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成为技术大拿,一直是自己职业追求的信仰。基于这样的信仰,理性的生活、学习、工作,视逻辑为最大加权。但面对生命本身时,理性真的适合于生命体更好的存在吗?
每当因某事、某人、某情形,或者当下某一种心境,而触发了自己的浮想联翩时,选择将其压抑 (因时间),或将其记录下来,在时间花费上的确让我很纠结。虽坚信知识的进化,建立在否定或者完善前人有因有果的推断上,这点不包括感性知识。每个社会人,心境上的际遇,诉诸于以往的文学作品,如果幸运的话,找到了适合的阅读材料,其实是不会感受到孤独无助。因为你当下所处的境遇,前人已无数次的经历过,你的孤芳自怜恰是源于狭隘无知罢了。既然如此,我的所感为何要再去“造轮子”呢?因为,我可能不够幸运,当下没能找到那个轮子,所以得自己造。
珍重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它们的自然流露,毕竟感性认知是对象认知的第一步。虽然,我无法做到对大部分所经历的事情,都能够极其敏感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我的纯感性表达,也只能是自定义的纯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