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智能优化算法:
参考学习:
https://blog.csdn.net/qq_25225255/article/details/82355211
https://blog.csdn.net/sinat_32547403/article/details/73008127
0>梯度下降
1>进化类算法
遗传算法
差分进化算法
免疫算法
2>群智能算法
粒子群(PSO)
蚁群(ACO)
3>模拟退火算法
4>禁忌搜索算法
5>网格搜索法 分离间隔优化
参考学习:https://blog.csdn.net/sinat_32547403/article/details/73008127
有关分类算法:
决策树:
1.复杂的情况下也是一样,对于每一个特征,找到一个使得Gini值最小的分割点(这个分割点可以是>,<,>=这样的判断,也可以是=,!=),然后比较每个特征之间最小的Gini值,作为当前最优的特征的最优分割点(这实际上涉及到了两个步骤,选择最优特征以及选择最优分割点)。
2.在第一步完成后,会生成两个叶节点,我们对这两个叶节点做判断,计算它的Gini值是否足够小(若是,就将其作为叶子不再分类)
3.将上步得到的叶节点作为新的集合,进行步骤1的分类,延伸出两个新的叶子节点(当然此时该节点变成了父节点)
4.循环迭代至不再有Gini值不符合标准的叶节点、
随机森林:
鉴于决策树容易过拟合的缺点,随机森林采用多个决策树的投票机制来改善决策树,我们假设随机森林使用了m棵决策树,那么就需要产生m个一定数量的样本集来训练每一棵树,如果用全样本去训练m棵决策树显然是不可取的,全样本训练忽视了局部样本的规律,对于模型的泛化能力是有害的
贝叶斯分类·
设每个数据样本用一个n维特征向量来描述n个属性的值,即:X={x1,x2,…,xn},假定有m个类,分别用C1, C2,…,Cm表示。给定一个未知的数据样本X(即没有类标号),若朴素贝叶斯分类法将未知的样本X分配给类Ci,则一定是
P(Ci|X)>P(Cj|X) 1≤j≤m,j≠i 根据贝叶斯定理
由于P(X)对于所有类为常数,最大化后验概率P(Ci|X)可转化为最大化先验概率P(X|Ci)P(Ci)。如果训练数据集有许多属性和元组,计算P(X|Ci)的开销可能非常大,为此,通常假设各属性的取值互相独立,这样
先验概率P(x1|Ci),P(x2|Ci),…,P(xn|Ci)可以从训练数据集求得。
根据此方法,对一个未知类别的样本X,可以先分别计算出X属于每一个类别Ci的概率P(X|Ci)P(Ci),然后选择其中概率最大的类别作为其类别。朴素贝叶斯算法成立的前提是各属性之间互相独立。当数据集满足这种独立性假设时,分类的准确度较高,否则可能较低。另外,该算法没有分类规则输出。
KNN:
根据邻近样本决定测试样本的类别。
kmeans:
kmeans的计算方法如下:
1 随机选取k个中心点
2 遍历所有数据,将每个数据划分到最近的中心点中
3计算每个聚类的平均值,并作为新的中心点
4 重复2-3,直到这k个中线点不再变化(收敛了),或执行了足够多的迭代
增量学习:
不断从新样本中学习新知识,并保存大部分以前已经学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