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面试]volatile类型修饰符/内存屏障/处理器缓存

    volatile类型修饰符

    本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梳理面试知识点, 在这里做一下笔记. 绝大部分内容是基于这些文章的内容进行了copy+整理:

            1. 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ftf-java-volatile

            2. http://www.cnblogs.com/Mainz/p/3556430.html

     

    后期还会加的内容:

    https://blog.csdn.net/sunmenggmail/article/details/16335897

    http://m.sohu.com/a/203654647_663371

    请问什么是volatile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 java语言规范第三版中对volatile的定义如下:java编程语言允许线程访问共享变量,为了确保共享变量能被准确和一致的更新,线程应该确保通过排它锁单独获得这个变量。java语言提供了volatile,在某些情况下比锁更加方便。如果一个字段被声明或volatile,java线程内存模型确保所有线程看到这个变量值是一致的。

    讲述一下Volatile的实现原理

    那么Volatile是如何来保证可见性的呢?在x86处理器下通过工具获取JIT编译器生成的汇编指令来看看对Volatile进行写操作CPU会做什么事情。

    Java代码:

    instance = new Singleton();//instance是volatile变量

    汇编代码:

    0x01a3de1d: movb $0x0,0x1104800(%esi);

    0x01a3de24: lock addl $0x0,(%esp);

    有volatile变量修饰的共享变量进行写操作的时候会多第二行汇编代码,通过查IA-32架构软件开发者手册可知,lock前缀的指令在多核处理器下会引发了两件事情。

            1. 将当前处理器缓存行的数据会写回到系统内存。

            2. 这个写回内存的操作会引起在其他CPU里缓存了该内存地址的数据无效。

    处理器为了提高处理速度,不直接和内存进行通讯,而是先将系统内存的数据读到内部缓存(L1,L2或其他)后再进行操作,但操作完之后不知道何时会写到内存,如果对声明了Volatile变量进行写操作,JVM就会向处理器发送一条Lock前缀的指令,将这个变量所在缓存行的数据写回到系统内存。但是就算写回到内存,如果其他处理器缓存的值还是旧的,再执行计算操作就会有问题,所以在多处理器下,为了保证各个处理器的缓存是一致的,就会实现缓存一致性协议,每个处理器通过嗅探在总线上传播的数据来检查自己缓存的值是不是过期了,当处理器发现自己缓存行对应的内存地址被修改,就会将当前处理器的缓存行设置成无效状态,当处理器要对这个数据进行修改操作的时候,会强制重新从系统内存里把数据读到处理器缓存里。

    Lock前缀起到了什么作用?

    Lock前缀指令会引起处理器缓存回写到内存。Lock前缀指令导致在执行指令期间,声言处理器的 LOCK# 信号。在多处理器环境中,LOCK# 信号确保在声言该信号期间,处理器可以独占使用任何共享内存。(因为它会锁住总线,导致其他CPU不能访问总线,不能访问总线就意味着不能访问系统内存),但是在最近的处理器里,LOCK#信号一般不锁总线,而是锁缓存,毕竟锁总线开销比较大。在8.1.4章节有详细说明锁定操作对处理器缓存的影响,对于Intel486和Pentium处理器,在锁操作时,总是在总线上声言LOCK#信号。但在P6和最近的处理器中,如果访问的内存区域已经缓存在处理器内部,则不会声言LOCK#信号。相反地,它会锁定这块内存区域的缓存并回写到内存,并使用缓存一致性机制来确保修改的原子性,此操作被称为“缓存锁定”,缓存一致性机制会阻止同时修改被两个以上处理器缓存的内存区域数据

    一个处理器的缓存回写到内存会导致其他处理器的缓存无效。IA-32处理器和Intel 64处理器使用MESI(修改,独占,共享,无效)控制协议去维护内部缓存和其他处理器缓存的一致性。在多核处理器系统中进行操作的时候,IA-32 和Intel 64处理器能嗅探其他处理器访问系统内存和它们的内部缓存。它们使用嗅探技术保证它的内部缓存,系统内存和其他处理器的缓存的数据在总线上保持一致。例如在Pentium和P6 family处理器中,如果通过嗅探一个处理器来检测其他处理器打算写内存地址,而这个地址当前处理共享状态,那么正在嗅探的处理器将无效它的缓存行,在下次访问相同内存地址时,强制执行缓存行填充。

    刚刚你提到了处理器缓存回写到内存, 介绍一下两种写回策略

    1. 写回(write back)

    只有在一个cache行被选中替换回主存时,如果cache 行的数据是修改过的(dirty),才将它写回主存。

    这种策略,要在Cache中设置一个脏位(dirty bit),用来表示缓存中的cache 行是否被修改过。

    如果 一个内存块在加载到Cache后未被修改过,Cache直接把该cache行设置为无效。不需要把数据写回主存,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从Cache到主存的写次数。

    举例(write back + write allocation):

    2.写通(write through)

    写通是指,每当Cache收到写数据(store)指令时,若写命中,则CPU会同时将数据写到Cache和主存。

    3.写分配

            1. 写分配,只在数据写不命中产生作用,即,给数据分配一个cache line 。先在主存块中更新到主存中,然后分配一个cache行,将数据写到Cache中。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空间局部性,但每次写不命中都要从主存读一个块到Cache中,增加了 读主存 的开销。

            2. 非写分配:直接把数据写回主存而不加载数据到缓存.这种方式可以减少读主存的时间,没有利用好空间局部性.

    4.请你比较一下写回和写通:

    现在系统中,写回策略设置了写缓冲器,减少了访问主存的次数,但是写通方式设计比较容易,维护数据的一致性跟简单。

    为什么volatile不能保证原子性?

