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STL学习小记顺序容器

    STL中的顺序容器有:

      vector    //支持快速随机访问

      list       //支持快速插入删除  

      deque    //双端队列

    顺序容器适配器:

      stack        //LIFO

      queue       //FIFO

      priority_queue //有优先级管理的队列

    我不是很明白adapter适配器的意思。这个词太布宜诺斯艾利斯了。以前接触到的有电源适配器,网络适配器,等等,在我的脑子里直接会被替换成另一个词汇,比如变压器,网卡之类的。估摸着大概就是特殊应用的工具这种意思。

    言归正传, 重复造轮子一直以来都是我乐此不疲的事情,所以此番是第一次学习STL。

    顺序容器,按字面意思就是把一堆东西(按模板的定义)按顺序存放起来。

    作为一个初学者,使用最多的就是数组。但是数组需要在初始化的时候就设置好大小。如果是动态会增加删除的需求的话,就不好使用数组了。这个时候可以使用vector来替代。

    一, vector

    使用vector之前,需要引入它的头文件

    #include <vector>

    然后是

    using std::vector;

    当然,不限麻烦可以不写这句,只要可以在每次声明vector的时候都std::vector<XXX> vec;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vector>
    using std::vector;
    
    struct Student
    {
        int nCode;
        string strName;
    };
    
    int main()
    {
        Student sts[] = {{4, "ddd"},{2, "bbb"},{6, "fff"},{3, "ccc"},{1, "aaa"},{5, "eee"}};
        vector<Student> vec(sts, sts+sizeof(sts)/sizeof(Student));
        vector<Student>::iterator iter = vec.begin();
        for(;iter!=vec.end();iter++){
            cout<<iter->nCode<<", "<<iter->strName<<endl;
        }
        system("pause");
        return 0;
    }

    vector有好几个构造函数,其中一个可以很方便地将数组的副本转化成vector,也可以从数组中选择一个区间将副本转换成vector。

    然后使用iterator(迭代器)或者是下标可以快速地对容器中的元素进行访问。

    对,只是访问。和数组一样,下标只是用于访问,增删什么的使用下标或是迭代器都是很大的错误哦。

    使用迭代器的时候,如果要访问第一个元素,可以使用vector的成员函数begin(),它将返回第一个元素的迭代器。然后使用*符号就能访问第一个元素。简直就像是一个指针嘛。使用成员函数end()将会返回最后一个元素的末尾,这个末尾只是表示迭代器到达容器尾端,并不是最后一个元素,可以用来判断容器中的元素遍历完毕。

    对迭代器使用算术操作符可以调整迭代器的定位。比如要快速定位到中间的元素,可以这样:

      iter = vec.begin()+vec.size()/2;

    对vector元素使用push_back可以在末尾插入元素,其他诸如此类的方法,等需要用的时候自行选择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对vector的元素进行增删之后可能引起迭代器定位的变动,再次使用迭代器之前需要重新定位。

    二, list

    同vector一样,使用前需要引入头文件

    #include <list>

    using std::list;

    list的操作方式和vector大同小异。比较大的区别就是对数据的快速增删上面,顾名思义。

    还有好用的就是,list多了一个sort成员函数,对元素进行排序。

    上面的代码示例中在容器里乱序添加了几个学生,下面,替换成list容器,并对他们进行排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list>
    using std::list;
    
    struct Student
    {
        int nCode;
        string strName;
    };
    
    bool Compfn(Student x,Student y)
    {
        if(x.nCode>=y.nCode)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int main()
    {
        Student sts[] = {{4, "ddd"},{2, "bbb"},{6, "fff"},{3, "ccc"},{1, "aaa"},{5, "eee"}};
        list<Student> lst(sts, sts+sizeof(sts)/sizeof(Student));
        //list<Student>::iterator iter = lst.begin();//在这里的迭代器在排序之后定位会被更改
        lst.sort(Compfn);
        list<Student>::iterator iter = lst.begin();
        for(;iter!=lst.end();iter++){
            cout<<iter->nCode<<", "<<iter->strName<<endl;
        }
        system("pause");
        return 0;
    }

    sort函数是按照升序排序的, 如果已经有<符号类型的话,可以直接使用lst.sort()进行排序,没有的话需要实现一下。

    sort函数可以接受一个参数,像学生等自定义的类型无法判断按什么规则来排序,可以按照姓名的拼写,可以按照学号,可以升序,可以降序等等。。。这个时候定义一个函数来决定这个规则,这个函数指针就是sort的参数。

    比如上例的Compfn函数

    该函数接受两个参数, 前者x和后者y, 如果返回为true则不会变换两者的位置表示顺序正确,反之返回false则表示顺序不对,需要变换位置。此处可以更改逻辑,自定义排序规则,比如>=的时候返回true就是降序平排列了。

    另外, 似乎list没有提供下标访问。要问为什么的话,此时的我只想使用STL,并不想看源码,顾名思义链表的话随机访问的确不是很方便。

    同理得其他

    另外的顺序容器也都差不多。最后谈一下我学到的几个小教训。

    在使用stack的时候想要遍历stack,于是访问一次top,弹出一个元素,同时还对计数器i进行++操作。结果查看的元素只有一半。。。这个计数器i++的操作真是多余,是不动大脑的机械式劳动的产物。

    还有一个bitset的东西很有意思, 因为没有系统学习泛型, 所以是第一次看到将泛型当做类似函数参数一样使用的。

    原来泛型的还可以写成bitset<32>这样。。。为什么不干脆设计成普通类的构造函数呢?这很奇怪。还有这样的泛型也自己模仿着写了一下,发现使用template<int n>这样是没问题,但如果是自定义类型的话(比如template<Student stu>)就不行。

    template<Student stu>
    class Person
    {
        int m_numb;
    public:
        Person()
        {
            m_numb = stu->nCode;
            cout<<m_numb;
        }
    };
    
    
    int main()
    {
        Student stu = {10};
        Person<stu> p;//error
        return 0;
    }

    要说为什么的话:

    可以去学习下C++primer的16.2.1节。

    修改成如下就没问题了。

    template<Student* stu>
    class Person
    {
        int m_numb;
    public:
        Person()
        {
            m_numb = stu->nCode;
            cout<<m_numb<<endl;
        }
    };
    
    Student stu = {10};
    
    int main()
    {
        stu.nCode = 100;
        Person<&stu> p;
        system("pause");
        return 0;
    }

    剩下的继续慢慢学。

    每天进步一块钱,只要积累三个月就有回家的车费了~

  • 相关阅读:
    mongodb压缩——snappy、zlib块压缩,btree索引前缀压缩
    python cassandra 创建space table并写入和查询数据
    机器学习算法选择——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的算法选择
    公积金联名卡——提取公积金用,用身份证即可办理
    Facebook图片存储系统Haystack——存小文件,本质上是将多个小文件合并为一个大文件来降低io次数,meta data里存偏移量
    HDFS namenode 高可用(HA)搭建指南 QJM方式 ——本质是多个namenode选举master,用paxos实现一致性
    javascript语言精粹:继承
    转:Javascript的10个设计缺陷
    转:CSS选择器笔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asoraku/p/301004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