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程序结构
Table API 和 SQL 的程序结构,与流式处理的程序结构类似;也可以近似地认为有这么几步:首先创建执行环境,然后定义source、transform和sink。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val tableEnv = ... // 创建表环境 // 创建表 tableEnv.connect(...).createTemporaryTable("table1") // 注册输出表 tableEnv.connect(...).createTemporaryTable("outputTable") // 使用 Table API query 创建表 val tapiResult = tableEnv.from("table1").select(...) // 使用 SQL query 创建表 val sqlResult = tableEnv.sqlQuery("SELECT ... FROM table1 ...") // 输出一张结果表到 TableSink,SQL查询的结果表也一样 TableResult tableResult = tapiResult.executeInsert("outputTable"); tableResult... // 执行 tableEnv.execute("scala_job")
2 创建表环境
表环境(TableEnvironment)是flink中集成Table API & SQL的核心概念。它负责:
- 在内部的 catalog 中注册 Table
- 注册外部的 catalog
- 加载可插拔模块
- 执行 SQL 查询
- 注册自定义函数 (scalar、table 或 aggregation)
- 将 DataStream 或 DataSet 转换成 Table
- 持有对 ExecutionEnvironment 或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的引用
在创建TableEnv的时候,可以多传入一个EnvironmentSettings或者TableConfig参数,可以用来配置TableEnvironment的一些特性。
Table 总是与特定的 TableEnvironment 绑定。不能在同一条查询中使用不同 TableEnvironment 中的表,例如,对它们进行 join 或 union 操作。
TableEnvironment 可以通过静态方法 BatchTableEnvironment.create() 或者 StreamTableEnvironment.create() 在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或者 ExecutionEnvironment 中创建,TableConfig 是可选项。TableConfig可用于配置TableEnvironment或定制的查询优化和转换过程(参见 查询优化)。
请确保选择与你的编程语言匹配的特定的计划器BatchTableEnvironment/StreamTableEnvironment。
如果两种计划器的 jar 包都在 classpath 中(默认行为),你应该明确地设置要在当前程序中使用的计划器。
基于blink版本的流处理环境(Blink-Streaming-Query):
import org.apache.flink.streaming.api.scala.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import org.apache.flink.table.api.EnvironmentSettings import org.apache.flink.table.api.bridge.scala.StreamTableEnvironment val bs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val bsSettings = EnvironmentSettings.newInstance().useBlinkPlanner().inStreamingMode().build() val bsTableEnv = StreamTableEnvironment.create(bsEnv, bsSettings)
这里只提供了 blink planner 的流处理设置。有关 old planner 的批处理和流处理的设置,以及 blink planner 的批处理的设置,请查阅官方文档。
3 在Catalog中注册表
TableEnvironment 维护着一个由标识符(identifier)创建的表 catalog 的映射。标识符由三个部分组成:catalog 名称、数据库名称以及对象名称。如果 catalog 或者数据库没有指明,就会使用当前默认值。
Table 可以是虚拟的(视图 VIEWS)也可以是常规的(表 TABLES)。视图 VIEWS可以从已经存在的Table中创建,一般是 Table API 或者 SQL 的查询结果。 表TABLES描述的是外部数据,例如文件、数据库表或者消息队列。
临时表(Temporary Table)和永久表(Permanent Table)
表可以是临时的,并与单个 Flink 会话(session)的生命周期相关,也可以是永久的,并且在多个 Flink 会话和群集(cluster)中可见。
永久表需要 catalog(例如 Hive Metastore)以维护表的元数据。一旦永久表被创建,它将对任何连接到 catalog 的 Flink 会话可见且持续存在,直至被明确删除。
另一方面,临时表通常保存于内存中并且仅在创建它们的 Flink 会话持续期间存在。这些表对于其它会话是不可见的。它们不与任何 catalog 或者数据库绑定但可以在一个命名空间(namespace)中创建。即使它们对应的数据库被删除,临时表也不会被删除。
创建表
虚拟表
在 SQL 的术语中,Table API 的对象对应于视图(虚拟表)。它封装了一个逻辑查询计划。它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在 catalog 中创建:
// get a TableEnvironment val tableEnv = ... // see "Create a TableEnvironment" section // table is the result of a simple projection query val projTable: Table = tableEnv.from("X").select(...) // register the Table projTable as table "projectedTable" tableEnv.createTemporaryView("projectedTable", projTable)
扩展表标识符
表总是通过三元标识符注册,包括 catalog 名、数据库名和表名。
用户可以指定一个 catalog 和数据库作为 “当前catalog” 和”当前数据库”。有了这些,那么刚刚提到的三元标识符的前两个部分就可以被省略了。如果前两部分的标识符没有指定, 那么会使用当前的 catalog 和当前数据库。用户也可以通过 Table API 或 SQL 切换当前的 catalog 和当前的数据库。
