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3个维度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别痴迷快速阅读了

    这几年快速阅读市场火爆,主张也很简单:牛人都看过几百上千本书,要变得和他们一样牛逼,你不快速阅读怎么能行!?于是,畅销书+快速阅读课程开始大行其道:教你一年200本书!20分钟速读一本书!

    当然快速阅读不是没有可能。但书有薄厚之差、难易之差,人有知识水平之差,如果概念滥用,比如200本书、20分钟云云就会误导很多人。为什么有人读得快呢?认知科学家们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得出的一致结论是:

    高手的理解,更多依赖背景知识的驱动,更少依赖文本信息。

    新手的理解,更少依赖背景知识的驱动,更多依赖文本信息。

    也就是说,阅读速度快,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的背景知识更多。

     
     

    《刻意练习》里就提到一个例子:“对于某则关于棒球比赛的新闻,决定一个人理解程度的关键,不是他的语言能力,而是他对棒球运动本身已有多少了解。”

    再比如,给小学生看的天文科普杂志,什么太阳系有哪些行星啊、长什么模样之类的内容,拿给你看,绝对读得飞起,因为有充足的背景知识。

    读书,从更大的层面讲,更是学习的子集(消遣阅读除外),所以我们应该把焦点从快速阅读挪开,转移到如何积累一个领域的背景知识?方法有且仅有一个:搭建知识体系。

    我有3个阶段性的经验,分享给你。

    1、如何掌握知识?

     

    建立牢固的心理表征。

    什么是表征(representation)?比如,猫这个字表征的是现实的猫,地图表征的是现实的地形,一张花的照片表征的是现实的花。

    什么是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呢?即信息在大脑中的呈现方式。说白了,表征的载体,从文字、地图、照片变成了大脑:

    当摄像头变成眼睛,心理表征是你对这朵花的所有感受

    一看到蒙娜丽莎四个字,心理表征是脑海里浮现的那幅油画

    一听到狗,立马想起了相关特征:长着毛、四条腿、吃骨头等等

    为什么一听到狗,就立马想起相关特征呢?因为心理表征存储在我们的长期记忆区(long-term memory),一听到「狗」这个字的线索,大脑会自动从长期记忆区里提取与狗相关的信息,进入思考空间——工作记忆区(working memory)

    注意,牢固的心理表征,并不是常识里的「记住了」,关键在于其能够自动化地调取。

    做英语阅读题碰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单词,得搜索枯肠,才想起来是什么意思,就说明心理表征不牢固。有的甚至几乎没有心理表征,比如广义相对论,说的是什么?多数人可能只知道这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

    “通过以多种方式应用我们从自己的经验中获得的知识,认知才得以进行。理解知识如何应用的前提是理解它如何在人脑中表征的。”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

    掌握一个知识点,不是此时记住知识点,而是建立牢固的心理表征,能够自动化调取,受用5年、10年甚至一生。如何建立牢固的心理表征呢?我有几条建议:

    找相对严谨、靠谱的书来读

    最可悲的,莫过于快速阅读几十上百本不靠谱的书,怼着一个个不靠谱的知识建立心理表征,看似使劲,实则低效,何不从一开始就找相对严谨、靠谱的书来读呢?而心理表征的建立,无非两个方向:

    1、学习没学过的

    这个不用多说,我们一直在做的事。

    2、扩展自以为知道的

    有的概念你自以为很了解,比如当我说「真理」,你能想到的是什么?估计很多人想:“真理不就是真理嘛,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但学了一点科学哲学后,我才发现「真理」二字有多复杂,我能想到的是这些:

     
     

    包括刚刚说的心理表征、长期记忆区、工作记忆区这三个概念,远比我讲的要复杂得多,所以永远不要自以为知道了,就放弃探索。

    增强提取强度

    做英语阅读题,看到似曾相识的单词却想不起来意思,就是因为大脑对这个单词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不足。认知科学有两个发现:一是,提取越困难,提取强度的增值就越高;二是,提取强度会随着你提取的次数,越用越高。

    利用这两个发现改善学习,我们可以这么做:

    1、输出:有难度的提取

    一种输出是读书笔记,另一种是发表文章。比如写完这篇文章后,我对「如何搭建知识体系」的理解无疑更深了。

    2、复习:多次数的提取

    制定复习计划,分散复习读书笔记。比如你可以:

    第一次复习在一天之后

    第二次在一周之后

    第三次在一个月之后

    ……

     
     

    有难度、多次数的提取,带来的是神经纤维结构的改变,形成更多的髓鞘,使神经脉冲的速度提高10多倍,对应的正是提取强度。

    联系——让知识变得有意义

    3.1415926这个数字本身是没什么意义,但它和圆周率联系起来,就变得有意义了。

     
     

    同理,1.e4 e5 2. Nf6 3.Bb5 a6……这组数据对普通人来完全没有意义,但国际象棋高手可以看懂,因为这是棋谱的表达方式,数据和棋盘布局联系,就变得有意义了。这也就引出了联系的第一层做法:

    1、联系实例

    所以在上文,我不光说了定义:心理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还举了花、蒙娜丽莎和狗三个例子,帮助你理解。自学某个知识,也尽可能地联想,能具体化到哪些实例?

    2、搭建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

    即搭建知识体系,且看下文。

    2、如何有效地积累背景知识?

     

    从底层往上搭建知识体系。

    互联网时代,很多人是怎么积累他们的知识的呢?

