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WaitGroup值的时候,我们最好用“先统一Add,再并发Done,最后Wait”的标准模式来构建协作流程。
如果在调用该值的Wait方法的同时,为了增大其计数器的值,而并发地调用该值的Add方法,那么就很可能会引发 panic。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在一开始就确定执行子任务的 goroutine 的数量,那么使用WaitGroup值来协调它们和分发子任务的 goroutine,就是有一定风险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分批地启用执行子任务的 goroutine。
前导内容:WaitGroup 值补充知识
我们都知道,WaitGroup值是可以被复用的,但需要保证其计数周期的完整性。尤其是涉及对其Wait方法调用的时候,它的下一个计数周期必须要等到,与当前计数周期对应的那个Wait方法调用完成之后,才能够开始。
我在前面提到的可能会引发 panic 的情况,就是由于没有遵循这条规则而导致的。
只要我们在严格遵循上述规则的前提下,分批地启用执行子任务的 goroutine,就肯定不会有问题。具体的实现方式有不少,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for循环来作为辅助。这里的代码如下:
func coordinateWithWaitGroup() { total := 12 stride := 3 var num int32 fmt.Printf("The number: %d [with sync.WaitGroup] ", num) var wg sync.WaitGroup for i := 1; i <= total; i = i + stride { wg.Add(stride) for j := 0; j < stride; j++ { go addNum(&num, i+j, wg.Done) } wg.Wait() } fmt.Println("End.") }
这里展示的coordinateWithWaitGroup函数,就是上一篇文章中同名函数的改造版本。而其中调用的addNum函数,则是上一篇文章中同名函数的简化版本。这两个函数都已被放置在了 demo67.go 文件中。
我们可以看到,经过改造后的coordinateWithWaitGroup函数,循环地使用了由变量wg代表的WaitGroup值。它运用的依然是“先统一Add,再并发Done,最后Wait”的这种模式,只不过它利用for语句,对此进行了复用。
好了,至此你应该已经对WaitGroup值的运用有所了解了。不过,我现在想让你使用另一种工具来实现上面的协作流程。
我们今天的问题就是:怎样使用context包中的程序实体,实现一对多的 goroutine 协作流程?
更具体地说,我需要你编写一个名为coordinateWithContext的函数。这个函数应该具有上面coordinateWithWaitGroup函数相同的功能。
显然,你不能再使用sync.WaitGroup了,而要用context包中的函数和Context类型作为实现工具。这里注意一点,是否分批启用执行子任务的 goroutine 其实并不重要。
我在这里给你一个参考答案。
func coordinateWithContext() { total := 12 var num int32 fmt.Printf("The number: %d [with context.Context] ", num) cxt, cancelFunc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for i := 1; i <= total; i++ { go addNum(&num, i, func() { if atomic.LoadInt32(&num) == int32(total) { cancelFunc() } }) } <-cxt.Done() fmt.Println("End.") }
在这个函数体中,我先后调用了context.Background函数和context.WithCancel函数,并得到了一个可撤销的context.Context类型的值(由变量cxt代表),以及一个context.CancelFunc类型的撤销函数(由变量cancelFunc代表)。
在后面那条唯一的for语句中,我在每次迭代中都通过一条go语句,异步地调用addNum函数,调用的总次数只依据了total变量的值。
请注意我给予addNum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值。它是一个匿名函数,其中只包含了一条if语句。这条if语句会“原子地”加载num变量的值,并判断它是否等于total变量的值。
如果两个值相等,那么就调用cancelFunc函数。其含义是,如果所有的addNum函数都执行完毕,那么就立即通知分发子任务的 goroutine。
这里分发子任务的 goroutine,即为执行coordinateWithContext函数的 goroutine。它在执行完for语句后,会立即调用cxt变量的Done函数,并试图针对该函数返回的通道,进行接收操作。
由于一旦cancelFunc函数被调用,针对该通道的接收操作就会马上结束,所以,这样做就可以实现“等待所有的addNum函数都执行完毕”的功能。
问题解析