标识符遵循 SQL 标准,因此使用时需要用反引号(`)进行转义。
// get a TableEnvironment val tEnv: TableEnvironment = ...; tEnv.useCatalog("custom_catalog") tEnv.useDatabase("custom_database") val table: Table = ...; // register the view named 'exampleView' in the catalog named 'custom_catalog' // in the database named 'custom_database' tableEnv.createTemporaryView("exampleView", table) // register the view named 'exampleView' in the catalog named 'custom_catalog' // in the database named 'other_database' tableEnv.createTemporaryView("other_database.exampleView", table) // register the view named 'example.View' in the catalog named 'custom_catalog' // in the database named 'custom_database' tableEnv.createTemporaryView("`example.View`", table) // register the view named 'exampleView' in the catalog named 'other_catalog' // in the database named 'other_database' tableEnv.createTemporaryView("other_catalog.other_database.exampleView", table)
4 表的查询
利用外部系统的连接器connector,我们可以读写数据,并在环境的Catalog中注册表。接下来就可以对表做查询转换了。
Flink给我们提供了两种查询方式:Table API和 SQL。
Table API的调用
Table API是集成在Scala和Java语言内的查询API。与SQL不同,Table API的查询不会用字符串表示,而是在宿主语言中一步一步调用完成的。
Table API基于代表一张“表”的Table类,并提供一整套操作处理的方法API。这些方法会返回一个新的Table对象,这个对象就表示对输入表应用转换操作的结果。有些关系型转换操作,可以由多个方法调用组成,构成链式调用结构。例如table.select(…).filter(…),其中select(…)表示选择表中指定的字段,filter(…)表示筛选条件。
代码中的实现如下:
// 获取表环境 val tableEnv = ... // 注册订单表 // 扫描注册的订单表 val orders = tableEnv.from("Orders") // 计算来自法国的客户的总收入 val revenue = orders .filter($"cCountry" === "FRANCE") .groupBy($"cID", $"cName") .select($"cID", $"cName", $"revenue".sum AS "revSum") // 输出或者转换表 // 执行查询
注意:需要导入的隐式类型转换
- org.apache.flink.table.api._
- org.apache.flink.api.scala._
- org.apache.flink.table.api.bridge.scala._
SQL查询
Flink的SQL集成,基于的是Apache Calcite,它实现了SQL标准。在Flink中,用常规字符串来定义SQL查询语句。SQL 查询的结果,是一个新的 Table。
代码实现如下:
// get a TableEnvironment val tableEnv = ... // see "Create a TableEnvironment" section // register Orders table // compute revenue for all customers from France val revenue = tableEnv.sqlQuery(""" |SELECT cID, cName, SUM(revenue) AS revSum |FROM Orders |WHERE cCountry = 'FRANCE' |GROUP BY cID, cName """.stripMargin) // emit or convert Table // execute query
如下的示例展示了如何指定一个更新查询,将查询的结果插入到已注册的表中。
// get a TableEnvironment val tableEnv = ... // see "Create a TableEnvironment" section // register "Orders" table // register "RevenueFrance" output table // compute revenue for all customers from France and emit to "RevenueFrance" tableEnv.executeSql(""" |INSERT INTO RevenueFrance |SELECT cID, cName, SUM(revenue) AS revSum |FROM Orders |WHERE cCountry = 'FRANCE' |GROUP BY cID, cName """.stripMargin)
5 将DataStream转换成表
Flink允许我们把Table和DataStream做转换:我们可以基于一个DataStream,先流式地读取数据源,然后map成样例类,再把它转成Table。Table的列字段(column fields),就是样例类里的字段,这样就不用再麻烦地定义schema了。
代码表达
代码中实现非常简单,直接用tableEnv.fromDataStream()就可以了。默认转换后的 Table schema 和 DataStream 中的字段定义一一对应,也可以单独指定出来。
这就允许我们更换字段的顺序、重命名,或者只选取某些字段出来,相当于做了一次map操作(或者Table API的 select操作)。
代码具体如下:
val inputStream: DataStream[String] = env.readTextFile("sensor.txt") val dataStream: DataStream[SensorReading] = inputStream .map(data => { val dataArray = data.split(",") SensorReading(dataArray(0), dataArray(1).toLong, dataArray(2).toDouble) }) val sensorTable: Table = tableEnv.fromDataStream(dataStream) val sensorTable2 = tableEnv.fromDataStream(dataStream, 'id, 'timestamp as 'ts)
