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测试近五年有感

    记得测试三年有感(http://www.cnblogs.com/opama/p/4355462.html)那篇文中的那句”做到测试中最会开发,开发中最会测试”的豪言壮语的声音还回响在昨日,转眼间又过了两年。
    这两年对我来说有了太大的改变。

    15年的年后,我从腾讯离了职,回到了杭州。其实走这个想法也酝酿了很久了,在广东学习和工作停留了快十年(包括广州+深圳),未来呆在哪里一直是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毕业的时候投了淘宝、阿里、华为杭研的offer,但最终选择腾讯,有我再一次面试被阿里鄙视的原因(已经被鄙视好几次了,我感觉八字不匹配啊),也有我看衰通信业坚信互联网是未来的执念。何况财付通和阿里的业务相近,好好学习总能去阿里了。然后就是在腾讯三年的工作了。每次过年爸妈总会问我想不想回来,我总说我太菜了,很多东西都没学到,等到工作几年再说了。其中有些不舍的成分,现在回头看看以前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是10点回去的,到了微信支付部门后,12点后回家基本是家常便饭,虽然很辛苦但很充实快乐,腾讯是一家伟大的公司而且对员工真的很好,各种软性福利以及坐椅、电脑就能表达出对程序员基本的尊重。对个人成长来说,支付业务的系统复杂度以及对质量要求都是很高的,我学到了很多,除了测试技能和规范的流程,风险意识、系统设计的品味这些都是到哪里都受用的知识。

    工作三年往往是道坎,和我同期入职的小伙伴很多也在三年左右的时候跳槽另谋高就。15年年后,深圳迎来了一轮房价上涨,感觉买房好吃力,于是动了走的念头。另外在测试理念方面,我在微信支付时逐渐感觉测试的地位不像在财付通时那么重要的,略有不满,但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不就是这样的么~

    后来同时给网易和支付宝投简历,面试网易拿了offer,快入职的时候支付宝来面试电话了,只好婉拒了,于是和阿里又一次错过了。网易在人力资源用户等各方面和腾讯还是有些差距的。在网易我隶属于QA部门,QA的负责的事比我在腾讯时候做系统测试的时候要多的多,要去推动各种流程建设,还有各种质量统计和改进计划。由于之前腾讯时,开发和测试都是属于同一个业务的研发中心,所以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各种推动和开展都比较顺利。而到了网易之后开发和测试实际上不是一个部门的人,开展工作主要看个人造化了,尤其是项目紧张的时候,没有高压手段或者事故驱动是做不出啥事情的。刚来项目的时候,项目只是面向内部使用,节奏比较惬意,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了下java,把自动化框架搭了下,接口用例写了一写,感觉还挺好的。到后来项目要对外做公有云,节奏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新来的开发较多,测试人力不足,上线时间紧,简直要把我逼死了,每次上线前都要发一下风险邮件,告诉老大们哪里测了,哪里没测,哪里有坑,出了事不要砍死我。庆幸的是,除了上线期间遇到了几次悲剧外,功能方面没出什么大事。项目最大的问题是云计算是个新领域,团队中缺各种有经验和靠谱的人,所以项目运作起来各种状况频出。另外我一直坚信网易是一家游戏公司,做云计算需要很大的人力和资源的投入,公司能不能下决心去支持还是一个巨大的疑问。然后自己心中又又新的迷茫了,业务基本已经比较了解了,迭代节奏如果还是这样的话,日复一日也做不了什么更深入的验证,就是敲定一下需求快速测一把上线,没什么太大的价值,我去做还是别人去做差别也不大。

    2016年元旦三天通宵抢救线上问题元气大伤。过年的时候基本每天都要去线上巡视下看看有没有容量爆掉的问题,苦逼的要死。到了年后,感觉心情好down。这时候华为大力搞云计算,就去了华为,不是对华为的环境有所期待,而是云计算在华为更有可能成功,当然买完房太穷了也是一个因素。半年来,华为的流程和做事风格与互联网公司完全不同,工程能力和效率差互联网公司一截,相关信息其实在华为心声和知乎上都有很真实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详(tu)述(cao)。经过半年的洗礼,我还是喜欢安安静静干好活,碰到浑水能避开就避开,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每个人总是能有选择的不是么。

