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数据库读写分离架构

    一、读写分离

    什么是数据库读写分离?

    这里写图片描述

    答:一主多从,读写分离,主动同步,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库架构,一般来说:

    • 主库,提供数据库写服务
    • 从库,提供数据库读服务
    • 主从之间,通过某种机制同步数据,例如mysql的binlog

    一个组从同步集群通常称为一个“分组”。

    分组架构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答:大部分互联网业务读多写少,数据库的读往往最先成为性能瓶颈,如果希望:

    • 线性提升数据库读性能
    • 通过消除读写锁冲突提升数据库写性能

    此时可以使用分组架构。

    一句话,分组主要解决“数据库读性能瓶颈”问题,在数据库扛不住读的时候,通常读写分离,通过增加从库线性提升系统读性能。

    二、水平切分

    什么是数据库水平切分? 
    这里写图片描述

    答:水平切分,也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库架构,一般来说:

    • 每个数据库之间没有数据重合,没有类似binlog同步的关联
    • 所有数据并集,组成全部数据
    • 会用算法,来完成数据分割,例如“取模”

    一个水平切分集群中的每一个数据库,通常称为一个“分片”。

    水平切分架构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答:大部分互联网业务数据量很大,单库容量容易成为瓶颈,如果希望:

    • 线性降低单库数据容量
    • 线性提升数据库写性能

    此时可以使用水平切分架构。

    一句话总结,水平切分主要解决“数据库数据量大”问题,在数据库容量扛不住的时候,通常水平切分。

    三、为什么不喜欢读写分离

    对于互联网大数据量,高并发量,高可用要求高,一致性要求高,前端面向用户的业务场景,如果数据库读写分离:

    • 数据库连接池需要区分:读连接池,写连接池
    • 如果要保证读高可用,读连接池要实现故障自动转移
    • 有潜在的主库从库一致性问题

      这里写图片描述

    • 如果面临的是“读性能瓶颈”问题,增加缓存可能来得更直接,更容易一点
    • 关于成本,从库的成本比缓存高不少
    • 对于云上的架构,以阿里云为例,主库提供高可用服务,从库不提供高可用服务

    所以,上述业务场景下,楼主建议使用缓存架构来加强系统读性能,替代数据库主从分离架构。

    当然,使用缓存架构的潜在问题:如果缓存挂了,流量全部压到数据库上,数据库会雪崩。不过幸好,云上的缓存一般都提供高可用的服务。

    四、总结

      • 读写分离,解决“数据库读性能瓶颈”问题
      • 水平切分,解决“数据库数据量大”问题
      • 对于互联网大数据量,高并发量,高可用要求高,一致性要求高,前端面向用户的业务场景,微服务缓存架构,可能比数据库读写分离架构更合适
  • 相关阅读:
    about paper
    虚拟环境部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1621123028《Java程序设计》第4周学习总结
    Linux C 数据结构 ->单向链表<-(~千金散尽还复来~)
    Spring 解析(获取)URL 参数
    【简单】罗马数字转整数
    【简单】字符串字母数统计
    MongoDB 集合(collection)常用方法 (Method)
    python中group()函数的用法
    requests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anchanggui/p/1143491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