    捡芝麻。

    一会有人说你读得太慢了,大牛读书都快,不学快速阅读你就成不了大牛了;一会儿有人说不懂XXX思维,职场里你就等着吃亏吧;一会儿又有人说智能时代要来了,不学编程你就要被时代淘汰了!

    看到这个课程想学,读了那个干货直呼过瘾,而后发现只是屯了不同硬度的干货,喝了不同口味的鸡汤。这不是捡芝麻是什么?

    我的建议是少捡点芝麻,先种树——搭建知识框架。

    学习学科的汇总:科学

    知识与知识间是有层级的,所谓芝麻,便是那些不成体系的零散知识,捡一个是一个,很低效。而掌握了底层的元知识,比如科学方法,有助于理解成百上千个芝麻。说来也怪,中学时代我们就学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可「科学」本身作为一门学科却长期缺位。

    作为大部分学科共有的元知识,学习科学,好处一是形成知识过滤系统:识别靠谱的知识与不靠谱的知识,识别科学与伪科学,不靠谱的直接跳过,伪科学直接不看,大大提高接受知识的纯度和效率。

    好处二在于,科学素养相当于给自己的知识体系立起一根粗壮的树干,下面的事,就是去找一个大的树叉——某个学科。

    推荐书籍:

    科学方法《对伪心理学说不》适合入门

    科学哲学《世界观》《哲学、科学、常识》适合进阶

     

    从感兴趣的书/从导论书籍入手

    如果还不确定更想学习哪个学科,先买一些有趣的书来读,比如决策心理学领域有本《别做正常的傻瓜》就非常有意思,当初也是这本书,激发了我自学心理学的动力。

    一旦确定系统学习,那就从导论书籍(涵盖了一个学科大部分的重要概念)入手。原因同上,学科导论是大的树叉,学科分支则是小的树杈,然后才是具体知识——树杈上的叶子。

     

    选择知识管理工具

    这个就不多说了,有很多。从长期来看,推荐用电子工具来知识管理,而不是纸质本子,一来条理好、检索快,二来打字的效率也高很多。

    我个人常用的是思维导图——搭建知识体系,印象笔记——存储读书笔记和写作素材,和手机备忘录——收集碎片想法。

    这些都是你的输出,还能加以复习的话,就应了上文「增强提取强度以建立心理表征」的做法。

    3、如何识别书的论证结构?

     

    关注全书的论证结构

    很多人读书方法非常原始——上来就从正文第一页翻起,这种方式就基本是被作者带着走,不能从更高的角度审视阅读材料,更别谈识别论证模式了。我的建议是:

    对于理论性不那么强、不厚的书,比如《慢思考》,你只需要仔细琢磨下那一两页目录,就能看出这本书的大体结构:

    前三分之一内容介绍脑科学原理「是什么」,中间三分之一说「为什么」我们的专注力受到损害,最后三分之一才说「如何」专注。

    对于理论性比较强、大部头的书,比如本文参考的书目之一——《认知心理学:心智、研究和你的生活》,光目录就足足有七大页。

    我的做法是,就每一章的大标题做导图,比如这样:

     
     

    如此,便对全书结构有了整体概览,接着便进入某一章的阅读,且看下文。

    关注某一章的论证结构

    对于理论性不那么强、不厚的书,通常看一看章节内的小标题,就能懂作者要大概要说什么。

    对于理论性比较强、大部头的书,我仍然就章节内容继续做导图,对章节内容有个概览,比如:

     
     
     
     

    关注某一小节的论证结构

    进入到某一小节的阅读,有必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套路:

    一个核心论点+几个重要的分立论点+大量的事实论据+说服你相信这个论点的话

    一本书,最重要部分是论点,而例子最大的价值在于服务读者:假如我没完全理解论点,就能通过例子辅助理解。换句话说,当我已经弄明白论点,很多例子扫一眼就行了。

    特别是很多商业类、个人提升类的畅销书,为了说明论点的正确性,常常堆砌大量的案例,或者动辄引用大量数据,却好像在掩饰论点的不自信……所以我会跳过这些「正确的废话」,以下3种情况除外:

    例子本身还蛮有趣;我没完全理解论点,需要通过例子辅助理解;写作需要,读的时候会刻意收集好例子,以备用到未来的文章里。

    当然,面对论点也要注意:

    很多畅销书的核心论点,其实就是从某学科的枝丫上抽几片叶子,叶子上包几层彩纸,把学科里已有的A概念、B原理、C机制换身行头,创造一个看似全新的概念,顺便讲几个故事,就生产出了一本书……

    这也是我为什么推崇搭建学科的知识体系,系统学习,胜读千百本畅销书。

    4、实践+时

     

    如果说还差什么,无疑是:实践+时间。或许这最后一步,才是最难的部分。

    实践,从想到做,刷掉一批人;时间,从做到持续做,又刷掉一批人。

    最后,推荐你几本本文的参考书目,学习方法,看这几本足够了:《刻意练习》,《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和《认知心理学:心智、研究和你的生活》

    迎接实践与时间的冲刷吧。

     
     


    作者:靳小凡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9d27adf1e44#comments
    来源:简书
  • 相关阅读:
    Eclipse快捷键大全
    OOA/OOD/OOP
    SQL Server 存储过程(转)
    PowerDesigner 生成数据库方法(转)
    CDM和PDM的区别?(转)
    委托存在的理由
    提问回顾
    对软件工程常见概念的一些见解
    Gulp插件笔记
    Pascal-S代码注释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onelikeone/p/1539183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