    例如你让一个volatile的integer自增(i++),其实要分成3步:1)读取volatile变量值到local; 2)增加变量的值;3)把local的值写回,让其它的线程可见。这3步的jvm指令为:

    mov    0xc(%r10),%r8d ; Load
    inc    %r8d           ; Increment
    mov    %r8d,0xc(%r10) ; Store
    lock addl $0x0,(%rsp) ; StoreLoad Barrier
    

     注意最后一步是内存屏障。

    从Load到store到内存屏障,一共4步,其中最后一步jvm让这个最新的变量的值在所有线程可见,也就是最后一步让所有的CPU内核都获得了最新的值,但中间的几步(从Load到Store)是不安全的,中间如果其他的CPU修改了值将会丢失。

    用代码复现一下volatile不能保证原子的场景

    变量++ 的操作会丢操作: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long _longVal = 0;
         
        private static class LoopVolati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long val = 0;
                while (val < 10000000L) {
                    _longVal++;
                    val++;
                }
            }
        }
         
        private static class LoopVolatile2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long val = 0;
                while (val < 10000000L) {
                    _longVal++;
                    val++;
                }
            }
        }
         
        private  void testVolatile(){
            Thread t1 = new Thread(new LoopVolatile());
            t1.start();
             
            Thread t2 = new Thread(new LoopVolatile2());
            t2.start();
             
            while (t1.isAlive() || t2.isAlive()) {
            }
     
            System.out.println("final val is: " + _longVal);
        }

    什么是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

    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是一个CPU指令。基本上,它是这样一条指令: a) 确保一些特定操作执行的顺序; b) 影响一些数据的可见性(可能是某些指令执行后的结果)。编译器和CPU可以在保证输出结果一样的情况下对指令重排序,使性能得到优化。插入一个内存屏障,相当于告诉CPU和编译器先于这个命令的必须先执行,后于这个命令的必须后执行。内存屏障另一个作用是强制更新一次不同CPU的缓存。例如,一个写屏障会把这个屏障前写入的数据刷新到缓存,这样任何试图读取该数据的线程将得到最新值,而不用考虑到底是被哪个cpu核心或者哪颗CPU执行的。

    内存屏障和volatile什么关系?

    上面的虚拟机指令里面有提到,如果你的字段是volatile,Java内存模型将在写操作后插入一个写屏障指令,在读操作前插入一个读屏障指令。这意味着如果你对一个volatile字段进行写操作,你必须知道:1、一旦你完成写入,任何访问这个字段的线程将会得到最新的值。2、在你写入前,会保证所有之前发生的事已经发生,并且任何更新过的数据值也是可见的,因为内存屏障会把之前的写入值都刷新到缓存。 

    volatile的使用优化

    著名的Java并发编程大师Doug lea在JDK7的并发包里新增一个队列集合类LinkedTransferQueue,他在使用Volatile变量时,用一种追加字节的方式来优化队列出队和入队的性能。

    追加字节能优化性能?这种方式看起来很神奇,但如果深入理解处理器架构就能理解其中的奥秘。让我们先来看看LinkedTransferQueue这个类,它使用一个内部类类型来定义队列的头队列(Head)和尾节点(tail),而这个内部类PaddedAtomicReference相对于父类AtomicReference只做了一件事情,就将共享变量追加到64字节。我们可以来计算下,一个对象的引用占4个字节,它追加了15个变量共占60个字节,再加上父类的Value变量,一共64个字节。

    /** head of the queue */
    private transient final PaddedAtomicReference < QNode > head;
    
    /** tail of the queue */
    
    private transient final PaddedAtomicReference < QNode > tail;
    
    
    static final class PaddedAtomicReference < T > extends AtomicReference < T > {
    
        // enough padding for 64bytes with 4byte refs 
        Object p0,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a, pb, pc, pd, pe;
    
        PaddedAtomicReference(T r) {
    
            super(r);
    
        }
    
    }
    
    public class AtomicReference < V >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volatile V value;
    
        //省略其他代码
     }

    为什么追加64字节能够提高并发编程的效率呢? 因为对于英特尔酷睿i7,酷睿, Atom和NetBurst, Core Solo和Pentium M处理器的L1,L2或L3缓存的高速缓存行是64个字节宽,不支持部分填充缓存行,这意味着如果队列的头节点和尾节点都不足64字节的话,处理器会将它们都读到同一个高速缓存行中,在多处理器下每个处理器都会缓存同样的头尾节点,当一个处理器试图修改头接点时会将整个缓存行锁定,那么在缓存一致性机制的作用下,会导致其他处理器不能访问自己高速缓存中的尾节点,而队列的入队和出队操作是需要不停修改头接点和尾节点,所以在多处理器的情况下将会严重影响到队列的入队和出队效率。Doug lea使用追加到64字节的方式来填满高速缓冲区的缓存行,避免头接点和尾节点加载到同一个缓存行,使得头尾节点在修改时不会互相锁定。

    那么是不是在使用Volatile变量时都应该追加到64字节呢?不是的。在两种场景下不应该使用这种方式。第一:缓存行非64字节宽的处理器,如P6系列和奔腾处理器,它们的L1和L2高速缓存行是32个字节宽。第二:共享变量不会被频繁的写。因为使用追加字节的方式需要处理器读取更多的字节到高速缓冲区,这本身就会带来一定的性能消耗,共享变量如果不被频繁写的话,锁的几率也非常小,就没必要通过追加字节的方式来避免相互锁定。

  • 相关阅读:
    94. Binary Tree Inorder Traversal
    101. Symmetric Tree
    38. Count and Say
    28. Implement strStr()
    实训团队心得(1)
    探索性测试入门
    LC.278. First Bad Version
    Search in Unknown Sized Sorted Array
    LC.88. Merge Sorted Array
    LC.283.Move Zeroe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oKing/p/91900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