context.Context类型(以下简称Context类型)是在 Go 1.7 发布时才被加入到标准库的。而后,标准库中的很多其他代码包都为了支持它而进行了扩展,包括:os/exec包、net包、database/sql包,以及runtime/pprof包和runtime/trace包,等等。
Context类型之所以受到了标准库中众多代码包的积极支持,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非常通用的同步工具。它的值不但可以被任意地扩散,而且还可以被用来传递额外的信息和信号。
更具体地说,Context类型可以提供一类代表上下文的值。此类值是并发安全的,也就是说它可以被传播给多个 goroutine。
由于Context类型实际上是一个接口类型,而context包中实现该接口的所有私有类型,都是基于某个数据类型的指针类型,所以,如此传播并不会影响该类型值的功能和安全。
Context类型的值(以下简称Context值)是可以繁衍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一个Context值产生出任意个子值。这些子值可以携带其父值的属性和数据,也可以响应我们通过其父值传达的信号。
正因为如此,所有的Context值共同构成了一颗代表了上下文全貌的树形结构。这棵树的树根(或者称上下文根节点)是一个已经在context包中预定义好的Context值,它是全局唯一的。通过调用context.Background函数,我们就可以获取到它(我在coordinateWithContext函数中就是这么做的)。
这里注意一下,这个上下文根节点仅仅是一个最基本的支点,它不提供任何额外的功能。也就是说,它既不可以被撤销(cancel),也不能携带任何数据。
除此之外,context包中还包含了四个用于繁衍Context值的函数,即:WithCancel、WithDeadline、WithTimeout和WithValue。
这些函数的第一个参数的类型都是context.Context,而名称都为parent。顾名思义,这个位置上的参数对应的都是它们将会产生的Context值的父值。
WithCancel函数用于产生一个可撤销的parent的子值。在coordinateWithContext函数中,我通过调用该函数,获得了一个衍生自上下文根节点的Context值,和一个用于触发撤销信号的函数。
而WithDeadline函数和WithTimeout函数则都可以被用来产生一个会定时撤销的parent的子值。至于WithValue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调用它,产生一个会携带额外数据的parent的子值。
到这里,我们已经对context包中的函数和Context类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了。不过这还不够,我们再来扩展一下。
知识扩展
问题 1:“可撤销的”在context包中代表着什么?“撤销”一个Context值又意味着什么?
我相信很多初识context包的 Go 程序开发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确实,“可撤销的”(cancelable)这个词在这里是比较抽象的,很容易让人迷惑。我这里再来解释一下。
这需要从Context类型的声明讲起。这个接口中有两个方法与“撤销”息息相关。Done方法会返回一个元素类型为struct{}的接收通道。不过,这个接收通道的用途并不是传递元素值,而是让调用方去感知“撤销”当前Context值的那个信号。
一旦当前的Context值被撤销,这里的接收通道就会被立即关闭。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未包含任何元素值的通道来说,它的关闭会使任何针对它的接收操作立即结束。
正因为如此,在coordinateWithContext函数中,基于调用表达式cxt.Done()的接收操作,才能够起到感知撤销信号的作用。
除了让Context值的使用方感知到撤销信号,让它们得到“撤销”的具体原因,有时也是很有必要的。后者即是Context类型的Err方法的作用。该方法的结果是error类型的,并且其值只可能等于context.Canceled变量的值,或者context.DeadlineExceeded变量的值。
前者用于表示手动撤销,而后者则代表:由于我们给定的过期时间已到,而导致的撤销。
你可能已经感觉到了,对于Context值来说,“撤销”这个词如果当名词讲,指的其实就是被用来表达“撤销”状态的信号;如果当动词讲,指的就是对撤销信号的传达;而“可撤销的”指的则是具有传达这种撤销信号的能力。
我在前面讲过,当我们通过调用context.WithCancel函数产生一个可撤销的Context值时,还会获得一个用于触发撤销信号的函数。
通过调用这个函数,我们就可以触发针对这个Context值的撤销信号。一旦触发,撤销信号就会立即被传达给这个Context值,并由它的Done方法的结果值(一个接收通道)表达出来。
撤销函数只负责触发信号,而对应的可撤销的Context值也只负责传达信号,它们都不会去管后边具体的“撤销”操作。实际上,我们的代码可以在感知到撤销信号之后,进行任意的操作,Context值对此并没有任何的约束。
最后,若再深究的话,这里的“撤销”最原始的含义其实就是,终止程序针对某种请求(比如 HTTP 请求)的响应,或者取消对某种指令(比如 SQL 指令)的处理。这也是 Go 语言团队在创建context代码包,和Context类型时的初衷。
如果我们去查看net包和database/sql包的 API 和源码的话,就可以了解它们在这方面的典型应用。
问题 2:撤销信号是如何在上下文树中传播的?
