进行分类;按照逐级递进的思路进行测试策略的制定。测试初期,测试策略可以以功能简单、测试时间短的、测试环境不复杂等做为优先测试点,以便更好熟悉产品和相关功能;测试中期,可以把功能相对复杂、时间较长的、环境复杂等做为主要测试部分,测试前期的测试点有了第一阶段的熟悉应该会很快测试完毕;测试后期,可以关注系统的性能部分、功能负责部分,执行更多的发散性测试、探索性测试,来发现更多潜在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怎么更好的执行测试策略?再好的测试策略也需要执行,需要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的配合。首先,制定测试策略时需要及时与相关人员讨论并确认,有变化时,需要告知相关人员,让大家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方便执行;其次,执行测试策略时要有管理方面的技能,合理的分配任务、分配测试人员、分配时间,有任何问题时要及时解决,每天汇报进度及问题列表,每周进行总结测试并告知相关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情况紧急的话可以每天汇报并告知;最后,执行测试策略时要多沟通,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遇到的风险降到最低,资源紧张的积极解决。
以上是软件测试-制定测试策略的一些思路,希望对软件测试行业的各位有所帮助。
————————————————
转载:https://zimingzilo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515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