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https://www.cnblogs.com/myvic/p/6816924.html
1.使用fdisk -l 查看硬盘的详细信息
分析:
2.分区初始化
fdisk /dev/sdb
分析:各个参数的解析
1. 输入 m 显示所有命令列示。
2. 输入 p 显示硬盘分割情形,打印分区表。
3. 输入 a 设定硬盘启动区。
4. 输入 n 设定新的硬盘分割区。
4.1. 输入 e 硬盘为[延伸]分割区(extend)。
4.2. 输入 p 硬盘为[主要]分割区(primary)。
5. 输入 t 改变硬盘分割区属性。
6. 输入 d 删除硬盘分割区属性。
7. 输入 q 结束不存入硬盘分割区属性。
8. 输入 w 结束并写入硬盘分割区属性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26 204800 83 Linux
Partition 1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
/dev/sda2 26 287 2097152 82 Linux swap / Solaris
Partition 2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
/dev/sda3 287 2611 18668544 83 Linux
Disk /dev/sdb: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30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2537cbf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1 1305 10482381 83 Linux 分区创建成功
注意:1.
Partition number (1-4): 2 #如果这里已经创建了1个分区,那么这个值就不能输入1了。
3.分区的文件系统
给分区指定文件系统:ext2和ext3
mke2fs /dev/sdb1 #默认是ext2,此命令是创建文件系统
mke2fs -j /dev/sdb1 #-j 是ext3
mke2fs -t ext4 /dev/sdb1 #ext4创建文件系统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1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解析:挂载37或180天后检测文件系统
e2label /dev/sdb1 www-data #指定转标
findfs www-data #查找转标
4.挂载
5 成功
![](https://images2015.cnblogs.com/blog/930199/201705/930199-20170506151748648-1272000970.png)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409126/202112/1409126-20211217104405337-1374248575.png)
先把mysql停掉,在卸载磁盘,lsof /data,cd到mysql的目录然后停掉mysql后在卸载磁盘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409126/202112/1409126-20211217104520046-1134011333.png)
详细步骤可以参考:https://www.cnblogs.com/gucb/p/11528507.html
. 查看数据盘信息
登录Linux云服务器后,可以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数据盘的已分区和未分区的信息。使用“df –h”命令,无法看到未分区和格式化的数据盘。
2. 卸载正在使用的磁盘
使用以下命令,卸载已挂载的需要扩容的磁盘
umount /data
3. 数据盘分区
执行以下命令:
fdisk /dev/xvdc
按照界面的提示,一次输入”p”(查看已有分区信息), ”d”(删除需要扩容的分区)、“n”(新建分区)、“p”(新建主分区)、“1”(使用第1个主分区,必须保持与需要扩容的分区一样),两次回车(使用默认配置),输入“w”(保存分区表),开始分区。
这里是以创建1个分区为例,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扩容多个分区。
4. 检查扩容后的分区
使用“fdisk –l /dev/xvdc1”命令,即可查看到,新的分区xvdc1已经创建并扩容完成
再使用e2fsck -f /dev/xvdc1检查扩容的分区是否ok
5. 扩容分区
使用resize2fs /dev/xvdc1命令扩容分区
6.挂载扩容后的分区
通过“mount /dev/xvdc1 /data”命令手动挂载扩容后的分区,用“df -h”命令查看,出现以下信息说明挂载成功,即可以查看到数据盘了。
再执行”ll /data”命令,可以查看到,扩容后原分区的数据没有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