我在前面讲了,context包中包含了四个用于繁衍Context值的函数。其中的WithCancel、WithDeadline和WithTimeout都是被用来基于给定的Context值产生可撤销的子值的。
context包的WithCancel函数在被调用后会产生两个结果值。第一个结果值就是那个可撤销的Context值,而第二个结果值则是用于触发撤销信号的函数。
在撤销函数被调用之后,对应的Context值会先关闭它内部的接收通道,也就是它的Done方法会返回的那个通道。
然后,它会向它的所有子值(或者说子节点)传达撤销信号。这些子值会如法炮制,把撤销信号继续传播下去。最后,这个Context值会断开它与其父值之间的关联。
(在上下文树中传播撤销信号)
我们通过调用context包的WithDeadline函数或者WithTimeout函数生成的Context值也是可撤销的。它们不但可以被手动撤销,还会依据在生成时被给定的过期时间,自动地进行定时撤销。这里定时撤销的功能是借助它们内部的计时器来实现的。
当过期时间到达时,这两种Context值的行为与Context值被手动撤销时的行为是几乎一致的,只不过前者会在最后停止并释放掉其内部的计时器。
最后要注意,通过调用context.WithValue函数得到的Context值是不可撤销的。撤销信号在被传播时,若遇到它们则会直接跨过,并试图将信号直接传给它们的子值。
问题 3:怎样通过Context值携带数据?怎样从中获取数据?
既然谈到了context包的WithValue函数,我们就来说说Context值携带数据的方式。
WithValue函数在产生新的Context值(以下简称含数据的Context值)的时候需要三个参数,即:父值、键和值。与“字典对于键的约束”类似,这里键的类型必须是可判等的。
原因很简单,当我们从中获取数据的时候,它需要根据给定的键来查找对应的值。不过,这种Context值并不是用字典来存储键和值的,后两者只是被简单地存储在前者的相应字段中而已。
Context类型的Value方法就是被用来获取数据的。在我们调用含数据的Context值的Value方法时,它会先判断给定的键,是否与当前值中存储的键相等,如果相等就把该值中存储的值直接返回,否则就到其父值中继续查找。
如果其父值中仍然未存储相等的键,那么该方法就会沿着上下文根节点的方向一路查找下去。
注意,除了含数据的Context值以外,其他几种Context值都是无法携带数据的。因此,Context值的Value方法在沿路查找的时候,会直接跨过那几种值。
如果我们调用的Value方法的所属值本身就是不含数据的,那么实际调用的就将会是其父辈或祖辈的Value方法。这是由于这几种Context值的实际类型,都属于结构体类型,并且它们都是通过“将其父值嵌入到自身”,来表达父子关系的。
最后,提醒一下,Context接口并没有提供改变数据的方法。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在上下文树中添加含数据的Context值来存储新的数据,或者通过撤销此种值的父值丢弃掉相应的数据。如果你存储在这里的数据可以从外部改变,那么必须自行保证安全。
总结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context包中的函数和Context类型。该包中的函数都是用于产生新的Context类型值的。Context类型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多 goroutine 协作流程的同步工具。不但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此类型的值传达撤销信号或传递数据。
Context类型的实际值大体上分为三种,即:根Context值、可撤销的Context值和含数据的Context值。所有的Context值共同构成了一颗上下文树。这棵树的作用域是全局的,而根Context值就是这棵树的根。它是全局唯一的,并且不提供任何额外的功能。
可撤销的Context值又分为:只可手动撤销的Context值,和可以定时撤销的Context值。
我们可以通过生成它们时得到的撤销函数来对其进行手动的撤销。对于后者,定时撤销的时间必须在生成时就完全确定,并且不能更改。不过,我们可以在过期时间达到之前,对其进行手动的撤销。
一旦撤销函数被调用,撤销信号就会立即被传达给对应的Context值,并由该值的Done方法返回的接收通道表达出来。
“撤销”这个操作是Context值能够协调多个 goroutine 的关键所在。撤销信号总是会沿着上下文树叶子节点的方向传播开来。
含数据的Context值可以携带数据。每个值都可以存储一对键和值。在我们调用它的Value方法的时候,它会沿着上下文树的根节点的方向逐个值的进行查找。如果发现相等的键,它就会立即返回对应的值,否则将在最后返回nil。
含数据的Context值不能被撤销,而可撤销的Context值又无法携带数据。但是,由于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上下文树),所以在功能上要比sync.WaitGroup强大得多。
思考题
Context值在传达撤销信号的时候是广度优先的,还是深度优先的?其优势和劣势都是什么?
参考说明:
- https://blog.golang.org/pipelines
- https://blog.golang.org/co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