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你买了多少ERP?

    企业使用ERP(或是其他管理系统),有三种模式:自开发、采购、租赁(SAAS)。不知道企业的各级管理者们,是否想过这个问题——我们到底买(做、租)了多少“量”的ERP呢?

        这个问题也许不是那么好回答。

        市面上的ERP生产厂商,大多都是在按“套”、“模块”来销售产品。不同厂商对模块的划分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厂商,一个财务管理模块和一个项目管理模块,从“规模量”上又怎么比较呢?这些模块凭什么定价?到底有哪些差异?最重要的,是这些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呢?

        为了更简单地说明这个概念,我们对比一件日常事务。

        企业使用的办公场地也是三种模式:自建、采购和租赁。无论是哪种选择,管理者们都能明确一个“量”的指标——面积——建筑、使用面积各“xx平方米”。

      大家都能体会到,对于建筑物而言——面积,尤其是套内的“使用面积”能够反映其“真实价值”;且“量化、直观”。

        那么,对于软件系统,有没有类似的“度量”指标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上个世纪70年代,国外就有专家开始研究——如何有效、直观地度量软件规模?研究出了很方法,其中最有生命力的就是“功能点分析法”,计量单位就是“功能点”。这套方法已经被纳入了ISO的标准,有很多国际组织在持续地研究和实践。

        对于ERP系统而言,用户主要就是功能需求(当然也有一部分“非功能需求”)。对于功能需求,应用这个方法,就可以客观的分析出用户需要什么功能,且“量”有多大。

        这套方法的主要原理,首先就是要收集、整理、分析用户的功能需求,然后再从中提炼出“数据功能”和“业务功能”。我就拿群众“喜闻乐见”的微信红包举例了吧——

      国际上有一套标准,明确了每一个功能可折算为若干功能点。

      如上计算,微信红包的这局部功能,核算为24个“功能点”。

        注意:这些功能一定要拆分到最细且完整的“颗粒”。例如:查看红包,就有两个“业务功能”:查看收到的红包、查看发出的红包。这个“尺度”的把握,是需要专业训练的——像是建筑行业对于“造价师”的培养一样。目前,我国也有专门的“软件工程造价师”认证。

        这个方法在国外的应用很普遍,不仅仅是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巴西、南非……。目前在我国,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和大型的银行、电信公司在应用。

        这个思路,应用在企业信息化领域,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1、先明确内部的需求。

        一定是基于企业自身的需求,来先进行内部的功能度量。即知道需要什么模块,又能知道需要多少量。然后再去选择如何获得?这一点,就像我们买(建、租)房一样,先分析出需要什么样的房间,各需要多少平方米——然后再去行动,去“有的放失”。

        2、不要被即成的产品所困扰。

        一定是企业来选择ERP的功能和功能规模,而不要是被已有ERP产品牵着鼻子走。(www.parawork.com)

    软件需求管理
  • 相关阅读:
    Advanced Configuration Tricks
    Reviewing the Blog Module
    Editing and Deleting Data
    Making Use of Forms and Fieldsets
    Understanding the Router
    SQL Abstraction and Object Hydration
    Preparing for Different Databases
    Java学习理解路线图
    Openstack学习历程_1_视频
    CentOS安装Nginx负载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arawork/p/590039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