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栅格转面】等工具的使用
若栅格数据为浮点型,需使用【转为整型】工具,将栅格转为整型,再进行操作。
2、人口密度分布趋势图
使用【核密度分析】工具,也可尝试插值
3、点要素做面
【点集转线】【要素转面】(使用条件是点要素的字段中有标明线ID与点要素在线要素中的ID顺序)
4、降雨量空间全局趋势分析
【Geostatistical Analyst】(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统计分析,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一下,还是挺有意思的内容较多,不再赘述)
5、山区滑坡
【多环缓冲区】→【标识】
6、由县区划的数据生成省区划数据
【融合】工具
7、重叠圆的提取
【要素转面】→【空间连接】
8、转换三维线
【插值Shape】(dem)
9、等间距采样点(或者说沿线等距离生成点,也可以固定数量1000以下)
【编辑器】工具条的【编辑器】【构造点】
【点距离】工具
10、点集方向
【空间统计工具】→【度量地理分布】→【方向分布】
博主寄语:
希望看到的读者能认真看每一条操作随记,都是博主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跳过多次坑,才总结出的。可能有些确实没有示例数据很难理解或尝试,博主建议读者尽量在看随记的过程中,找一些例子进行实践,无论是对软件的操作,还是地理学思维(主要是空间分析思维)的养成和训练该都是有益的,而且当你涉及GIS开发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不谋而合的,在你死记开发代码的时候,只是因为确实不懂,当你认真看了这些随记,便会发现,原来道理是这样。至于关于ArcGIS操作的书籍,博主也看了一些,但完完全全吃透的好像也就只有两本,其他还有就是看一些周刊啊,公众号的推送啊,还有视频啊等等。很多人讲,看书没太有用,看视频学的更好些。而博主觉得,小白可以适当的看下视频,够入门就可以了,如果你真的想短时间接受大量的知识,学一些软件的操作,还是看书,看官网,看文章推送,并真正地进行实践操作,印象会非常深刻,而且更节省时间。当然网上的公众号文章也很多,但是不少都有一些博人眼球的意思,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博主觉得还是应该拿出一些真正值得适合学习的东西去分享更好些,最好能联系实际,这也是博主建立这样一个平台的初衷。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下期见!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