    经历了这几家公司,没有办法说哪家公司更适合我或者更适合测试发展,因为每个阶段人想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新人想要快速成长肯定选腾讯,想要自由一点就选互联网公司,想要有所挑战就选华为,将来也许想要安逸一点可能就会去其他公司。但不管怎么样,你总能学到一些东西,很多技能都是通用的,大家都说测试的业务能力很强,其实强的并不是业务知识本身,业务知识换个方向可能就没用了,比如以前测web的现在测后台可能就傻眼了。学习的能力、责任心、测试思路等这些才是需要仔细打磨,是能在不同业务领域进行测试都能通用的能力。经过了几家公司的历练,我自认为各方面还是合格的,能够在不同业务领域都能干的不错。

    对比两年前,我在工作上又有了些新的感悟和收获:

    1. 测试技能稍微长进了一些,但是不多,很多精力花在了开会、沟通、带人等事情上,很少有纯执行测试的时间

      • 编程语言掌握了Java和Go,水平方面只能呵呵了。
      • 整天忙于业务测试,编程水平其实没有什么提高。
      • 不再像刚入门的时候对工具和语言有学习的执念。工具和语言就是拿来解决问题的,用的到就去学,没用到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留个印象后序有空关注下。
      • 自动化很重要,但是真正能承担起构建合理框架,编写易懂易维护的自动化case的测试人员少之又少。
      • 不可避免的需要做一些对自己没什么价值但对别人有一些价值的事情,这就是所谓公司只管你产出不负责你的成长
    2. 换了2家公司后,不知道是做人圆滑了还是成熟了,不再坚持以前的一些原则了:

      • 不再追求单纯的质量好。在时间和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更注重策略和性价比,虽然这很无奈,而也是测试深度不够的原因,表面上的测试做完测试时间就差不多用完了。
      • 面对开源的大系统,接受了再怎么测都会存在覆盖不充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控制风险是一个更难掌握的技巧。
      • 在一个大项目大系统中,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局限性,搞不定的事情与其折腾死自己还不如乖乖承认的确搞不定。
    3. 面过一些人,理念和技能都ok的人屈指可数,我想这样的人大多转职了吧。业界上并没有一本宝典告诉测试如何自我修炼,全靠个人领悟思考,这注定是一条少有人走过的路。

      • 很多人六七年的经验,但连正确的理念和做事方式都没掌握,工作再久不会有什么提高
      • 不好学,满足现状的人,总会被淘汰
    4. 沟通、交流往往比想象重要,情商有时比技术能力更重要。不要死盯着技术方面,要开拓眼界,这方面测试其实是比开发有优势的。

    5. 干了几年后,发现身体最重要啊~~另外,尽早解决单身问题 ~~

    前几天听了陈晔的知乎live,对测试不好做这一点也深有同感,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基本上没有人不讨厌自己的工作的,也没有任何一门工作是高薪又好做的,测试不好做,开发和产品经理等也有自己的瓶颈。如果真想转开发、转项目管理也许麻烦一点但花一些时间总能转的,然而我目前还是想继续从事测试这一行,因为我想拯救世界,因为这很有意思。

    最后,希望在第七年的时候我回来再看,眼界、心智和能力与第五年相比都能提高,这样就不负光阴了。

  • 相关阅读:
    JeePlus:代码生成器
    JeePlus:API工具
    Java实现 洛谷 P1023 税收与补贴问题
    Java实现 洛谷 P1023 税收与补贴问题
    Java实现 洛谷 P1023 税收与补贴问题
    Java实现 洛谷 P1328 生活大爆炸版石头剪刀布
    Java实现 洛谷 P1328 生活大爆炸版石头剪刀布
    Java实现 洛谷 P1328 生活大爆炸版石头剪刀布
    Java实现 洛谷 P1328 生活大爆炸版石头剪刀布
    Java实现 洛谷 P1328 生活大爆炸版石头剪刀布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opama/p/636655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