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教育评论:神圣化妖魔化“狼爸”都将成为家教误导

    这两天,广州土生土长的“狼爸”萧百佑从北京回到广州接受纸媒采访,参加电视节目,再度引发家庭该如何教育孩子的热议。

        萧百佑引起媒体的关注,首先因为“狼爸”的命名———被妖魔化的“狼爸”符合媒体吸引眼球的需要。在最近一段时间,萧百佑接受从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从国内媒体到国外媒体的密集采访,都少不了几个关键词语:“狼爸”、“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当然还少不了一个道具:打孩子的鸡毛掸。

        在南方电视台《全民议事听》录制现场,萧百佑照样辩解说,无论在其所写的书中还是在平时,他都没有说过“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这句话;他也不是随便体罚孩子的,“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通过严厉的家规家法管教,让孩子们知道对错。而何时打、怎么打才是关键。他说用鸡毛掸打是避免手打脚踢,而父母的肢体是用来关爱的……

        媒体人知道,如果仅仅表现萧百佑的“科学的打”和“艺术的打”,那么“卖点”将大为减弱。可是当媒体把“打”作为“卖点”突出并强化时,就容易造成这样的误导:打是进北大的必要前提或充分条件,得有“狼爸”,才能进北大。

        这样的“妖魔化”家庭教育显然与教育理性不符。其实,了解萧百佑子女的人都会清楚,他们温文尔雅知书达理,他们思想活跃文字老练,并不像人们想象那样,是“奴化教育”出来的唯唯诺诺的孩子。萧百佑所谓的“狼”,不过是一种严厉教育和严格要求,这与西点军校和马家军式的教育训练相似,只是多了些无大伤害的体罚。

        媒体“狼化炒作”的另一误导是对名校的神圣化。“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进北大”成为至高无上目标。尽管从概率上说,能考进北大的学生相对优秀,但由于我们的考试题目、评分标准的不尽合理,我们的学校评估不像世界名校评估那样客观权威,考进名校的学生未必都是最优秀的。看看一些名校校长和教授的水平和表现,就不难明白在我们这里,名与实的关系往往貌合神离。

        根据传播与接受原理,瞳孔的放大与事件的放大往往成正比,于是一些媒体喜欢使用放大镜。但当“狼爸”被放大后,随之而来的将是家长纷纷效仿,想象中奴化教育就可能变成现实,而“三天一顿打”,孩子进的也许不是北大,而是“北大荒”了……(何龙))

  • 相关阅读:
    Azure 虚拟机安全加固整理
    AzureARM 使用 powershell 扩容系统磁盘大小
    Azure Linux 云主机使用Root超级用户登录
    Open edX 配置 O365 SMTP
    powershell 根据错误GUID查寻错误详情
    azure 创建redhat镜像帮助
    Azure Powershell blob中指定的vhd创建虚拟机
    Azure Powershell 获取可用镜像 PublisherName,Offer,Skus,Version
    Power BI 连接到 Azure 账单,自动生成报表,可刷新
    Azure powershell 获取 vmSize 可用列表的命令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yman/p/228741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