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牛津笔记》读后感 读书笔记

    《牛津笔记》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本书以日记体的方式结构全篇,从2017年4月17日起,至2017年6月24日。作者用直白的文字记录了其在牛津大学客座一学期的所见所闻所感,在书中,作者谈时局,谈生活,谈典故,谈童年,表达了对西方知识领域的思考和对人文价值的关怀。

    《牛津笔记》 内容简介

    这本书,既不是虚构的小说,也不是抽象的道理。它只是纯粹地记录了,作者对周围世界的真实体感。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就直接写下来。世界上的书,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是作者穿越到你的身体里,然后把他的观点,他的故事,放进你的脑子里。比如我们通常读的小说、社科读物、科普文章,都属于这一类。而第二种,正好相反,作者是不代替你下判断的。他只说自己的感受。这就像让你穿越到他的身体里,借着他的眼睛,去感受他看到的世界。而这本书,就属于第二种。就像作家普鲁斯特说的,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发现新的风景,而是寻得新的眼睛。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就是张力奋老师这个做了一辈子新闻的,老新闻人观察世界的眼睛。

    《牛津笔记》 作者简介

    张力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留校任教。英国莱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曾任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副主编、FT中文网创刊总编辑、《FT睿》杂志创刊总编辑、英国广播公司资深记者、新闻主编。曾获亚洲新闻奖等国际奖项。牛津大学、香港大学等校客座教授。

    《牛津笔记》 阅读收获

    1. 本书作者张力奋,早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毕业之后在大学里当过老师,后来出国留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担任制作人。后来,在英国《金融时报》期间,创办了FT中文网。现在,他又回到复旦大学新闻系当教授。有人说,张力奋就像一根针线一样,把过去40年的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缝合起来。
    2. 世界上的书,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是作者穿越到你的身体里,然后把他的观点,他的故事,放进你的脑子里。比如我们通常读的小说、社科读物、科普文章,都属于这一类。而第二种,正好相反,作者是不代替你下判断的。他只说自己的感受。这就像让你穿越到他的身体里,借着他的眼睛,去感受他看到的世界。而这本书,就属于第二种。就像作家普鲁斯特说的,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发现新的风景,而是寻得新的眼睛。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就是张力奋老师这个做了一辈子新闻的,老新闻人观察世界的眼睛。

  • 相关阅读:
    vue截取video视频中的某一帧
    sm加密前端解析--JS实现国密算法SM2加密
    前端js解析识别图片二维码
    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分页功能, 你会怎么设计? 前后端如何交互?
    jQuery事件
    如何实现文件上传?说说你的思路
    实现JWT鉴权机制
    对中间件概念的理解,如何封装 node 中间件
    Node 文件查找的优先级以及 Require 方法的文件查找策略
    angularjs input使用ng-model双向绑定无效bug解决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umpycomcn/p/1366400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