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从策划到设计的工作流程

    MOVE it! PM&UE动起来 ——“从策划到设计的工作流程”

    标题听起来有点挫,其实我要表达的意思是让PM&UE之间更多互动,让大家在一个完善流程中工作地更  明晰 、 高效 、 欢乐 !

    先看目录:

    • part1  一个故事引出PM&UE合作的囧境
    • Part2 当前流程的问题与解决原则
    • Part3 工作流程节点提纲

    开始讨论流程前,我想先讲一个故事。

    从前,PM打算联合UE修一座跨海大桥。PM率先从东岸开始往海中央修。

    修啊修 ,PM完成了大桥的一半,然后隔着大雾弥漫的海峡,冲西岸UE喊话:

    “喂~~我这一半已经修好啦~~~你开始修另一半吧~~~~加把劲儿啊~~~~N天内要大桥要通车哦!”

    然后 ,UE开始修了,冒着大雾埋头苦修,加班了N天的班,然后N天之后……

    歪了 没对准……

    辛苦工作好几天,看到这样一幕不论是PM还是UE都会暗骂坑爹的~

    *以上故事为了戏剧效果可能有些极端和夸张,仅代表个人的阶段感受。PM & UE同学请不要介意。

    但我想这个故事可以比较形象的描绘出我们一些典型的工作流程:

    step 1.PM策划需求文档+线框图——————————————(pm修好自己的一半大桥)

    step 2.交给UE简单沟通后 确认排期————————————(隔着海峡向UE喊话)

    step 3.UE埋头制作页面——————————————————(UE埋头修自己的那一半)

    step 4.做完页面  发给PM——————————————————(N天后..验收… 两边没对准….)

    step 5.修改,发给PM,修改,完成———————————————(坑爹的返工)

    这样的流程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问题一  不够明晰——沟通不够充分

    “修桥的时候海上下着大雾,大家埋头苦干,交流太少。”

    ————PM&UE 基本上是个行其事,黑盒作业。PM的策划过程UE不可见,UE的设计思路PM不知晓 。于是在验收的一刻,所有沟通不良埋下问题总爆发出来。

    “PM已经完成了大桥的一半,才让UE介入,并且在此后,没有明确的节点来确保大桥没有修歪。”

    ————流程较简单粗暴,没有明确的步骤和节点。UE一直在混沌中被动工作。

    问题二 不够高效

    沟通不良最终导致验收时PM预期与设计稿不接轨。或者干脆南辕北辙导致修改\颠覆性修改,耽误排期。

    PM大桥修完后又改动,会导致UE造桥很尴尬困难。

    问题三 不够欢乐

    “冒着大雾”工作+“坑爹”的结果  应该不是什么好的情绪体验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解决方案的原则

    如何明晰+高效

    ·原则一:提前沟通

    开始修桥前,PM&UE提前沟通,UE提出自己关注的问题,UE也更能理解PM的策划思路,而不是PM自己那一半建成后,才告知UE,这样UE也好有准备。

    ·原则二:精简需求

    从开始精简需求 控制范围(大桥要不要汽车、火车、自行车兼容),用大家一致认可的目标筛选掉无意义的尝试方案。

    ·原则三:分段确认

    制定明确的“项目阶段” ,用 “分段确认”来控制误差。如果修桥时PM&UE能把过程分成几个确认点,定期相互瞭望一下,也就不会出现对接的一刻大相径庭的结果。

    ·原则四:全程沟通

    保持全程小步快跑的主动沟通,时刻驱散大雾,好让我们看到“僵尸”从哪里来,“豌豆”该种在哪?

    如何欢乐

    一起想点子:创意本身需要轻松愉快的气氛做基础,才能激发灵感,比如头脑风暴,而且过程中也会产生更多轻松愉快的感受

    组织拍照: 拍照本身就是一个给自己工作的留念,其乐无穷。

    说完解决的原则,重点来了

    一 启动阶段

    了解背景

    讨论目标、范围

    确认目标

    二 创意阶段

    产生概念

    评量概念+提案

    确认概念

    三 制作阶段

    确认策略、功能

    确认感觉

    确认文案(slogan)

    确认线框图

    确认版式

    确认氛围

    四 修正阶段

    评量一稿

    修改迭代

    完成

    确认线上效果

    由于篇幅原因,每个节点不便展开细说,只说几个关键的节点:

    • 【了解背景】阶段时,要搞清楚 谁是“决策者”,并且在【确认目标】【确认概念】时取得“决策者”首肯。
    • 所有人的想法要在一开始就要被提出来,而不是半路才讲。
    • 用先前大家确认的【目标】作为裁决的标准,而不是“决策者”的个人喜好。
    • 【创意阶段】是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阶段,而我们常常蒙混过关,直接跳到【制作阶段】
    • 奇怪的是【创意阶段】有时候被PM牢牢把控,有时候PM又会故意踢给UE(可能是想不出来了吧,或者懒得想),解决的方法是大家一起来创意~
    • 【确认线上效果】可以保证先前的努力在上线后不会变形。

    关于工作流程本身的思考:

    流程不是一个约束,而是一个引导。

    不要被上面的一连串节点吓倒,以为一一完成要花费很多时间,其实很多节点可以合并在一次沟通中完成。

    流程像是一个备忘录,提醒我们别漏掉做一些重要的事情而已。

    流程更像是一个旅行的行囊List,提醒我们该带哪些东西,并且根据旅行的等级,有不同级别的行囊List“套餐”,比如去公司只要带好钱包\钥匙\手机\工卡,而去西藏的行囊List就要更多些,比如药品\羽绒服。 如果你忽视“行囊List”(工作流程)的重要性,出发时忘记带羽绒服,那你的西藏之旅注定会是一路哆嗦的。

    同理,根据不同等级和紧急程度的案子,我们也需要使用不同的“行囊list”套餐

    流程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高效统筹PM&UE的时间,优化做事的先后顺序。 比如【制作阶段】中如果PM的内容模块尚需要时间确定,那么只要确定好【确认感觉】【确认sLogan】的步骤,UE就可以构思整体氛围的设计了。

    源地址:http://xdc.baidu.com/?p=643

  • 相关阅读:
    商贸通帐套隐藏方法
    固定资产打开提示:上年度数据未结转!
    ZOJ 2432 Greatest Common Increasing Subsequence
    POJ 1080 Human Gene Functions
    POJ 1088 滑雪
    POJ 1141 Brackets Sequence
    POJ 1050 To the Max
    HDOJ 1029 Ignatius and the Princess IV
    POJ 2247 Humble Numbers
    HDOJ 1181 变形课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adom/p/225035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