数据类型与Table schema的对应
在上节的例子中,DataStream 中的数据类型,与表的 Schema 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按照样例类中的字段名来对应的(name-based mapping),所以还可以用as做重命名。
另外一种对应方式是,直接按照字段的位置来对应(position-based mapping),对应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指定新的字段名了。
基于名称的对应:
val sensorTable = tableEnv
.fromDataStream(dataStream, $"timestamp" as "ts", $"id" as "myId", "temperature")
基于位置的对应:
val sensorTable = tableEnv
.fromDataStream(dataStream, $"myId", $"ts")
Flink的DataStream和 DataSet API支持多种类型。
组合类型,比如元组(内置Scala和Java元组)、POJO、Scala case类和Flink的Row类型等,允许具有多个字段的嵌套数据结构,这些字段可以在Table的表达式中访问。其他类型,则被视为原子类型。
元组类型和原子类型,一般用位置对应会好一些;如果非要用名称对应,也是可以的:
元组类型,默认的名称是 “_1”, “_2”;而原子类型,默认名称是 ”f0”。
6 创建临时视图
创建临时视图的第一种方式,就是直接从DataStream转换而来。同样,可以直接对应字段转换;也可以在转换的时候,指定相应的字段。
代码如下:
tableEnv.createTemporaryView("sensorView", dataStream) tableEnv.createTemporaryView("sensorView", dataStream, $"id", $"temperature", $"timestamp" as "ts")
另外,当然还可以基于Table创建视图:
tableEnv.createTemporaryView("sensorView", sensorTable)
View和Table的Schema完全相同。事实上,在Table API中,可以认为View和Table是等价的。
7 输出表
更新模式(Update Mode)
在流处理过程中,表的处理并不像传统定义的那样简单。
对于流式查询(Streaming Queries),需要声明如何在(动态)表和外部连接器之间执行转换。与外部系统交换的消息类型,由更新模式(update mode)指定。
Flink Table API中的更新模式有以下三种:
- 追加模式(Append Mode)
在追加模式下,表(动态表)和外部连接器只交换插入(Insert)消息。
- 撤回模式(Retract Mode)
在撤回模式下,表和外部连接器交换的是:添加(Add)和撤回(Retract)消息。
- 插入(Insert)会被编码为添加消息;
- 删除(Delete)则编码为撤回消息;
- 更新(Update)则会编码为,已更新行(上一行)的撤回消息,和更新行(新行)的添加消息。
在此模式下,不能定义key,这一点跟upsert模式完全不同。
- Upsert(更新插入)模式
在Upsert模式下,动态表和外部连接器交换Upsert和Delete消息。
这个模式需要一个唯一的key,通过这个key可以传递更新消息。为了正确应用消息,外部连接器需要知道这个唯一key的属性。
- 插入(Insert)和更新(Update)都被编码为Upsert消息;
- 删除(Delete)编码为Delete信息。
这种模式和Retract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Update操作是用单个消息编码的,所以效率会更高。
8 将表转换成DataStream
表可以转换为DataStream或DataSet。这样,自定义流处理或批处理程序就可以继续在 Table API或SQL查询的结果上运行了。
将表转换为DataStream或DataSet时,需要指定生成的数据类型,即要将表的每一行转换成的数据类型。通常,最方便的转换类型就是Row。当然,因为结果的所有字段类型都是明确的,我们也经常会用元组类型来表示。
表作为流式查询的结果,是动态更新的。所以,将这种动态查询转换成的数据流,同样需要对表的更新操作进行编码,进而有不同的转换模式。
Table API中表到DataStream有两种模式:
- 追加模式(Append Mode)
用于表只会被插入(Insert)操作更改的场景。
- 撤回模式(Retract Mode)
用于任何场景。有些类似于更新模式中Retract模式,它只有Insert和Delete两类操作。
得到的数据会增加一个Boolean类型的标识位(返回的第一个字段),用它来表示到底是新增的数据(Insert),还是被删除的数据(老数据,Delete)。
代码实现如下:
val resultStream: DataStream[Row] = tableEnv .toAppendStream[Row](resultTable) val aggResultStream: DataStream[(Boolean, (String, Long))] = tableEnv .toRetractStream[(String, Long)](aggResultTable) resultStream.print("result") aggResultStream.print("aggResult")
所以,没有经过groupby之类聚合操作,可以直接用toAppendStream来转换;而如果经过了聚合,有更新操作,一般就必须用toRetractDstream。
9 Query的解释和执行
Table API提供了一种机制来解释(Explain)计算表的逻辑和优化查询计划。这是通过TableEnvironment.explain(table)方法或TableEnvironment.explain()方法完成的。
explain方法会返回一个字符串,描述三个计划:
- 未优化的逻辑查询计划
- 优化后的逻辑查询计划
- 实际执行计划
我们可以在代码中查看执行计划:
val explaination: String = tableEnv.explain(resultTable)
println(explaination)
Query的解释和执行过程,老planner和blink planner大体是一致的,又有所不同。整体来讲,Query都会表示成一个逻辑查询计划,然后分两步解释:
- 优化查询计划
- 解释成 DataStream 或者 DataSet程序
而Blink版本是批流统一的,所以所有的Query,只会被解释成DataStream程序;另外在批处理环境TableEnvironment下,Blink版本要到tableEnv.execute()执行调用才开始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