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转)深入理解SP、LR和PC

    网址:http://blog.csdn.net/zhou1232006/article/details/6149548

      深入理解ARM的这三个寄存器,对编程以及操作系统的移植都有很大的裨益。

    1、堆栈指针r13(SP):每一种异常模式都有其自己独立的r13,它通常指向异常模式所专用的堆栈,也就是说五种异常模式、非异常模式(用户模式和系统模式),都有各自独立的堆栈,用不同的堆栈指针来索引。这样当ARM进入异常模式的时候,程序就可以把一般通用寄存器压入堆栈,返回时再出栈,保证了各种模式下程序的状态的完整性。

    2、连接寄存器r14(LR):每种模式下r14都有自身版组,它有两个特殊功能。

        (1)保存子程序返回地址。使用BL或BLX时,跳转指令自动把返回地址放入r14中;子程序通过把r14复制到PC来实现返回,通常用下列指令之一:
                            MOV PC, LR 
                            BX LR

        通常子程序这样写,保证了子程序中还可以调用子程序。
                             stmfd sp!, {lr}
                             ……
                             ldmfd sp!, {pc}

        (2)当异常发生时,异常模式的r14用来保存异常返回地址,将r14如栈可以处理嵌套中断。

    3、程序计数器r15(PC):PC是有读写限制的。当没有超过读取限制的时候,读取的值是指令的地址加上8个字节,由于ARM指令总是以字对齐的,故bit[1:0]总是00。当用str或stm存储PC的时候,偏移量有可能是8或12等其它值。在V3及以下版本中,写入bit[1:0]的值将被忽略,而在V4及以上版本写入r15的bit[1:0]必须为00,否则后果不可预测。

  • 相关阅读:
    [CF1051F] The Shortest Statement
    [国家集训队] 墨墨的等式
    [CF558E] A Simple Task
    [洛谷P1349] 广义斐波那契数列
    [TJOI2009] 猜数字
    [洛谷P3403] 跳楼机
    学习力
    启动流程
    《鸟哥Linux》笔记——磁盘分区
    indexDB数据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iuheng/p/574111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